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輝[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

李旭輝[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

李旭輝,世界著名微氣象學家,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現在是耶魯大學森林和環境學院的教授和研究生項目的主任。分別取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中國南京氣象學院的碩士和本科學位。博士畢業後分別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是美國氣象協會、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和加拿大氣象和海洋地理協會的會員。

基本信息

李旭輝教授長期從事微氣象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參加了大量的北美和歐洲通量網路的組建和科研項目的立項工作,在碳通量微氣象觀測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並擔任《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北美區主編。

李旭輝1979年進入南京氣象學院農業氣象學專業。“母校的學習風氣很好,大家都很勤奮好學,在學校打下的紮實的數理基礎讓我們從事氣象方面的科研很有優勢。”他甚至還清晰地記得教熱力學的嚴紹瑾老師講課特別好。當年嚴老師的一句話,也深刻影響了李旭輝對“學習”的理解,“嚴老師告訴我們,在大學本科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方法,知識是其次的。”習得的知識可能會忘記,可能未必全用得上,可能隨著時代的進步更新換代,“但學會了方法,將來離開學校後無論學什麼新的知識都能學得起來。”李旭輝還以電腦程式為例,“當年學的程式語言早就不用了,但編程的那套方法和邏輯思維還在,學習新的程式語言就很快了”。近幾年,李旭輝多次應邀回母校做報告,在他看來,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前來聽課的師生們的研究思維產生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聽說學校實行了海內外雙導師,李旭輝給予肯定,“跟著海外導師做一段時間,可以拓寬視野,尤其可以吸取國外做研究的一些好的方法”。

自從1994年進入耶魯大學任教,李旭輝在這所世界一流名校已經工作生活了15個年頭。“做學問的目的很純粹”,是耶魯給李旭輝最鮮明的印象。“開發新知識,教育新人才是耶魯的宗旨。可以是任何知識,不一定與名或者利有關,不一定與就業有關,甚至也不一定與美國社會有關。有學生就專門做與中國有關的課題,為了研究經常飛到中國來實地調研,很辛苦,他們做這個課題並不是為了在中國謀職或是什麼,只是覺得很有挑戰性。”李旭輝深有感觸地說。

談起科研,李旭輝認為“方向感”十分重要,這與耶魯“開發新知識”的宗旨並行不悖。“創新是學術研究的根本目標,超前的、獨特的科研方向幾乎是科研成功的一半。業界只認可第一發布的創新成果,如果晚一年發布就被認為是follow的。別人早就做出來的成果,再去研究就沒什麼價值了。”因此,從做學生開始就要學習如何把問題定義出來,以一雙慧眼“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當然,還要有做中長期系統研究的vision,要確定五年乃至十年以後達到什麼標準,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小敲小打是很難有創新的。”這也正是李旭輝孜孜不倦、心神嚮往的科研之道。他提出的從物質守恆和連續方程中推導計算標量物質的淨生態系統碳交換的微氣象學能量流理論和計算方法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重視,被國際同行稱為“李氏方法(Lee procedure)”。目前,這種方法在生態系統通量研究中得到廣泛套用。

在耶魯大學網站的教師主頁中,李旭輝向英語國家這樣介紹自己的母校:原名為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他剛出版的英文論文集“Lectures on China’s Environment”的作者簡介一欄中,也標註了“南京氣象學院(現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到國外一說南京氣象學院,都知道是做氣象很有名的學校。我們在海外的校友有義務宣傳母校的發展成就。”李旭輝這樣說道,言語中流露出自豪和對母校的真摯情感。“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校友,很多校友都會以講學、捐贈等多種方式支持學校的發展。” 當聽說明年五月間將舉辦慶祝母校五十華誕的相關活動時,李旭輝立即認真地記在了筆記本上,一片赤子之心讓人為之動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