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亮

李政亮,男,台灣學者,曾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李應元“國會辦公室”助理。2002年任李應元競選台北市長文稿小組負責人。

基本信息

李政亮

台灣輔仁大學法學士
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
法國索邦大學語言學習
南開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與文化研究、電影史、現代性、廣告史與廣告文化等。
主講課程:媒介與文化研究。
主要經歷:曾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李應元“國會辦公室”助理。2002年任李應元競選台北市長文稿小組負責人。
政治主張:喜歡從文化的角度談兩岸關係,認為“現在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及其所帶來的文化政治效應,我們必須思考文化戰略如何因應”。現重點研究文化等問題。碩士論文《政經轉型與台灣地方派系發展——以瑞芳李家與三重幫之比較為例》,指導教授陳明通。
政黨任職:是李應元的嫡系人馬,主要政策幕僚和首席文膽。與其同所、同年畢業的同學有黃國宬、蘇詔勤、陳佳慧(李俊俋妻子)、廖義銘、湯懋春、白佩玲、翁啟峰、黃瓊填、梁孟君、林錦票、曾麗蘭、李冠毅、李世泉夏樂祥、方旭、林怡君等。
家庭生活:是前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的侄子。
一、發表作品:
1.媒介與文化研究
(1)<大陸文化研究中的「法蘭克福學派現象」>,香港,《世紀中國》網站:
(2)<平面媒體的社會身份想像與『輿論導向』的達成?>,台北,《文化研究月報》,第二十七期,2003.5.15,
(3)<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以關於『決定論』的討論為中心>,台
北,《文化研究月報》,第二十八期,2003.6.15,
(4)<媒體,文本與文化工業>,北京,《讀書》,2004.7月:62-68。
(5)<科學戰對文化研究的啟示>,北京,《讀書》,2004.2月:75-82。
(6)<台北,上海與中國小資>,新竹交通大學,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18-9)。
(7)<漫畫與現實的交叉點?>,北京,《讀書》,2005.6月:31-36。
(8)<解碼的結束?>,北京,《讀書》,2007.6月:79-87。
2.東亞現代性
(1)<亮麗的強國夢>,北京,《讀書》,2006.1月:42-48。
(2)<科學的殖民展示>,北京,《讀書》,2006.3月:58-63。
(3)<文明的移植>,北京,《讀書》,2006.4月:154-159。
(4)<帝國,殖民與展示:以1903年學術人類館事件為例>,台中,2006,《博物館學季刊》,20卷2期:31-46。
(5)<社會進化論的東亞之旅>,北京,《讀書》,2008年4月,150-158;本文已由韓國仁川政府出版刊物PLATFORM
於2008年11月全文譯為韓文,88-93頁。
(6)<馬克思在東亞>,北京,《讀書》,2008年,10月,43-50。
(7)<風景民族主義>,北京,《讀書》,2009年,2月,79-86。
(8)<福爾摩斯vs.亞森羅賓>,北京,《讀書》,2009年,5月,141-149。
3.電影研究
(1)<十字路口的台灣電影>,北京,《讀書》,2004.2月:139-146。
(2)<成龍VS.李小龍:在香港與中國之間>,香港,浸會大學<七十年代香港電影>國際研討會(2004.8.15-17)。
(3)<視覺變奏曲:日據時期台灣人的電影實踐>,台北,《文化研究》第二期,2006:127-166。
(4)<複數的電影>,北京,《讀書》,2006.10月:63-68。
(5)<消費與抵抗>, 北京,《讀書》,2007.2月:58-64。
(6)<在戰爭與現代生活中回湯的日本電影>,北京,《讀書》,2007.9月:130-139。
(7)<1930年代台灣的通俗空間與東京、上海>,台北,《電影欣賞》,第131期,2007:55- 61。
(8)<「大眾」爭奪下的電影想像與實踐>,台北,《電影欣賞學刊》,第134期,2008:153-166。
(9)<觀影空間的流變>,台北,《電影欣賞》,2008年,第136期,65-70。
(10)<金色夜叉的台灣之旅>,台北,《電影欣賞》,2009年,第137期,59-61。
(11)<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台灣的大眾空間與東京、上海:文化想像與電影表述>,北京,《文藝研究》,2009年3
月,96-107。
(12)<影像、戰爭機器與反省的視線>,台北,《電影欣賞》,2009年,第139期,60-66。
(13)<北京電影地圖:一個轉變中城市的電影敘事>,台北,《電影欣賞》,2009年,第141期,15-22。
(14)<1950、60年代日本電影映像:關於青春的對話>,台北,《電影欣賞》,2010年,第142期,55-61。
(15)<冷戰的文化政治與間諜片、軍事政宣電影>,發表於<冷戰諜影——間諜類型片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2010.6.6-6.7。
4.廣告文化
(1)萬國博覽會的首都—巴黎,台北,《歷史月刊》,2006.12,16-20。
(2)廣告海報—十九世紀末巴黎風景,台北,《歷史月刊》,2007.2,10-13。
(3)巴斯德、公共衛生與現代浴室,台北,《歷史月刊》,2007.3,20-24。
(4)光影巴黎,台北,《歷史月刊》,2007.3,14-17。
(5)從壯遊、探險到大眾旅行的誕生,台北,《歷史月刊》,2007.8,10-13。
(6)風景﹔阿爾卑斯山,台北,《歷史月刊》,2007.9,12-15。
(7)海濱旅行的誕生,台北,《歷史月刊》,2007.10:12-15。
二、專書
美好年代 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台北,山嶽文化,2008。
《走進都會中國》,台北,夏日出版社,2009。
三、主持項目
1. 《從客群到迷文化:日本動漫的形成及其在中國大陸的擴散》,2008年教育部青年項目。
2. 《全球文化競爭力下的電視劇:以中日韓歷史劇的比較為例》,2008年南開大學青年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