簡介
李海若,女,1993年生,南京人。2009年,剛剛上高一的李海若成功復原出了中世紀歐洲十字軍穿的鎖子甲,不但有背心、護袖,還有頭套。據悉,這鎖子甲有護體功能,能防禦刀和普通的弓箭。為了這一天她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南京北門橋一家賣歐洲中古時代錫兵人的小店是南京冷兵器愛好者喜歡聚集的地方,李海若和她的鎖子甲就擺放在這裡,大約有十幾公斤重,全是用一個個不鏽鋼圓環銜接而成。李海若親自穿起來示範,英姿颯爽真有幾分中世紀騎士的風範。
緣由
鎖子甲是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最早在公元前6世紀由凱爾特人發明,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線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羅馬人將鎖子甲傳到西亞,而阿拉伯人改進之後的鎖子甲工藝,又隨著十字軍東征反饋回歐洲,自此之後,歐洲的鎧甲製作工藝才真正地發展起來。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罩在貼身衣物外面。南北朝時,鎖子甲從歐洲經西域來到中國,《晉書·呂光載記》描述它“鎧如環鎖,射不可入”。 2006年,網友“百合花王朝”在西祠上發了篇帖子——《傳說中的鎖子甲是如何敲打出來的》,一時間引起很多人的興趣,還上了“胡同口”。李海若看到後躍躍欲試,想按照帖子中的樣式,自己打造一副鎖子甲出來。“小女孩太牛了!”網友“百合花王朝”告訴記者,南京有一小群人,狂熱迷戀中世紀冷兵器。以前曾有個20多歲的男孩,打出了一副板甲。“他在家裡一邊播放《勇敢的心》的音樂,一邊拿起錘子敲打鐵片,感覺自己熱血澎湃!”不過,女孩子做鎧甲的,還從來沒聽說過。
“做鎧甲很辛苦,特別是軟甲類的,和做衣服一樣需要量體裁衣”以12世紀的鎧甲作坊為例,鎖子甲是由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鐵絲,加熱後煅打扭曲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圓環,並且敲打成寬3毫米左右的扁環,在環的兩端衝出直徑1毫米左右的小眼,互相套住之後,用一毫米直徑的鉚釘連線起來。一個專業的鎧甲師傅一天內能完成10到20厘米見方的一塊“鐵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據說在11、12世紀時,一名騎士的全套裝備, 價值相當於一個小型農場;鎧甲師傅在中世紀的農奴制度中,也是能夠和牧師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尊敬。
執著
李海若開始編織這套鎖子甲的時候,才13歲,剛剛考入國中。她聯繫到發帖人“百合花王朝”,可惜對方也只是對中世紀的這些冷兵器裝備很感興趣,查閱資料獲取了一些信息而已,壓根沒有“實戰”經驗。李海若只好自己摸索,還特意買來中世紀冷兵器的相關書籍研究。
開始用的是鐵絲,李海若將鐵絲彎成一個個環,編了個長護腕,費事,也不夠結實。媽媽見她對這事特別感興趣,不但沒阻攔,還四處幫她打聽。“她從小喜歡歐洲歷史,又不是貪玩就忘了學習的孩子,既然喜歡,當然要支持”後來有網友出主意,義烏批發市場有一種掛東西的圓環,大小合適,而且材質是不鏽鋼的,很結實。媽媽趕緊托人帶了幾斤鋼環,一用,還真不錯。
有了合適材料,李海若一有空就貓在家裡編鎖子甲。沒有圖紙,也沒有人指點,像織毛衣一樣,出了錯還得經常拆了重編,一個月下來也編不了多少,中間還因為功課太忙,斷斷續續。就這樣,整整花了三年工夫,國中生變成了高中生,鎖子甲也終於快完工了。除了背心、頭套,她還別出心裁將護袖做了點改進,加了半截手套,連手背都可以保護起來,但又不會妨礙到手指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