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松

196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1988年首都師範大學科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同年到北京工業大學任教。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李東松老師 李東松老師

李東松,男,1963年11月出生,博士,北京工業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學科責任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發明協會高校創造教育分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國科技史學會科技史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自然辯證法”、“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方法論”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3年被評為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期從事研究生“自然辯證法”、“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課程的教學工作和相關的科研工作,並講授“哲學”、“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等研究生和本科生相關課程,指導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1995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01年入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新世紀百人工程培養人選”,2001年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工業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曾作為第二負責人承擔並完成北京市社科“九五”規劃重點課題1項、北京市教委社科課題2項。現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著北京市社科“十五”規劃課題“新時期的科普觀念與科普實踐”、 北京工業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工科院校人文社科類選修課體系的科學構建及實施方案研究”、北京工業大學社科基金項目“多科型大學 STS研究與教育模式研究”等。 作為主編、組織者和主要撰寫人完成《跨世紀科技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自然辯證法教程》、《自然辯證法簡編》、《新世紀科技新知詞典》等著作,發表論文 10多篇。 1998—1999年在 中國人民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作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傳播學。

在研課題

1.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北京社會結構轉型的互動研究”,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2.“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科學內涵研究——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當代解讀”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

3.“馬克思主義與循環經濟理論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科項目;

4.“馬克思生態哲學與循環經濟理論研究”,北京人才強教工程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項目;

5.“推進城市化的制度創新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國工程院課題。

科研成果

作為主編、組織者或主要撰寫人完成《跨世紀科技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自然辯證法教程》、《自然辯證法簡編》、《新世紀科技新知詞典》、《北京社會建設60年》等著作及教材,發表“馬克思生態思想基本特徵及其指導意義”、“生態政策的六十年發展軌跡”、“未來生產方式從這裡飛躍”、“信息與策劃”、“高校科技成果商業化的有效選擇方法與機制研究”、“如何使高校科技優勢轉化為科技優勢”、“循環經濟的生態哲學意蘊探析”、“我國科普評估體系探析”等論文20餘篇。

獲獎情況

2001年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009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第一批,理論界別)。曾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北京工業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