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村支書的“大軍師”
東辛屯的手擀麵是村里民俗旅遊的招牌,但時間一長回頭客逐漸變少,有的民俗接待戶們還打起退堂鼓。李彪找到答案:麵條花樣少,吃的次數多就膩煩了。通過調查,他向楊光書記提出去陝西把手工掛麵引到東辛屯來的大膽建議。通過與外來麵條品種的“嫁接”,東辛屯村的手擀麵又火了,不少遊客慕名來參觀品嘗帶有陝西掛麵口感的手擀麵,連稱新鮮又好吃。
村民的“好哥們”
在東辛屯村最初發展民俗旅遊接待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李彪和村裡的幹部一塊,前期做了大量艱難的準備工作。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每天到村民家中跟他聊天,了解他家的困難,並幫助解決,給他們家孩子補補課、跟男主人拉拉家常等,看似平常的舉動,正是這種真誠打動了周邊的人。
大學生村官的“好榜樣”
本可以離開東辛屯有更好的出路,本來可以騰出更多精力經營自己的旅行社,本來可以周末休息在家陪老婆孩子,但是李彪從沒有任何怨言,相反為了更好地服務東辛屯,更好地發展民俗旅遊。從自己經營的旅行社調動了一輛免費吃麵大班車,周末義務接送遊客到東辛屯吃麵遊玩,不要村里任何報酬。
主要成就
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東辛屯村,不到一年時間,這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小村子,一躍成為京南民俗旅遊熱點,日均接待遊客300至1000多人次,每戶月均純收入6000至20000元;並解決了本村“40後”、“50後”100多人就業。
個人生活
李彪的妻子李利利這樣評價自己的丈夫:“他是一個大忙人,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他一兩回,每次回到家都晚上九點以後,回來後還常常琢磨村里那點兒事兒。我家孩子出生時候正趕上村里忙,他回來照顧我兩個小時就走了。但是作為妻子我理解他。”
李彪也總是心存愧疚,經常說,等以後不那么忙了,要彌補妻子,多陪陪孩子照顧家裡。但是說了很多次,一次也沒有實現。“村民更需要我們,村里發展離不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