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東[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李永東[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李永東,男,漢族,1973年生,湖南永興人,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等出版個人專著4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電影藝術》《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約120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10項課題,獲“2015年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入選“重慶市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17年4月,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人物經歷

李永東[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李永東[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李永東先後在湖南師範大學和山東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5年博士畢業後進入西南大學文學院工作至今。現任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

社會兼職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

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四川省魯迅研究會理事;

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的外審專家;

重慶市社會科學普及專家;

重慶市社會科學專家庫成員;

西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會員;

中國魯迅研究學會會員;

中華美學學會會員 。

主要貢獻

出版著作

1.《租界文化與30年代文學》,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2.《租界文化語境下的中國近現代文學》,人民出版社2013年

3.《頹敗的家族》,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

4.《租界文化與1930年代中國文學》,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

5.《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中西之爭》(合著,譚桂林等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6.《中國現代文學史》(參編,孔范今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學術論文

1. 小說中的南京大屠殺與民族國家觀念表達 《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

2. The Nanjing Massacre in Fi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Idea of the Nation-state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16年第4期

3. “兩個天津”與天津想像的敘事選擇《文學評論》2016年第4期

4. 上海模式的中國烏托邦敘事 《文學評論》2014年第2期

5. 文化身份、民族認同的含混與危機 《文學評論》2012年第3期年

6. 反思新文學觀的話語權 《文學評論》2011年第5期

7. 租界文化對現代文學風貌格調的影響 《文學評論》2008年第5期

8. 租界文化語境下左翼文本的敘事症候 《文學評論》2006年第4期

9. 租界裡的民國機制與左翼電影的邊界 《文藝研究》2015年第4期

10. 懸擱歷史意識的代價 《文藝研究》2013年第10期

11. 洋場趣味、左翼觀念與政治訴求的糾纏 《文藝研究》2012年第3期

12. 論林希小說的革命戲仿敘事與互文性寫作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8期

13. 孤島語境、民族觀念與杞人之憂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2期

14. 論中國新時期文學的西方接受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4期

15. 沈從文的小說創作與上海租界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16.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中的摩登女郎 《電影藝術》2012年第3期

17. 個體為家族獻祭的悲劇 《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5期

18. 左翼批評家茅盾的頹廢觀念 《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第4期

19. 市井生存與民國政治的溝通 《中山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20. 他鄉即故鄉,故國亦他國:論洋鬼子的天津租界記憶與想像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9輯

21. 帶著鄉土印記遠行 《中國德育》2016年1月第2期

22. 小說中南京大屠殺與民族國家觀念的表達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2月11日

23. 半殖民與解殖民的現代中國文學 《天津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24. “半殖民與解殖民的現代中國文學”專題研究《湘潭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

25. 文白轉型內在邏輯的探究 《新文學評論》2015年第4期

26. 雙城模式的舊天津想像 《天津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

27. 五四文學革命:上海的蓄勢與北京的榮光 《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

28. 上海租界的空間政治與文學書寫 《西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29. 左翼文學與電影的性別構形模式 《藝術百家》2013年第2期

30. 華、洋空間權力意識的演繹 《揚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31. 文學概念清理的成功範式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

32. 租界文人視野下的空間構設與道德表達 《明清小說研究》2012年第2期

33. 反都市的都市故事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34. 遊蕩於鄉村與都市之外 《湖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35. 戲謔與醜化 《吉首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36. 情陷上海洋場的外鄉人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

37. 為什麼是莫言? 《重慶評論》2012年第4期

38. 面向卑微者的敘事 《重慶評論》2012年第4期

39. 政治與情慾的雙重敘事 《中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1期

40.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新女性”形象建構 《藝術百家》2011年第6期

41. 論上海空間對晚清小說創作的影響 《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9期

42. 新文學的“獨家邏輯”與“一家之言”的文學史 《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43. 異質空間的現代欲望 《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4期

44. 有限度的新詩主體論 《西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45. 中日家族小說的同曲異調 《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1期

46. 論外省作家筆下的成都形象 《天府論壇》2011年第1期

47. 晚清小說中的上海租界形象 《文史知識》2011年第7期

48. 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模式的拓展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49. 公啡咖啡館:以革命為時髦的文學 《中華遺產》2010年第5期

50. 紀實與虛構 《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51. 陪都語境下張恨水的重慶書寫 《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4期

52. 重慶地域文學研究中的文化視野建構 《紅岩》2009年第4期

53. 故事情節的仿效與中俄家族敘事的分野 《湘潭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54. 戲劇家族與家族的戲劇性解體 《民族文學研究》2008年第1期

