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李村村始建於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李村村歷史悠久,歷經千年。大多數村民為唐衛國公李靖後裔,繁衍至今。 李氏已傳44代現有子孫2000餘人,他們避開了戰亂災禍,一直沒有間斷地保持著血緣的聚落,繁衍成一個巨大的宗族。李村村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也未過多受到經濟發展的衝擊,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較好的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地理環境
李村村整個建築群落整個村落,講究陰陽八卦。村落呈虎踞之勢,以一本堂作虎頭,宗祠大門如虎口,街路中石板出村北,形似脊椎,出村道路通白山殿作虎尾,兩旁大小巷弄即像斑虎紋圖。村中廳堂分三垣(紫薇、太微、天市)星象,內臟為肝、心、脾、肺、腎、腸、胃、膽亦含八卦之諸象,村內由南至北三條主幹路,形似八卦中的離卦。村南由關帝廟、小武當二廟鎮駐水口,作保瑞辟邪和擋虎之用,村北白山廟負責護虎之責。李村為群峰環抱,溪水長流,整個村落布局呈虎踞龍盤之勢。李村村內古建築均為徽派風格,磚木混合結構、青瓦白牆的樓房,整體素雅端莊。體現這個地區村落文化與傳統民居的風格。
李村村的傳統建築,與優美的景色連為一體,充分展示了村民的生活習俗、文化觀念,以及鄉土建築有機的品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李村是一處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始終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名人軼事
李彥芳
唐天寶十三年(754)甲午年生,大和三年(829)己酉年卒,享年七十有六。中年中進士,入國子監深造,登太學生之位,後放官江南節度使,平生謹慎,為官清廉。任滿定居壽昌長汀源(今李家鎮沙墩頭村石門莊一帶),為江南李氏始祖。
李頻
(818—876),字德新,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大中八年(854)中進士,調校書郎,任南陵縣主簿,又升任武功縣令。任職期間,整頓吏治,安定社會,發官倉賑濟災民,雇鄉民疏通六門堰,修渠道飲水灌田,唐懿宗獎以緋衣、銀魚,調京任侍御史,後升任都官員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甌)刺史。期間以禮法治下,深受百姓愛戴。乾符三年(876)病死任內,建州百姓舉城致哀,在梨山建梨岳廟以祀之,壽昌父老相與扶柩,歸葬於永樂(今李家),並在壽昌河南里建都官祠以示紀念。
李頻一生詩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華人王野任建州太守,於京城書肆中的李詩195篇,輯為《梨岳詩集》並為之序。《全唐詩》載李詩208首。歷代評李詩“清新警拔” 、“清逸精神”。
李璉
字廷珍,聲譽後周顯德四年(957)乙巳卒於宋天聖九年(1031)辛未,享年七十有五。一生天資純謹、懿行孝廉、勤於耕讀、讀嗜靜恬。一千兩百多年前(宋雍熙年間)單身一生遷居李村,後在李村成家立業,玉華李氏自此始,為玉華李氏始祖。
李升
字則甫,宋政和八年(1118)戊戌年生,紹熙二年(1191)辛亥年終,享年七十四歲,研讀易經領鄉薦,登宋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丁卯科進士,對策擢第一,拜國子監博士。高宗召集眾臣講論六經,李升所論雋永,皇上大嘉其才,欲重用,卻遭秦檜妒忌。李升於紹興二十一年(1151)辛未年憤而歸鄉,高宗賜策書束帛榮歸,優遊林下,以終天年。
李榮樂
