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列傳

基本內容

《李杜列傳》,又稱《李封杜清影列傳》,是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中唯一一部大規模的描寫情感類主線的列傳。李封,《再扶漢室》(江蘇高淳人成剛著)中的重要人物。在第八回“毒酷吏刑加歌姬奸刺史計害唐郎”中出場,在第十七回“李封鬧酒救美姬閨樓初觀破指詔”中嶄露頭角,關於他的介紹前期是“新帝令各路諸侯質子於京,邗侯李惠遣世子李封質於太學。封才華震古,名重當時。封不拘綱常,傲視權貴。封愛鶴,常言人生如鶴,一去不返,決大事而不惜身,瞻顧遷延必喪良機。人皆稱奇,呼為李郎。與昌黎人陳唐、滎陽人鄭布等為友。”
杜清影,神都歌姬,為神都著名酒肆烏啼樓歌舞,大治五年,邗侯李惠遣世子李封質於太學,李封偶爾來到烏啼樓邂逅了杜清影,正值太傅張明叔之子張建來鬧事,李封出面解圍,打跑了惡少張建,並結怨於張建,杜清影請李封入閨樓飲酒,拿出了陳皇后遺詔和刻有“節度東方諸侯”的大印交付給李封,並與李封鴛盟三生,由於張建勾結巡城御史陷害李封,李封與杜清影分別奔邯鄲。杜清影被緝拿下獄。大治七年中秋,神都武會李封為了搭救杜清影,調節了鍾離勃與胥門信之間的矛盾,二人將先鋒大印轉手讓給了李封,李封大鬧神都天心堂,救出了杜清影,隨即投奔烏鵲澤,在烏鵲澤與李封結婚的當夜被景仁符刺殺,造成了“指屏疑案”。有關杜清影的“坐上皆談客,一杯多少淚。幾何阿堵物,可枕長夜人。”借著杜清影的詠唱反應了《再扶漢室》當中眾多人物普遍的對現實的憤世嫉俗,這就是《長夜詠》所真正包含的內涵。有關“指屏疑案”中的杜清影在臨死之前指著“桃園三結義”的屏風的深刻含義,就是對封建的兄弟結義的一種反思,事實上在烏鵲澤結成的同盟的盟心之中,烈王在金階寺進行了血腥的鎮壓,這就是封建農民戰爭必然走向為地主階級謀利益的道理上的歷史悲劇,是由於封建社會農民階級局限性所導致。

寫作背景

《李封杜清影列傳》描寫了邗侯李惠將世子李封作為質子送往神都,李封在神都太學與世家子弟鄭布、陳唐結為好友,邂逅了神都第一名伶杜清影,杜清影原是先帝之婢女,手中有先帝的衣帶詔和“節度東方諸侯”的印鑑,由於權臣張明叔之子張建勾結巡城御史陷害李封,杜清影掩護李封而被捕入獄。李封通過在神都武會上勸和英雄鍾離勃、胥門信,擊敗了多員鎮將,大鬧神都救出杜清影,投奔烏鵲澤落草。不料變數迭起,烏鵲澤的野心家景仁符乘著李封、杜清影的新婚之夜,暗害杜清影嫁禍小朱虛田成方,致使李封與田成方漸起嫌隙,邗侯李惠為了救駕,以身擋住周近一箭,臨死要求烈王善待李封,但是烈王、景仁符讓李封傳書管州鄭新,欲借鄭新之手除去李封,但是李封、唐觀殺死鄭新、雷印,奪取管州立下大功。青州之戰,景仁符、厲德使用離間計使李封和鍾離勃反目,李封果然中計,遷怒簡至光,被迫出走塞北。在塞北無頭箭會上大展神勇,被大磐王朝丞相任命為先鋒,起兵南犯,田成方用“戰不免冠,漢家之禮”之計,連戰連捷。李封出馬,欲與田成方決戰,田成方曉以大義,二人同時戰死。大烈王朝最終再扶漢室成功。
《李封杜清影列傳》採用紀傳體小說的新模式進行探索,緣起於章回體小說《再扶漢室》,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採取紀傳體小說方式避免了羅列時間、事件的傳統敘事方式,是小說的另一種創新。

作者情況

作者:成剛,字毅之,江蘇高淳人,1979年7月6日生於常州。主要作品有小說《再扶漢室》、續集《最大帝》、《明治演義》、《燃燒的黃岩島》、《白楊寨的雪》、《新街口》等。

作者:成剛作者:成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