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勛 ,與伊廣同為牙將,善於奉使,名聞軍中。劉守光之僣號也,莊宗遣承勛往使,問其釁端。承勛至幽州,見守光,如藩方聘問之禮。謁者曰:“燕王為帝矣,可行朝禮。”承勛曰:“吾大國使人,太原亞尹,是唐帝除授,燕主自可臣其部人,安可臣我哉!”守光聞之不悅,拘留於獄,數日而出,詰之曰:“臣我乎?”承勛曰:“燕君能臣我王,則我臣之;吾有死而已,安敢辱命!”
相關詞條
-
後唐莊宗
後唐莊宗李存勖(885年-926年),沙陀族,山西應縣人,本為朱邪氏,小名亞子,後唐太祖李克用的長子,後唐開國皇帝。唐光啟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於...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李存勖[五代後唐開國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李存朂[五代後唐開國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後唐莊宗[五代後唐開國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李嗣源[五代後唐皇帝]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稱帝後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後唐明宗[五代後唐皇帝]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稱帝後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晉王李...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後唐明宗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稱帝後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李天下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李存朂
李存朂(公元885-926年)男,突厥沙陀族,公元923年稱帝,在位四年,史稱後唐莊宗。存詞四首,載《尊前集》。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