字文達。生於民國八年(1919)已末,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1997年丁丑,享年七十八歲,我國著名礦床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一九四一年春考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地質氣象學系,一九四五年考取北京大學理科研究生,一九四六年任昆明師範學院博物系助教,一九四七年任並經大學助教,1952年任北京地質學院務科主任兼結晶礦物學講師,1963年調入華東地質學研究所任所長,博士生導師。
一生致力於礦床地質和礦床地球化學研究,成果裴然。他主持的科研項目多次獲獎,其中《長江下游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及鐵帽的研究》、《寧蕪玢鐵礦》以創研成果獲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以後,多次參與國際的學術研討會和合作項目。
民間傳說
1、一箭之地的傳說:
李村的土地祠面積不大,但香火卻是異常旺盛,因為這祠內供奉的土地公公是李村人的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命敕封的社神。
在元朝末期,朱元璋率領兵馬駐紮玉華山下的“軍營崗”和“試箭亭”一帶,由於軍紀嚴明,關心百姓疾苦,頗得民心。
一日,朱元璋召集部屬議事,由於起兵已久,又少有攻城克地,不少人覺得如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不如散夥回家,守著自己一畝三分田為好。朱元璋帶著滿腹困惑,一人信步在田埂路上,走著走著,前面傳來一陣“劈里啪啦”的聲響,朱元璋抬頭一看,只見李村村口一個滿頭白髮的老農夫,正揮舞手中一把砍刀,將剛剛編好的竹籬笆劈得亂七八糟。朱元璋忙問其故,老農夫答道:“原指望紮好籬笆防雞犬,哪曉得七高八低一團糟,嗨,不軒不平,推倒重來!”說完,槍起刀一陣猛砍。朱元璋聽了老農夫一番語言,領悟其意。回到營帳,召集眾將,重振軍威,一路向元大都攻去,終於功成名就,創建明朝,定都南京。
朱元璋在金鑾殿坐定,突然想起幸好當年聽了李村老農夫“不軒不平,推倒重來!”的勸告,才取得了今日的天下,總該要感謝一番才是。於是,帶上隨從徑直到李村尋找老農夫。剛到村口,只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翁坐在一塊石頭上曬太陽,朱元璋一看,連忙跳下馬背,上前拜見。原來,這個老翁就是當年那個老農夫。老翁謝絕了朱元璋要他到南京享福之邀,也婉拒了金銀之賜。朱元璋一看老翁什麼都不要,就喚過壽昌縣令說:“你立馬派人去找工匠,給老先生建造一座大房子,讓其安度晚年。”老翁不等縣令接旨,趕快勸住朱元璋說:“皇上執意要獎賞草民,賞我一箭之地就夠了。”朱元璋準奏,老翁接過御林軍遞上的弓,雙手只是輕輕一拉,就把箭射了出去。射出的箭只有七步之遙,朱元璋一看,忙說:“這次不算,請另射一箭。”老翁答道:“房子可大可小,耕田可是越多越好呀。”說完依舊坐在石頭上,閉上眼睛,安然逝去。
朱元璋一看老翁仙逝,就御封老翁為李村社神,吩咐隨從在該處建造一座土地祠,永世供奉,還在土地祠門上親題對聯一副:“屋小乾坤大,門低日月高”。後人還在此撰寫對聯,其中有幾幅這樣寫道:“土賜本鄉身曆元明而殉難,地封一箭界分蘭壽不當方”、“想當年不避國亂,至今輕永受榮封”、“神靈哉不威自畏,公老矣有德而尊”。現在,這座土地祠依然坐落在李村的村口,老翁的塑像依然端坐在土地祠中,享受著後人的祭祀。
2、白山大帝的傳說:
在玉華山下,有一座廟宇叫“白山殿”,廟裡供奉白山大帝。每逢初一十五,周邊四鄰八方的善男信女懷著一片虔誠的信念前來燒香禮拜,香火十分旺盛。
白山殿供奉的白山大帝是個有名有姓、真是的普通人。他姓吳名雄,在後梁龍德年間(921—923)官授司徒轄浙江各州,為官清正,卒於任上。生前嚮慕玉華山美景,因忙於政務,未能如願,死後遍游玉華山及太青山、紅裙岩,總想在此長留,怎奈無主身之處。
