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史學思想研究

李大釗史學思想研究

本文是以李大釗史學思想為研究對象的。為此,文章緊緊圍繞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成、內容及其地位和影響諸問題,致力於展開全面而深入的系統論述。為此,本書從李大釗的歷史論、史學論、歷史認識論和史學方法論四個方面,對李大釗史學思想進行具體而深入的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李大釗史學思想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初,伴隨著近代中國社會整體性的變遷和發展,中國的近代史學亦踏上了近代化的征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更是推動這一進程向縱深發展。李大釗置身其間,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在北京大學教授的崗位上,憑著自己良好的史才,積極進行史學實踐和史學理論的研究。1924年《史學要論》的出版,標誌著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成。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成是中國史學近代化的產物,同時也是與他的職業條件、個人經歷和良好才智密不可分的。

李大釗史學思想內容精深,體系完整,全面涉及了史學理論的問題。為此,本書從李大釗的歷史論、史學論、歷史認識論和史學方法論四個方面,對李大釗史學思想進行具體而深入的研究。歷史論,是就李大釗關於歷史本體,即人類客觀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問題,諸如歷史及其內容與特徵、歷史發展的動力、歷史發展的法則與人的主體性活動等問題進行的探究;史學論,主要是就李大釗關於歷史學的對象、任務、特性、系統、功能及與其他學科的關係諸問題作的論述;歷史認識論是就李大釗關於歷史認識的主客體及關係、歷史認識及其深化、歷史認識的真理性及其檢驗等進行的研究;史學方法論,是就李大釗關於史學方法與史學方法論的關係、歷史研究法的任務與層次進行的探討和闡述,並就主要史學方法通過其的具體運用實例作了進一步的闡釋和說明。

李大釗及其史學思想在中國史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和影響。本書就此展開了評析性的研究和論述。旨在闡明李大釗史學思想不僅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更為中國近代史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李大釗不僅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創者,更是中國史學近代化進程的有力的推動者。

本書的研究側重於理論的分析和闡述,力求史論結合,做到歷史的方法與邏輯的方法相統一。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李大釗史學思想形成整體性的系統研究。

作者簡介

張文生:1957年生,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曾先後就讀或求學於呼和浩特師範學校、內蒙古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南開大學,2006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4年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留校任教至今,主要從事史學理論與中國北部邊疆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在《南開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史學論文30多篇。其中,數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與《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與別人合撰學術著作兩部。

目錄

內容提要

第一章緒論

一、李大釗史學思想研究的意義

二、李大釗史學思想的研究綜述

三、李大釗史學思想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章李大釗生平事略與學術歷程

一、孤獨不幸的童年生活

二、艱辛勤勉的求學歷程

三、顛沛蹉跎的辦報歲月

四、卓有建樹的教授生涯

五、矢志不移的革命人生

第三章中國史學近代化的進程與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成

一、中國史學近代化的進程

二、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李大釗的歷史論

一、歷史及其內容

二、歷史的特徵

三、歷史發展的動力

四、歷史發展的法則與人的主體性活動

第五章李大釗的史學論

一、歷史學研究的對象與任務

二、歷史學的特性

三、歷史學的系統

四、歷史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五、歷史學的功用

第六章李大釗的歷史認識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於歷史認識主體

三、關於歷史認識客體

四、“解喻”——“改作”:歷史認識的形成及其深化

五、關於歷史認識的真理性問題

第七章李大釗的史學方法論

一、史學方法與史學方法論

二、歷史研究法的任務和層次

三、主要史學方法及其運用舉例

第八章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地位與影響

一、李大釗及其史學思想的地位

二、李大釗及其史學思想的影響

結語

附錄李大釗史學論著系年

主要參考文獻

一、主要參考著作

二、主要參考論文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