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生[哈爾濱工程大學輔導員]

李榮生[哈爾濱工程大學輔導員]

李榮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80年1月生,現任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2003年6月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擔任06級本科生6個班(共205人),08、09級碩士6個班(242人)輔導員。

基本信息

悉心引導

圖片圖片
作為一名輔導員,該同志在工作中傾注了所有的熱情與愛心。他愛學生,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事業。在工作中該同志能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面對每一位同學,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的每一份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們對話,參加他們的活動,特別是在現代網路技術進步和發展的今天,該同志能充分利用網路工具,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網路宣傳這塊陣地。在這種平等的交流中,學生們能充分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同時他也受到了同學們的信任和愛戴,和學生們成為了知心朋友,建立起了一種平等的、朋友間的師生關係。
當得知一名學生患骨癌以後,由於該同學家庭困難,沒有醫療費住院,該同志主動幫助從學校借款,墊付醫療費用。當該學生大腿截肢後需要轉院時,他親自背她,為她辦理各種手續,並經常到醫院看望,讓其好好治療,在思想上不要有壓力,安排其同班同學每日值班、幫她補課,經過大家的努力,該同學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就回到班級,並沒有因疾病而輟學。
2008年5.12地震發生以後,他所帶的年級有兩名學生家住在四川,並與家長失去聯繫,他們那些天經常焦急,沒法安心學習。李榮生同志就與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想法設法聯繫家長,並給予他們照顧和安慰,幫助他們擺脫災害帶來的痛苦,樹立信心,儘快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

恪盡職守

該同志本著"內涵培養,誠信先行"為理念,以制度建設為切入點,通過加強考試管理,以考風促進學風,通過不間斷到學生宿舍檢查學生晚自習,到課堂點名檢查學生到課情況,下課堂聽課等工作手段強化學風建設。同時建立、完善家長溝通制度,談心制度,學生考勤制度。連續舉辦5屆"優秀寢室評選"活動,用寢風帶動學風。啟動"大學生人生規劃"活動,幫助學生分析自我,準確定位。開展了誠信團活觀摩會、誠信宣誓、誠信檔案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樹立誠信理念。為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他經常早來晚走,周末到校,深入學生,了解情況。課餘時間,他的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學生,共同探討人生、理想、形勢、考研、就業等問題。六年來,他幫助很多學生排解了學習、工作、個人情感、家庭生活上的困惑;幫助那些人生理想、信念迷茫的學生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完成學業;並在幫助貧困學生解決經濟困難的同時,鼓勵他們自強自立,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六年來,他所帶"三下鄉"團隊獲得國家優秀團隊;所帶班級榮獲"黑龍江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黑龍江省先進班集體"等省級榮譽5項;所帶團委獲"黑龍江省五四紅旗團委";所帶的集體獲校級獎勵30餘次;所帶學生1人獲全國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6人獲國家獎學金、20餘人獲省級榮譽、200餘人獲校級獎勵。近年在所有考試中,全體學生沒有出現過一次作弊行為,沒有一名學生因考試成績不合格而被退學,學生的還貸率明顯提升。

勇於實踐

以"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精神"為宗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積極搭建平台並鼓勵大家去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要求大一、大二學生參加"學生學術文化月"、組織大三學生參加"決策模擬大賽",為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創建了平台。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以社會調查為切入點,組織了寒假"國情調查"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此項實踐活動,同學們在更加了解國情的同時,也培養了團隊精神、提升了溝通能力。在創業精神的培養方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由學校科協舉辦的"五四創業計畫大賽",並為參加比賽的團隊,配備富有經驗的老師作為指導,並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創業計畫大賽,積極推動在校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自學校成立大學生創業聯盟以來,所帶學生已有4個團隊進行創業活動。所帶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創業計畫大賽中獲得銀獎1項、銅獎2項;杭州市第一屆"賽伯樂"創業計畫大賽2等獎和3等獎各1項;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中獲得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15項;第二屆中國流通大師模擬經營大賽中獲優勝獎項;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二等獎1項;獲"2009年國家大學生創新性項目計畫"資助項目1項;獲中國青年創新大賽之管理創新大賽國家一等獎1項;1人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

以人為本

該同志積極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努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就業學生的自身情況、工作意向進行整理、歸納,做到對每一名畢業生都有一個詳細了解,以便準確、有效地把傳遞用人信息。通過個性化就業指導,讓每個學生明白"我想乾什麼、我能幹什麼、我該怎么辦"三個問題,分類引導,提前分流:鼓勵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繼續考研深造、成績中等的學生積極就業,對於成績較差的學生積極為其推薦就業單位。另外,畢業生在外聯繫單位、尋求崗位時往往"受氣",他幫助學生"理氣",使他們"順氣",防止因就業問題出現焦慮、悲觀和不滿情緒,特別是經濟困難、心理有障礙、不能按時畢業的畢業生,要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以設身處地的理解和體貼入微的關懷使他們感受到學校的溫暖,讓畢業生以更加理智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以更強的信心面對未來。對能就業不就業的學生,該同志反覆地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的摸底,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教育和幫助他們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降低就業期望值,給自己一個正確並準確的定位,同時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到學校和家長共同為學生就業服務。經過他的努力學院多年一次就業率達到92%,在全國同類專業名列前茅。

積極探索

作為一種動態管理,學生管理工作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期都應有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工作的新思路。因此,該同志非常注重學生工作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研究。
2009年該同志主持的《高校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項資助,主持完成題為《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創新研究》的黑龍江省2009-2010年度共青團工作調研課題、主持完成學校《創建研究生優良學風的實踐與探索》等學生工作領域重點課題8項。立足本職工作,撰寫的論文《新形勢下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探討》獲2009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優秀論文2等獎,撰寫的論文《基於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獲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年會德育委員會第六屆年會優秀論文1等獎。公開發表了《高校學生就業工作的綠色管理模式研究》等理論文章4篇;在校報上發表《轉變工作理念全心全意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等理論文章9篇。參研的項目《培養和強化大學生誠信意識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獲省高教學會1等獎、《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實踐與探索》獲省高教學會2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