有一年大旱,田地乾涸,禾苗被毒辣的驕陽曬得焦黃,百姓的心裡就如刀絞似的疼痛萬分,四處尋找水源,跑爛了腳板也沒有找到一滴水。就在百姓跪倒在烏龍王座前磕頭求雨的時候,吳雄聽到鄉民的哭喊聲,就駕著一朵陰雲來到玉華山,一看,心裡不由冒出一股火,你道是為何?原來烏龍王私自將雨都降在了大青山北,卻讓山南的大片田地乾旱著,於是上前對烏龍王說:“山北都快漲大水了,何不多少分一點到山南去?”烏龍王回答:“我的廟宇在山北,鄉民敬我貢我。人間有親疏,神道自然也是如此。”吳雄多番勸解,烏龍王仍是我行我素。最後,吳雄求著烏龍王說:“只要能給山南降雨,叫我乾什麼都可以。”烏龍王看著吳雄著急的樣子,就隨口說了句:“你的血可以救乾旱。”吳雄一聽,毫不猶豫的將自己滿腔鮮血拋灑在空中,只聽半空中“轟隆隆”一聲巨響,一場紅色的甘霖降在大片乾涸的田地里。乾旱解除了,苗木返青了,人民得救了,而吳雄卻因為失去了修煉多年的精血,從空中跌落在玉華山腳,再也爬不起來了。
李村人為感謝吳雄解救了一方百姓,就在他跌落的地方建起一座廟,塑起他的神像,每逢農曆十一月十五他上任當官的日子,都要燒香祭奠,連演四天四夜的大戲。
古代建築
李村村的祠堂據宗譜上記載,有大大小小20多個,遍布全村。後毀於火災,現僅存8座。除了李氏家族的總祠—一本堂外,還有崇本堂、立本堂、植本堂、光裕堂、永裕堂、繩武堂、敘倫堂、世德堂等分祠,分屬李姓的不同分支。
白山廟
廟旁附玉華庵,據民國《壽昌縣誌》卷五記載:“玉華庵,在縣南仁都一李村白山廟左首。”“白山廟,一在縣南仁都一李村。廟坐玉華山麓,俗稱玉華山為白山,故名。內供漢吳司徒雄神像。唐龍德元年建。宋崇寧二年,郡上其靈異,敕封靈應王,後經方臘之亂被毀,忠訓郎胡祖舜重建。清鹹豐辛酉再毀。同治三年,里人李逢元、李合乾等捐資復建。廟前古柏森森,舊碑屹立。縣學教諭吳有容為之記,記見雜誌。”而據白山殿《重建廟碑》記載,該廟後於1994年經翻修,2003年建築東側加建一座二進的偏殿。
建築坐北朝南,占地720平方米,格局完整,三進,由門廳、正殿、後殿、4個廂房及西側一座三合院式的伙房組成,為傳統磚木結構,硬山頂,八字門面,面闊三間兩弄,門廳進深三柱兩間六檁,正殿為二層,進深四柱三間七檁,伙房為傳統磚木結構的三合院式,面闊三間進深四柱三間七檁,內部裝修簡單。該廟規模較大,選址合理,對了解民間信仰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一本堂
俗稱祠堂,為李村村玉華李氏總祠,始建於明中期,1911年重建,後於2005年翻修。建築坐北朝南,占地926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整體布局平面為“回”字形結構,三進,由前中後及4個廂房組成,為傳統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三間。第一進進深三柱兩間,第二進進深四柱三間九檁,五架抬梁帶前後雙步,五架梁為方梁,內柱均為方形石柱,供奉有李頻塑像,第三進為二層,面闊三間兩弄,進深四柱三間七檁。建築裝修精細,正門前有軒廊,由精細雕刻,牛腿雕刻“太平,有象、鹿,戲曲場景,雙獅戲球”等,五架梁、三架梁為方梁,上均有“回”紋雕刻,檐柱及第二進內柱均為方形石柱,檐柱上雕有楹聯,檁條下均由撐栱。2003年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宗祠為族人祭祀先祖先賢的場所及村中重要的議事之地,整體建築布局完整,體量較大,具有明顯的地方宗祠特色,對研究宗族文化、建築風水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崇本堂
