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骨方

李氏骨方

李氏骨方 塗藥時間 大

李氏骨方起源

李氏骨方是由明代御醫劉毓潛心研製,經李梃繼承並發展,在漫長的接力傳承過程中,李氏骨方以實踐為師,融匯吸納百家之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椎骨治療方法,其對治療頸椎病、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疾病有顯著療效。
李氏骨方傳承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歷經明、清、民國至今已有二十一代。隨著李氏骨方的申遺成功,並對其大力的推廣與發展。李氏骨方的療骨奇效被越來越多的骨病患者所鑑證。李氏骨方獲得了國家專利認證保護,並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中醫理論

中醫外科膏藥是運用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複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由於膏藥用於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取氣味具厚的藥物,並加以引藥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功效。貼於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同時藥物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

治療原理

李氏骨方方以溫經散寒、活血祛風復骨、通絡止痛為主,方中川草烏、骨碎補、松香、羌獨活、細辛、威靈仙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當歸、紅花、大黃、桃仁活血祛瘀止痛,半夏、南星、白芥子化痰止痛,冰片、樟腦芳香穿透力極強,具引導它藥直達病所之功。李氏骨方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新陳代謝和營養狀態的作用,有利於改善局部炎症、充血、水腫,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達到緩解甚至消除腰腿痛症。

適宜人群

李氏骨方主治腰椎間盤突出、膨出、脫出等腰椎骨病,對骨質增生、頸椎等其它骨病均有不錯的療效。

膏藥成分

生南星、蘇木、三棱、甘草、地龍、生半夏、續斷、細辛、當歸、紅花、山甲、丁香、麝香等等20多種純天然中藥。

使用說明

拌藥

首先將李氏骨方藥粉放在小容器內(碟子或者小碗均可)然後用陳醋將藥粉拌勻,不能過於稀也不可太乾,如同漿糊狀即可,(或者商場芝麻醬的的黏稠度),冬天可在容器下面放一點熱水進行溫藥只要不是很涼就可以。

塗藥

將李氏骨方藥膏均勻塗抹在患處,腰間盤突出,只要塗抹在腰椎骨上,塗抹寬度以脊背,脊椎骨中間8厘米就差不多了(覆蓋住脊椎骨),塗完藥物後進行密閉,可用配帶的PUC專用藥膜將塗藥部分進行覆蓋,然後覆蓋住紗布或者棉布,直接纏上收腹帶即可。

塗藥時間

7個小時為李氏骨方最佳合理時間,可在每晚睡覺前將藥物塗抹完成,第二天一早將已經幹了的藥物擦下來,並不耽誤工作生活。

服藥周期

前三貼用藥,正常標準為每隔一天貼一次,在出現皮膚敏感情況下,適當將用藥間隔延長,變成每隔兩天用藥一次,皮膚會逐漸適應此種症狀。
後九貼藥也可每間隔兩天貼一次,根據皮膚承受能力而定,但是一定要將藥物貼完,效果會在後期逐漸顯現。

敷藥期間反應

大部分患者敷用李氏骨方的中後期皮膚變敏感,而且由於醋和藥的作用,皮膚可能會出現白色並伴有小水泡,但是這並不影響藥效要堅持將一個療程的藥物用完,過一段時間皮膚自然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不會對皮膚產生實質性損傷。部分患者由於皮膚敏感可能很快會出現不適症,這也是正常的
主要症狀:比較癢並有小紅點出現,這類敏感患者適當將用藥間隔拉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