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舉

李天舉,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基本信息

專利發明人——李天舉

李天舉,漢族,1950年11月出生在修武縣大高村鄉大高村一個農民家庭。1969年高中畢業後,他先後在大高村綜利化工廠、修武縣利康化工廠擔任廠長。

2007年1月15日,李天舉的“電動·發電集成機組”技術實驗成功,當即以國家創新專利技術名義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編號是CN200710000806.0。

貢獻

2008年6月18日,這項專利公諸於世。專利內容是,本發明屬於電機範圍的一種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在電機殼內壁中部固定定子磁鐵,電樞由軸支持在定子磁鐵的中心軸線上,電樞兩端的軸上各固定換向器,換向器的外周上套上碳刷,靠近換向器的軸上固定軸承,軸承固定在端蓋的中心,在電機的外周上還固定有底座。同一電樞開有16-100個嵌線槽,電動機線匝嵌入嵌線槽的奇數槽內,發電機線匝嵌線嵌入嵌線槽的偶數槽內,電動機、發電機的線匝引線分別連到軸兩端的換向器,由電刷引出。本發明是電動、發電的一個集成化體系,也就是一機運動同時產生兩種功能,廣泛用於電動車業、民業、通訊、航天、軍事等。
2008年12月,李天舉以自己姓名方式註冊了焦作市天舉動力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推廣他的專利產品。公司向河南省發改委申報立項,項目很快被備案(豫焦市域工[2008]00280號)。
2009年4月27日,焦作市發改委予以立項。項目概況內容是,電動發電集成機組是一種創新技術產品,其技術特點為電動自發電,可廣泛套用與民用、通訊、航天、軍事等領域。年產10萬台電動發電集成機組項目,包括30KW以上機組2.5萬台,10-20KW機組2.5萬台,10-15 KW機組2.5萬台, 10 KW以下機組2.5萬台。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高電動車蓄電池的使用效率,延長電池壽命,推動我國電動車行業又一個質的飛躍,每年還可減少社會燃油消耗60萬噸,節約用電4.5億kwh。同時,對於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業內人士認為,“電動·發電集成機組”技術原理,使電動和發電達到了一個低耗節能的功能,適用於電動車核心技術、能源補償及快速充電,不僅可以降低整車的動力消耗,還可在車輛行使過程中對電源進行能量補償,從而提高電動車的一次充電的續行公里。此技術在電動和發電的磁電共用,無論是物理原理上,還是工藝上,都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和歷史性的技術變革,在電動和發電的綜合降耗節能方面,解決了歷史性的難題,是劃時代的貢獻。(王松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