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78年9月-1982年7月, 武漢地質學院大學本科, 地質學方向1982年9月-1985年7月 武漢地質學院碩士研究生,斷裂構造方向;
1992年11月-1994年11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副教授;
1994年11月-現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學院教授;
1994年12月-1997年12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教研室主任。
1995年9月-1999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研究生,深部構造方向;
1997年12月-1998年12月, 美國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高級訪問學者。
榮譽稱號
1993年,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第一名);
1993年,湖北省青年地質科技一等獎;
1995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十大傑出青年;
1995年,中國地質大學首批跨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2018年10月30日教育部追授李德威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教學課程
獨立指導碩士研究生3人,協助指導碩士研究生2人,指導大學本科生、函授生畢業論文若干。
面向本科生、函授生講授《構造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基礎理論》《大陸動力學》等課程。
面向研究生講授《高級構造地質學》《構造分析》《岩石圈流變學》《大陸動力學》《固體地球科學前沿》《套用構造學》等課程。
科研項目
地礦部岩石圈構造與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研究基金:中、新生代青藏特提斯構造構造演化的綜合研究(1994-1996),負責人。
國家計委專項基金:滇中地區多金屬礦床找礦預測研究(1995-1997),專題負責人。
地礦部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及勘查評價開放實驗室基金:滇中成礦帶成礦構造背景研究,(1996),負責人。
新星石油總公司中南石油地質局:西藏羌塘特提斯構造演化及中代含氣油盆地研究,(1996-1999),負責人。
" 九五”地礦部重大基礎性研究:岡底斯帶晚白堊世以來構造-岩漿作用、深部過程與青藏高原隆升關係的研究(1996-2000),參加。
國家專家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美合作項目《青藏高原與美國西部造山帶隆升作用對比研究》(1998-1999年),負責人。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藏拉孜幅、定結幅1:25萬聯測區域地質調查》(2000-2003年)。
主要作品
出版專著教材
1.傅昭仁、李德威、李先福、王顯達,1992,變質核雜岩及剝離斷層的控礦構造解析,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李德威、李先福,1993,四維動態成礦理論的探索與實踐-以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區為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代表性論文
(1992年以來第一作者)
李德威,1992,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構造不對稱演化,地球科學,17(5):539-545。
2.李德威,1992,藏南岩石圈多層韌性剪下系統,地球科學進展(楊巍然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31。
3.LiDewei,1992,Detachment faults and stratiform ore deposits of upper PalaeozoicErathem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Valley,China(abstract),ISDSEMR。
4.李德威,1992,含金剪下帶特徵綜述,黃金地質科技,(3):9-14。
5.李德威,1993,洪鎮變質核雜岩及其成礦意義,大地構造與成礦學,17(3):211-220。
6.李德威,1993,成礦動力學芻議,地球科學,18(4):407-413。
7.李德威,1993,含金剪下帶的類型劃分及成礦機理,礦床地質,12(2):148-155。
8.李德威,1993,大陸構造樣式及大陸動力學模式初探,地球科學進展,8(5):88-93。
9.李德威,1993,控礦成礦構造的研究動向,地質科技情報,12(2):9-14。
10.李德威,1993,我國礦田構造研究的問題、方向和趨勢,中國地質,(3):27-29。
11.李德威,1993,構造成礦的一些基本規律,礦產與地質,7(4):267-272。
12.李德威,1993,安徽月山剝離斷層及其對礦化的控制作用,有色金屬礦產與勘查,2(5):271-276。
13.李德威,1993,剪下帶型金礦床的動力成礦機理,黃金,14(10):1-5。
14.李德威,1993,雅魯藏布江蛇綠岩中的橄欖石的位錯構造及上地幔流變狀態,現代地質,7(4)428-434。
15.李德威,1993,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的構造特徵及變形分帶,地學探索,(8) 25-30。
16.李德威,1994,雅魯藏布江蛇綠岩中幔型韌性剪下帶的發現及其意義,地球科學,19(4):454-460。
17.李德威,1994,長江中下游多金屬礦床的剝離斷層控礦成礦分析,伸展構造研究(錢祥麟主編),地質出版社,134-142。
18.李德威,1994,西藏羅布莎豆莢狀鉻鐵礦規律及動力成礦模式,地質找礦論叢,9(2):41-51。
19.李德威,1994,藏南成礦條件及找礦遠景分析,桂林治金地質學院報,14(2):131-138。
20.李德威,1994,構造動力成礦研究的新進展,地學前緣,1(4):184-190。
21.李德威,1994,揚子地塊東南緣板岩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貴金屬地質,3(2):90-95。
22.李德威,1994,大陸構造研究中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中國地質,(9):22-24。
23.LiDewei,The Outlineof Evolution for the Qinghai-Tibet Tethyan Domain,Since Late Palaeozoic,Seismolgical press,163-169。
24.李德威,1994,古生代末期以來青藏特提斯構造域的演化輪廓,地礦部岩石圈構造與動力學放研究實驗1994年年報,地震出版社,160-162。
25.李德威,1995,關於大陸構造的思考,地球科學,20(1);10-18。
26.李德威,1996,大陸構造,中國改革經緯錄(張鍥主編),經濟日報出版社,203-206。
27.李德威,1995,再論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地球科學,20(1):19-26。
28.李德威,1995,大陸構造與動力學研究的若干重要方向,地學前緣,2(2):141-146。
29.李德威,1995,西藏羅布莎蛇綠岩中透鏡網路的特徵及成因,中國區域地質,(1):50-56。
30.李德威,1995,西藏羅布莎豆莢狀鉻鐵礦成礦演化的構造過程,現代地質,9(4):450-458。
31.李德威,1995,構造流變學,地球科學新學、新概念集成(劉全根等主編),科學出版社,162-165。
32.李德威,1996,從30屆國際地質大會看大陸構造研究動向,地質科技情報,15(4):88。
33.LiDewei, 1996, Continental Dynamic Model for Qinghai-Tibet Plateau(abstract). 30 th IGC,Beijing,Oral。
34.Li Dewei,1996, Mantle Shear Metallogenesis of Podiform Chromites inLuobusha, Tibet, China(abstract),30 th IGC, Beijing, Oral。
35.李德威,1997,西藏羅布莎鉻鐵礦的地幔剪下動力成礦作用,中國有色金屬學報,(1):1-5。
36.李德威,1997,大陸動力學的哲學探索,大自然探索,16(2):107-110。
37.李德威等,1998,滇中多尺度地質異常的構造背景場,地球科學,23(2): 137-140。
38.Dewei Li et al,1998, Crustal structure of Qiangtang terrane in the centralTibetan Plateau,EOS,79(F795) 。
39.李德威、紀雲龍,大陸下地殼層流作用及其大陸動力學意義,地震地質(待刊)。
40.李德威、王家映,大陸下地殼的某些地球物理特徵,地質科技情報(待刊)。
41.Li Dewei Furlong K. P.,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mantle ductile shearzone in Luobusha ophiolite, southern Tibet. Tectonophysics(in review) 。
人物逝世
2018年9月14日中午12時25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著名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歲。
後世紀念
2018年9月15日,30多名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和學生擁擠在恩師李德威教授靈位前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