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集的陶器標本看:以泥質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紅陶。龍山時期的有夾砂灰陶方格紋罐、泥質素麵灰陶缽;岳石文化的有夾砂褐陶素麵罐、器蓋;商代有夾砂灰陶繩紋鬲、罐,泥質灰陶豆、盤等。
由此可見,該遺址包含龍山、岳石、商代等幾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文化內涵極為豐富。
相關詞條
-
石家河遺址
石家河遺址,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的天門市,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迄今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它位於天門市石河鎮,毗鄰鎮北,分屬土城村,...
遺址架構 遺址發掘 考古價值 考古地位 保護規劃 -
後李遺址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村西北淄河東岸,西北距臨淄齊國故城約2.5公里。遺址長500米,寬400米,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1965年發現,1...
信息 簡介 遺址 文化特徵與年代 後李文化的發現與分布 -
後李文化遺址
後李文化遺址是山東地區迄今為止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和人類遺存,距今8200—7800年左右。該遺址最突出的特點是文化層次多而豐富,文化堆積厚達2至...
地理位置 發掘過程 遺址區別 歷史意義 主要發現 -
西河遺址
西河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龍山三村西北500米處,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西河遺址面積10多萬平方米。它是山東省境內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中,保存較...
基本信息 概況 -
水地河遺址
水地河遺址位於鞏義市北山口鎮水地河村西部310國道北側。這裡屬於丘陵地區,黃土堆積較厚,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山泉、小溪和季節河遍布,水源充沛。白冶河自南...
文化類型 發掘簡況 文化堆積 重要意義 -
李樓遺址
李樓遺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楊樓鎮李樓村西北200米,發現於1950年。 附近村民稱該地為柏樹圪。李樓遺址是新石器時代至夏朝的古遺址,兼具二里頭一期文...
簡介 文物遺存 發掘過程 發掘意義 -
遺址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蹟,屬於考古學概念。遺址的...
簡介 詞語 舉例 分類 -
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是消歧義詞條,有扶陽古城遺址和內蒙古城遺址等。其中扶陽古城遺址位於合興鄉旋廠鋪村,規模宏大,設施完備,有館舍、衙署、城池、兵營、練兵場、集市、馬...
扶陽古城遺址 內蒙古城遺址 其它古城遺址 -
牛河梁文化遺址
牛河梁文化遺址,廟北“廣場平台”一角一東石牆,在凌源、喀左、建平三市、縣交界處,為距今約5000多年的大型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質與北京的...
簡介 基本內涵和特徵 成就意義 藝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