俗稱大石廳,始建於明宣德年間,二十八世祖,行福三,為李氏四公派下之眾廳,前後翻修數次,最近一次為1996年。建築坐北朝南,占地465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三進,由前中後三進及2個廂房組成,1968年第一進倒塌重修,為傳統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三間,第一進進深四柱三間十一檁,第二進進深四柱三間十檁,五架抬梁帶前後雙步,第三進為二層,面闊三間一弄,進深三柱兩間五檁,裝修簡單,用材粗大,第一進為牌樓式門面,四柱三間三樓,重檐歇山頂。宗祠為族人祭祀先祖先賢的場所及村中重要的議事之地,體量較大,用材較大,具有明顯的地方宗祠特色,對研究宗族文化、建築風水等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立本堂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下宅派榮九公派下(二十九世祖)房廳,根據建築風格可判斷現建築建於清中期,祠堂內設神龕,供奉李氏祖先,1997年出租給村民李寶芳作為雜貨店。建築坐西北朝東南,占地79平方米,傳統二層磚木混合機構,硬山雙坡屋面、馬頭牆。建築面闊四柱三間一弄,進深四柱三間七檁,二層梁架穿斗式梁架。冬瓜樑上雕簡單的蔓草紋。李村立本堂格局完整,用料考究,為了解李村李氏家族歷史提供了一定的實物參考資料。
植本堂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下憲派榮十三公派下(二十九世祖)房廳,根據建築風格可判斷現建築建於清早期,而從梁架結構判斷,可能為民國時期重修,為李氏家族供奉祖先牌位的場所,多次修繕,最近一次在1989年進行過整修,更換建築內的部分梁架、屋頂、檁條等。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占地292平方米,共三進,傳統磚木結構,硬山雙坡屋面、馬頭牆,第二進前天井兩側各開一扇側門,第三進前東南側開一扇側門。建築面闊四柱三間,第一進設戲台,進深兩柱一間五檁,第二進進深三柱兩間九檁,五架抬梁,第三進前設“日、月”天井,進深四柱三間五檁,設神龕,立李氏祖先牌位。內部裝修簡單,第二進明間柱子下設覆盆,其上立柱礎。方樑上雕刻簡單蔓草紋、牛腿上雕刻簡單蔓草紋。祠堂對了解李氏家族史有較高參考價值,同時也為研究浙西地區清代至民國時期的祠堂建築風格提供了實物佐證。
永裕堂
根據建築風格和村民口碑調查可判斷為清中期的建築,為李氏家族一分枝集資建造,祠堂是用於辦喪事場所,期間多次修繕,最後一次2004年修繕,更換部分梁架,地面被改為水泥地。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占地73平方米,傳統磚木混合結構,硬山雙坡屋面、八字門,大門左右立一對石鼓,正門東南側開一扇偏門。建築面闊四柱三間,進深四柱三間五檁,明間為穿斗式梁架,裝修簡單。該祠堂風格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融為一體,建築顯得小巧、樸素,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勤裕堂
原為李氏私廳,由李震澤所建,建於清末,有110餘年歷史,現已改為民居。建築坐西北朝東南,占地226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由門廳、正殿及2個廂房組成,為傳統磚木結構,硬山頂,石庫門。建築面闊三間,門廳進深四柱三間七檁,五架抬梁帶前後單步,正殿進深四柱三間八檁,五架抬梁帶前雙步後單步。內內部裝修較好,牛腿雕刻鹿、獅子等圖案,為雙面鏤空雕,五架梁、三架梁及冬瓜梁均為方梁,其上刻有回紋,天井以青磚板鋪地。該堂風格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融為一體,內部雕刻精美,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連三進
