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8年9月年至1990年6月在國家民政部工作。1995年6月獲北京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從1985年9月起師從柯俊院士先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是中國有色金屬冶金考古和冶金史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現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講碩士生課程有世界史、冶金考古,主講博士生課程有科技文獻學、科技考古。任民盟北科大支部副主委兼宣傳委員。
多次來與廣西民族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並指導科技史學科建設。2006年4月起被聘為廣西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和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講課程
主講碩士生課程《世界史》、《冶金考古》,博士生課程《科技考古》。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冶金史與冶金考古;科學技術與社會;科技考古;古錢幣研究。建立了通過爐渣揭示古代煉銅技術流程的方法,並利用這一方法對湖北大冶銅綠山、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疆尼勒克、南京九華山、內蒙古林西、河北興隆壽王墳、山西中條山、內蒙古霍各乞、寧夏照壁山、遼寧牛河梁等古銅礦冶遺址的冶煉技術及二里頭遺址、垣曲商城、殷墟遺址鑄銅遺物的進行了研究,糾正了其中的不當結論,為考古學、科技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開展了對遼西冶金考古及宋代夾錫錢的開創性研究。兼任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室主任,負責開展嶺南地區冶金考古工作。近期正在開展了廣西貴港地區漢代冶鐵、冶鐵遺址群的考察研究。
主要貢獻
論文論著
發表論文40篇,主編教材1部,另撰寫科普文章百餘篇。
科研業績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3項及教育部、科技部課題多項 。
創造性成果
建立了以爐渣的銅硫比和渣中夾雜含銅顆粒成分判定冶煉工藝類型及產品成分、以各造渣成分的來源為線索判定渣與礦及渣與流程關係的研究方法,並建立了相應的指標體系和數學模型。利用這一研究方法,對著名的銅綠山XI礦體的等四個遺址的古爐渣進行了新的研究,認定所有XI礦體爐渣皆為冶煉冰銅的爐渣,其他三處爐渣才是冶煉氧化礦石的爐渣,進而澄清了銅綠山先秦時期就已經掌握了冰銅冶煉技術的事實;對南京九華山唐代煉銅渣的研究,發現了不同工序產出的高鈣、高鐵兩種冶煉不同品位冰銅的爐渣,從而復原了唐代低品位硫化礦煉銅的流程,把這一技術從文獻記載向前推進了500年;對新疆尼勒克奴拉賽銅礦冶遺址的爐渣研究,發現了含鋇的煉冰銅爐渣和不含鋇的煉銅爐渣,揭示了相當於中原東周時期的硫化礦冶煉成冰銅再填加砷礦物煉製高砷銅合金的技術。對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出土的冶銅爐壁殘片進行初步研究,揭示了距今3000~3500年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以人工吹管鼓風方法煉銅的獨特技術。對內蒙古林西縣大井古銅礦冶遺址的爐渣等遺物研究顯示,該遺址在距今2500 ~ 3000年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已大規模開採含錫、砷的硫化銅礦,經過死焙燒後還原熔煉,直接獲得含錫約20%、砷約5%的Cu-Sn-As三元合金。上述研究成果填補了不同地區和年代冶金史的空白,對進一步揭示煉銅技術在中國文明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廣西賀縣鐵屎嶺鑄錢遺址的考察研究,發現了宋代利用錫冶煉中間產物硬頭合金與鐵配合鑄造夾錫錢的技術,首次認定了夾錫錢實物,並揭示了宋代已存在有兩步煉錫法。
主持項目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1項及教育部、科技部課題多項,負責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國家文物局項目一項。獲得中國錢幣學會金泉獎。
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50篇,主編教材1部,另撰寫科普文章百餘篇。
主要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西地區早期銅冶金,2001-2003。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燕文化的銅冶金技術,2004-2006。
國家科技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子課題:二里頭遺址青銅冶鑄遺物研究,2005-2006。
國家文物局項目:中原及北方地區早期古礦冶遺址考察研究,2005-2006。
中國人民銀行項目:宋代鐵錢研究,2004-2006。
中國科協項目:貴金屬史話。
北京市科學項目:礦冶史話。
作為主要參加者的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冶鐵技術起源的年代學研究,2005-2007。
國家文物局項目:重慶豐都煉鋅遺址考察研究,2006-2007。
主要論文
