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正文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屬河南)。南渡後寓居嘉興(今屬浙江)。曾伯通軍事,曾任四川宣撫使、湖南安撫使等職。為官多有實績,有名於時。曾與權臣賈似道同任邊帥,對邊境之事,知無不言,所以遭到嫉恨排擠。
李曾伯集中有詩、詞、文。文多為奏疏表狀之類。詩沒有顯著特色。他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於詞。其詞今存 200餘首,長調占絕大多數。作者是熱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載,肯區區徒戀片時歡?”(〔八聲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詞不屑作鶯嬌燕昵之語,而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他自稱“願學稼軒翁”(〔水調歌頭〕《壽劉舍人》),詞的風格和內容也多有與稼軒相似之處。如〔沁園春〕《丙午登多景樓和吳履齋韻》:“春去春來,潮生潮落,幾度斜陽人倚樓。堪憐處,悵英雄白髮,空敝貂裘”,“淮頭虜尚虔劉,誰為把中原一戰收”,對景抒情,感慨身世,懷念中原,悲憤之意,宛然可見。前人評論他“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四庫全書總目》),概括了可齋詞的特點。但因不講含蓄和議論過多,有些篇章流於粗豪,顯得枯燥,形象性較差。有《可齋雜稿》34卷,《可齋續稿》前8卷,後12卷,並見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