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抗聯戰士]

李桂蘭[抗聯戰士]

李桂蘭,女,別名李亞洲,1917年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1928年定居黑龍江省蘿北縣七馬架。

個人簡介

1932年參加婦女救國會任會長。全家遷移到湯原縣太平川後任太平川婦救會會長、窪區婦救會會長。

1936年在四塊石成立抗聯六軍被服廠任政治主任,同年3月由共青團轉為中共黨員,並與吳玉光結婚。

1938年3月15日被俘,在湯原縣監獄關押了四個多月,後來送到哈爾濱判處十年徒刑。

1944年5月出獄。

1945年“九.三”後在鶴崗市水暖社工作。

1983年4月恢復黨籍,提為十七級幹部,隨後離休。

組建抗聯

1935年夏季,抗聯六軍打掉了湯原縣一個大地主,繳獲了一批白布和兩架縫紉機。此後,由裴成春、李在德和李桂蘭等組建了亮子河密營被服廠。他們一開始都不會做衣服,地方組織找來一位支持抗日的老裁縫到密營教他們使用縫紉機。他們用樹皮和艾蒿煮的水將白布染成黃不黃、綠不綠的顏色,為部隊做衣服。

做什麼樣的衣服呢?裴成春找到夏雲傑、馮仲雲等商量。馮仲雲就介紹了工農紅軍服裝的樣子,裴成春根據當時戰士們喜歡的馬褲和馮仲雲描繪的式樣,剪裁了一套衣服給領導和戰士們看,大家都很高興。隨後,滿洲省委對做軍服提出了建議和指示,確定了服裝的式樣,從此,東北抗日聯軍有了自己的軍服。

被服廠被襲

1938年3月15日,地下交通員趙洪生被敵人抓住,信件未來得及銷毀,被敵人繳獲。趙洪生在敵人威逼利誘下,叛變投敵,並帶領日寇駐湯原縣舒樂河鎮守備隊,從密道進山,繞過崗哨,準備偷襲被服廠。

李敏和金伯文兩人準備叫醒其他人員吃飯,這時,崗哨李桂蘭同志跑進來報告:“裴廠長,前面聽到馬叫聲!”此時,日寇駐湯原縣舒樂河鎮的守備隊,已經從西南方向山上下來。裴大姐下令緊急行動,被服廠人員迅速組織傷員撤離。說完,她便從後窗戶跳出,指揮戰鬥去了。王醫生等同志負責組織傷員撤退,李敏同金伯文等同志一起將傷員送出門,然後由金伯文同志負責照顧重傷員。

在裴成春的掩護下,李敏順利脫險看見穆淑琴受傷倒在雪地上,就趕緊將她扶起來。由於她們年齡小,沒有配槍。李敏就扶著小穆跑進密林深處,裴大姐在大樹後面掩護,接連打倒好幾個敵人。李敏和穆淑琴順利脫險。

大家在撤退過程中,由於敵人機槍火力很猛。夏嫂腹部炸開,壯烈犧牲。夏志清年幼懵懂,正慌亂地往北山上跑,被一顆流彈擊中右肩胛。李桂蘭發現後立即奔到其身旁,邊開槍還擊,邊拉住夏志清。危急之時手槍卡殼,兩人跑到山腰處,被早已埋伏在此的敵人俘獲。

金伯文、裴成春、李敏和穆淑琴(腿受傷)由於順山溝往東撤退,聞聲而來的前哨卡警衛部隊占據了有利地形,打退了敵人向山上的進攻。山下的敵人已經將李桂蘭、夏志清圍上,並被押到山下被服廠,隨即敵人將李桂蘭綁在樹上,並將被服廠燒毀,鐵鍋被砸成碎片,飯桶也被踩扁。抗聯六軍被服廠也走完了它的輝煌一頁。

據金伯文回憶,六軍被服廠北面山很高,上有冰柱。由於撤離時選擇路線不佳,夏嫂、韓姐在撤退時選擇往北山撤退,無法隱蔽,中彈犧牲;張世臣、李師傅在掩護傷員退卻時,被敵人的機槍打中,李師傅英勇犧牲。腿部被炸傷的張世臣在被服廠原址,被敵人砍頭殺害。

天黑後,裴成春、金伯文帶領被服廠戰士們攏起4堆火,將李師傅、張世臣、夏嫂和韓姐的屍體,分別火化,埋葬在被服廠的遺址里然後,他們背上密營糧倉僅存的糧食,攙扶著傷員,在前哨卡警衛部隊的掩護下,揮淚告別了烈士,轉移到四塊石月峰山山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