據村民所述原為李展忠家的會客廳,解放後由李村鄉保管,1958年後作為村供銷社,1977年供銷社遷出後一直作為村民集會的場所使用至今,2005年列為建德市級文保單位,2010年整修後已建成“李村民俗文化展示館”。建築坐西北朝東南,占地298平方米。共三進,傳統磚木混合結構,硬山雙坡屋面、馬頭牆、石庫門。建築面闊四柱三間,第一進進深四柱三間五檁,第二進進深四柱三間五檁,第三進進深五柱四間七檁。第一進方樑上雕刻“和平如意”圖,檐口牛腿上雕神仙、人物故事,騎門樑上雕回紋,圍欄上雕冰裂紋、幾何紋、人物故事、“壽”字、柿蒂紋,圍欄向下延伸,裝飾垂花柱和掛落,雀替裝飾鏤空“三多圖”,第二進方樑上雕刻“荷合平安”圖,第三進檐口牛腿上雕金雞鳳凰、太陽等紋飾,騎門樑上雕刻蔓草紋、人物故事,橫樑上裝飾垂柱。整個建築格局完整,保存較好,雕琢精緻,其木雕工藝體現了當時的雕刻工藝和水準,具有較高的的藝術和歷史研究價值。
李展忠民居
根據建築風格可判斷為民國時期的建築,根據村民所述為“連三進”的附屬建築,解放後曾作為鎮政府辦公地,20世紀50年代作為郵電所,20世紀80年代後作為大米加工廠,現為“李村民俗文化展示館”,鄉土建築攝影展進行合理利用。建築坐西南朝東北,占地137平方米,由主殿和兩廂房組成,傳統磚木混合結構,硬山雙坡屋面、馬頭牆,建築東北面開一扇側門,與李愉良民居向連。建築面闊四柱三間,主樓進深五柱四間。方樑上裝飾回紋,梁下雀替裝飾瑞獸,梁背上裝飾柁墩和花板,柁墩雕銅鏡人物像,花板裝飾回紋,騎門樑上雕回紋、人物故事等,並有兩個木雕落款,牛腿殘留部分雕風景畫。該民居原是李村地主李展忠的私人會客廳連三進的附屬建築,該建築木雕雕刻精美,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保護價值。
非物質文化
李村村作為千年古村有豐厚的文化傳承和人文文化。
李村抬閣
為浙江省省級非遺名錄,具有濃厚的族群意義和獨特的地方競技娛樂活動。“李村台閣”源於唐末宋初,當地村民稱“迎巧”,亦稱“抬閣翹”、“台閣巧”等。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是李村的廟會,全村一片歡慶,鼓角齊鳴,鐵銃、爆竹響徹玉華山麓,李氏子孫開始“起巧”,前有雙面大開鑼開道,中有八個大漢抬著“抬閣”,踏著歡快的舞步表演,旁邊有手持長桿護衛,後面鑼鼓相隨。最奇特的是,抬閣上那兩個身穿戲服、濃妝重彩的幼兒,起巧地站在刀尖、斧刃、傘沿、浪峰、雲團或荷葉上,一顛一顛的演繹著戲文中的人物。是日,李村人抬著“抬閣翹”全村巡遊,祭祀祖先,讓圍觀者驚嘆不已。
“李村抬閣”經挖掘整理後,多次參加杭州、建德及周邊縣市的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參加過杭州“西博會狂歡節”、“中國杭州休博會建德分會場”開幕式等、2007年抬閣被列入了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二月二”廟會也被列入了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李村龍燈
李村龍燈也是李村村的傳統文化項目,有大小兩條板凳龍,大的由成年人組成,小的由18歲以下兒童組成,每逢“二月二”廟會,晚上兩條龍一前一後沿村里弄堂穿行,前後之間距離有上百米;板凳龍製作考究,每條板凳上裝有三隻燈,燈上有能工巧匠畫上了各色各樣的圖案,裡面點上蠟燭後非常醒目。凡龍燈行到處村民都點燭燒香,鳴放爆竹以示相迎,朝拜後遞上紅包,撥取龍鬚以求吉利。
李村村是我市保存最完整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古老村落,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明清時期難得的鄉土建築模式。目前已採取了整體保護措施,確保李村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歷史風貌,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以及古村落生活的延續性。
交通
交通便利,有直通杭州,新安江,蘭溪等地的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