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距市政府駐地2公里,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全村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7公頃,山嵐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蔬菜、蘋果、梨、桃等。 2002年,全村125戶,350人,有李、胡、張、趙、王、於、姜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李姓。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60年與車村分治,成為行政村。 1965年村投資3萬元,修建水庫1座。 1981年村投資3萬元,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4年村投資10萬元,村民用上自來水。 2000年全村安裝上有線電視。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24年,成立李家莊國小,教師1人,學生1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僅有20%。1973年,村出資新建校舍12間,設5個班,教師2名,學生30人。後併入車村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有10人扛活,3人討飯。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運輸車輛10輛、機車50輛、電話150部、彩電15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全是草房。1985年,村統一規劃街道和房屋建設。2002年,村民全住上瓦房,人均居住面積達2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7年,實行幼兒免費入園。1978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村民福利逐步提高。本年,村投資3萬元購置發電機,村民用上照明電,後又用上了電網供電。1994年,村投資10萬元,安裝自來水設施。2000年,村民看上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5年,張全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60年前,與車村為一個黨支部。1960年,本村成立黨支部,胡成訓任黨支部書記。1968年,張信任第二任黨支部書記。後有於德勝、胡丕生、張洪利、李德京、李榮道、孫彥華、張福奎、胡丕祿等任黨支部書記,2000年8月起,胡京寶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員23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60年前,與車村為一個行政村。1960年起,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李維進、張信、李瑞德、李德京、張洪利、李德和、李瑞德、張福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