李延祥,韓汝玢:林西縣大井古銅礦冶遺址冶煉技術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90年第2期,151-160。
李延祥:從古文獻看長江中下游古代火法煉銅技術《中國科技史料》1993年第4期。
李延祥:冶金史上的奇篇《大冶賦》《中國冶金史料》1992年第4期,42-50。
李延祥:西屬美洲的白銀開採及其向中國的流入。
《中國冶金史料》1993年第1期,34-41李延祥:東南亞冶金考古《中國冶金史料》1993年第2期,39-46。
李延祥:舊大陸銅冶金考古《中國冶金史料》1993年第2期,46-53。
李延祥,洪彥若:爐渣分析揭示古代煉銅技術《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5年第1期,28-34。
李延祥、韓汝玢、柯俊:九華山唐代煉銅爐渣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96年第3期,285-294。
梅建軍,李延祥:新疆奴拉賽古銅礦銅礦冶遺址冶煉技術初步研究。
《自然科學史研究》1998年第3期,289-295。
李延祥,盧本珊:銅綠山XI號礦體爐渣冶煉冰銅說《有色金屬》(季刊)1998年第3期,120-128。
李延祥:安第斯冶金考古《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8年第2期,44-49。
戴志強,周衛容,李延祥,劉偉:“夾錫錢”問題再研究《中國錢幣》1999年第1期,4-9。
李延祥:巴爾幹半島冶金考古《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9年第2期,53-56。
李延祥:銅綠山XI礦體古代爐渣的熔煉過程《有色金屬》(季刊)1999年第4期,93-96。
李延祥,韓汝玢,寶文博,陳鐵梅:牛河粱頁銅爐壁殘片研究《文物》1999年第12期,44-50。
李延祥,周衛榮:廣西賀縣鐵屎嶺遺址宋代錫鉛及含錫鐵錢冶煉技術研究《有色金屬》(季刊)2000年第2期,91-95。
李延祥,韓汝玢: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出土的爐壁研究《有色金屬》(季刊)2000年第3期,80-83。
李延祥:九華山唐代銅礦冶遺址冶煉技術研究《有色金屬》(季刊)2000年第4期,95-99。
周衛榮,李延祥:廣西賀縣鐵屎嶺遺址北宋含錫鐵錢初步研究。
《文物》2000年第12期,73-80。
李延祥,梅建軍:奴拉賽古銅礦冶煉技術研究《有色金屬》(季刊)2001年第1期,64-66。
李延祥:阿拉伯谷地的冶金考古《有色金屬》(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李延祥,王兆文,王連偉,韓汝玢:大井古銅礦冶煉技術及產品特徵。
《有色金屬》(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王兆文,李延祥,李慶峰,高炳亮,邱竹賢:鋁電極陽極材料的開發與套用。
《有色金屬》(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李延祥,賈海新,朱延平:敖漢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出土銅器初步研究。
《有色金屬》(季刊)2002年4期,123-126。
李延祥,朱延平:塔布敖包冶銅遺址初步考察,《有色金屬》(季刊)2003年8期,149-152。
李延祥,賈海新,朱延平:大甸子墓地出土銅器初步研究《文物》,2003年7期,78-84。
李延祥:中國古代對錫在鋼鐵中的作用的理解和利用第三屆北京冶金年會論文集,2002年10月(論文集)。
Weirong Zhou and Yanxiang Li: A Search for the Tinned Coins of the Song Dynasty, China。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2003,Vol.36 P63-73。
李延祥:開展燕文化區的銅冶金考古 《有色金屬》(季刊),2003年4期,168-172。
李延祥:《中國通郵地方物產志》記載山西產錫及其意義 《有色金屬》(季刊),2004年第3期。
Mei Jianjun, Li Yanxiang. Early Copper Technology in Xinjiang, China: The Evidence So Far。
Mining and Met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Age,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李延祥等:遼西地區早期銅冶金技術。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11-20。
梁宏剛,李延祥等,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塊研究。
《有色金屬》(季刊),2005第3期。
Chen Jianli, Li Yanxiang, et al:Chronological and metallurgical studies for the zinc smelting ruins at Yangliusi site, Fengdu County, Chongqing. Metallurgy: A touchstone for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The British Museum, April 2005
李延祥,蔡全法:鄭韓故城出土含金渣塊研究。
《文物科技研究》,2005年(第二輯)。
李延祥等:2005年遼西古礦冶遺址考察報。
《文物研究所70周年紀念文集》,2006年。
主編教材
中國古代冶金技術專論(副主編),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