55. 傳媒時代的文學生態 《文藝評論》2008年第1期

56. 異質因素與貴族世家的解體 《理論與創作》2008年第2期

57. 左翼作家對文藝大眾化問題的討論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8期

58. 民族意識和殖民意識的糾結 《海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59. 時代新青年的頹廢敘事 《吉首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60. 重慶江湖的氣息與生死哲學的沉思 《紅岩》2008年第6期

61. 底層鏡像的詩意呈現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62. 租界文化體驗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 《江海學刊》2007年第1期

63. 論“租界文化”概念的文學史意義 《西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64. 《子夜》與租界文化 《名作欣賞》2007年第3期

65. 語體文的歐化與大眾化之辯 《湘潭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66. 頹廢的上海租界與現代文學的頹廢敘事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67. 激進與保守之爭 《山西師大學報》2007年第6期

68. 近代性與現代性 《語文學刊》2007年第1期

69. “後學”與新啟蒙主義的話語對抗 《吉首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70. 殖民敘事、文化身份與租界體驗 《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

71. 洋場文人的租界感覺 《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4期

72. 租界生活與沈從文小說創作的嬗變 《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73. 租界文化的形態與特徵 《河北學刊》2006年第1期

74. 人與城的對話 《湘潭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75. 租界文化作為京派的“他者”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76. 左翼文學思潮的興起與租界文化的關係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77. 魯迅後期創作的嬗變與租界文化 《汕頭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78. “中國認同”不是不證自明的前提 《二十一世紀》2006年6月號

79. 沈從文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3期

80. 論區域文化對20世紀中國小說流變的影響 《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81. 從“悖論性結構”到“現代轉型” 《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

82. 啟蒙運動與“五四”小說文本的分裂 《學海》2004年第2期

83. 現代家族故事的生成機制 《海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84. 現代家族小說敘事的話語解碼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85. 現代家族小說的“圍城”敘事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86. 對抗“存在的被遺忘” 《南都學壇》2004年第3期

87. 敞開的歷程:20年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述評 《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88. 論魯迅的家庭倫理經驗與敘事的悖論 《海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89. 人文觀念的創造性轉換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90. 人性的透視 《雲夢學刊》2001年第4期

論文轉載

1. 市井生存與民國政治的溝通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3期

2. 市井生存與民國政治的溝通 《文化研究》(人大複印資料)2016年第6期

3. 小說中的南京大屠殺與民族國家觀念表達 《新華文摘》2015年第21期

4. 建構“半殖民與解殖民”的現代文學史觀,《新華文摘》2015年第17期

5. “半殖民與解殖民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欄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3期

6. 租界裡的民國機制與左翼電影的邊界 《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2015年第7期

7. 閱讀的降格:實用、反智與去意義 《出版業》(人大複印資料)2015年第10期

8. 懸擱歷史意識的代價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12期

9. 上海租界的空間政治與文學書寫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7期

10. 洋場趣味、左翼觀念與政治訴求的糾纏 《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2012年第6期

11. 反都市的都市故事 《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2012年第7期

12. 租界文化對現代文學風貌格調的影響 《中國文學年鑑2009》

13. 語體文的歐化與大眾化之辯 《文藝理論》(人大複印資料)2008年第1期

14. 底層鏡像的詩意呈現 《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2008年第12期

15. 《蝕》三部曲:時代新青年的頹廢敘事 《新華文摘》2008年第16期

16. 租界文化體驗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 《新華文摘》2007年第13期

17. 租界文化體驗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人大複印資料)2007年第2期

18. 左翼文學思潮的興起與租界文化的關係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7期

19. 租界文化語境下左翼文本的敘事症候 《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4期

20. 租界文化的形態與特徵 《文化研究》(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10期

21. 現代家族小說敘事的話語解碼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3期

22. 現代家族小說敘事的話語解碼《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2期

23. 現代家族小說的“圍城”敘事 《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3期

24. 現代家族小說的敘事模式 《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1期

25. 啟蒙走不出家庭倫理的怪圈 《倫理學》(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第4期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民國城市的文學想像與民族國家觀念的建構(2014)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租界文化語境下的中國現代文學(2008)

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租界體驗與中國現代小說創作(2007)

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資助重大培育項目:半殖民語境下的民國文學研究(2015)

5. 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國都想像與國家觀念的建構(2014)

6. 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14)

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資助重點項目(2012)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資助重大培育項目(2009)

9. 西南大學育苗基金項目(2006)

10. 西南大學博士基金項目(2005)

獲獎記錄

2017年4月,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2016)。

第四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2015)。

入圍第二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2013)。

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7)。

山東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6)。

重慶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

重慶市社科界第四屆學術活動年優秀論文二等獎(2016)。

重慶市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五次學術評獎一等獎(2008)。

重慶市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

重慶市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七次學術評獎三等獎(2012)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