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威傳

《周德威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文章。

作品原文

周德威傳

周德威,字鎮遠,朔州馬邑人也。為人勇而多智,能望塵以知敵數。其狀貌雄偉,笑不改容,人見之,凜如也。事晉王為騎將,稍遷鐵林軍使,從破王行瑜,以功遷衙內指揮使。

其小字陽五,當梁、晉之際,周陽五之勇聞天下。梁軍圍晉太原,下令軍中日:“能生得周陽五者為刺史。”有驍將陳章者,號陳野義,常乘白馬被朱甲以自異,出入陣中,求周陽五,欲必生致之。晉王戒德威日:“陳野義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德威笑日:“陳章好大言耳,安知刺史非臣作邪?”因戒其部兵日:“見白馬朱甲者,當佯走以避之。”兩軍皆陣,德威微服雜卒伍中。陳章出挑戰,兵始交,德威部下見白馬朱甲者,因退走,章果奮稍急追之,德威伺章已過,揮鐵槌擊之,中章墮馬,遂生擒之。

梁攻燕,晉遣德威將五萬人為燕攻梁,取潞州,遷代州刺史、內外蕃漢馬步軍都指揮使。梁軍舍燕攻潞,圍以夾城,潞州守將李嗣昭閉城拒守,而德威與梁軍相持於外逾年。嗣昭與德威素有隙,晉王病且革,語莊宗日:“梁軍圍潞,而德威與嗣昭有隙,吾甚憂之!”王喪在殯,莊宗新立,殺其叔父克寧,國中未定,而晉之重兵,悉屬德威於外,晉人皆恐。莊宗使人以喪及克寧之難告德威,且召其軍。德威聞命,即日還軍太原,留其兵城外,徒步而入,伏梓宮前慟哭幾絕,晉人乃安。遂從莊宗復擊梁軍,破夾城,與李嗣昭歡如初。以破夾城功,拜振武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將魏、滑、汴、宋等兵七萬人擊趙。趙王王鎔乞師於晉,晉遣德威先屯趙州。冬,梁軍至柏鄉,趙人告急,莊宗自將出贊皇,會德威於石橋,進距柏鄉五里,營於野河北。晉兵少,而景仁所將神威、龍驤、拱宸等軍,皆梁精兵,人馬鎧甲飾以組繡金銀,其光耀日,晉軍望之色動。德威勉其眾日:“此汴、宋傭販兒,徒飾其外耳,其中不足懼也!其一甲直數十千,得之適足為吾資,無徒望而愛之,當勉以往取之。”退而告於莊宗日:“梁兵甚銳,未可與爭,宜少退以待之。”莊宗日:“吾提孤軍出千里,其利速戰。今不乘勢急擊之,使敵知吾之眾寡,則吾無所施矣!”德威日:“不然,趙人能城守而不能野戰。吾之取勝,利在騎兵,平川廣野,騎兵之所長也。今吾軍於河上,迫賊營門,非吾用長之地也。”莊宗不悅,退臥帳中,諸將無敢人見。德威謂監軍張承業日:“王怒老兵。不速戰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臨賊營門,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iI導舟筏渡河,吾無類矣!不如退軍部邑[11],誘敵出營,擾而勞之,可以策勝也。”承業入言日:“德威老將知兵,願無忽其言!”莊宗遽起日:“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獲梁游兵,問景仁何為,日:“治舟數百,將以為浮梁。”德威引與俱見,莊宗笑日i“果如公所料。”乃退軍部邑。德威晨遣三百騎叩梁營挑戰,自以勁兵三千繼之。景仁怒,悉其軍以出,與德威轉斗數十里,至於部南。兩軍皆陣,梁軍橫亘六七里,汴、宋之軍居西,魏、滑之軍居東。莊宗策馬登高,望而喜日:“平原淺草,可前可卻,真吾之勝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日:“吾當為公先,公可繼進。”德威持馬諫日:“梁軍輕出而遠來,與吾轉戰,其來必不暇齎糧糗,縱其能齎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馬俱飢,因其將退而擊之勝。”諸將亦皆以為然。至未申時,梁軍東偏塵起,德威鼓譟而進,麾其西偏日:“魏、滑軍走矣!”又麾其東偏日:“梁軍走矣!”梁陣動,不可復整,乃皆走,遂大敗。自鄗追至柏鄉,橫屍數十里,景仁以十餘騎僅而免。自梁與晉爭,凡數十戰,其大敗未嘗如此。

劉守光僭號於燕,晉遣德威將三萬出飛狐以擊之。德威入祁溝關,取涿州,遂圍守光於幽州,破其外城,守光閉門距守。而晉軍盡下燕諸州縣,獨幽州不下,圍之逾年乃破之。以功拜盧龍軍節度使。德威雖為大將,而常身與士卒馳騁矢石之間。守光驍將單廷璉,望見德威於陣,日:“此周陽五也!’’乃挺槍馳騎追之。德威佯走,度廷矽垂及,側身少卻,廷矽馬方馳,不可止,縱其少過,奮撾擊之,廷矽墜馬,遂見擒。莊宗與劉郡相持於魏,郡夜潛軍出黃澤關以襲太原,德威自幽州以千騎入土門以躡之。鄩至樂平,遇雨不得進而還。德威與郡俱東,爭趨I臨清。臨清有積粟,且晉軍餉道也,德威先馳據之,以故莊宗卒能困郡軍而敗之。

莊宗勇而好戰,尤銳於見敵。德威老將,常務持重以挫人之鋒,故其用兵,常伺敵之隙以取勝。十五年,德威將燕兵三萬人,與鎮、定等軍從莊宗於河上,自麻家渡進軍臨濮,以趨汴州。軍宿胡柳陂,黎明,候騎報日:“梁軍至矣!”莊宗問戰於德威,德威對日:“此去汴州,信宿而近,梁軍父母妻子皆在其中,而梁人家國系此一舉。吾以深入之兵,當其必死之戰,可以計勝,而難與力爭也。且吾軍先至此,糧爨具而營柵完,是謂以逸待勞之師也。王宜按軍無動,而臣請以騎軍擾之,使其營柵不得成,樵爨不暇給,因其勞乏而乘之,可以勝也。”莊宗日:“吾軍河上,終日俟敵。今見敵不擊,復何為乎?”顧李存審日:“公以輜重先,吾為公殿。”遺督軍而出。德威謂其子日:“吾不知死所矣?”前遇梁軍而陣,王軍居中,鎮、定之軍居左,德威之軍居右,而輜重次右之西。兵已接,莊宗率銀槍軍馳入梁陣引。梁軍小敗,犯晉輜重,輜重見梁朱旗,皆驚走人德威軍,德威軍亂。梁軍乘之,德威父子皆戰死。莊宗與諸將相持而哭日:“吾不聽老將之言,而使其父子至此!”

莊宗即位,贈德威太師。明宗時,加贈太尉,配享莊宗廟。晉高祖追封德威燕王。子光輔,官至刺史。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