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錄

李友錄,男,漢族,隆德縣神林鄉人。幼時家境貧寒,五六歲即助家務農。童年苦難,逢災全家流落討飯;迫於生計,常給地主做苦力,終年不得溫飽,並時遭皮肉之苦。

投身革命

李友錄,男,漢族,隆德縣神林鄉人。幼時家境貧寒,五六歲即助家務農。童年苦難,逢災全家流落討飯;迫於生計,常給地主做苦力,終年不得溫飽,並時遭皮肉之苦。1935年8月,李友錄毅然在家鄉參加過境紅軍。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班長、排長,新四軍連長、副營長,解放軍華野部隊營長。李友錄投身革命後,思想堅定,作戰勇敢,入伍八個月即任班長。

火線稱雄

1936年11月,山城堡戰鬥,他率尖刀排近敵肉搏,力克敵堡,盡顯驍勇。抗戰初期,李友錄有幸參加平型關戰鬥,為避敵兇猛火力,奉命率警衛排強沖敵陣,倭群拼刺。因其力大、技精、神勇,連斃日寇,痛殺鬼子,聲名鵲起。房龍崗一役,李友錄率新四軍一連士兵,拒敵守隘,擊潰日寇300百餘人猛攻,榮立二等功。以後他又參加了關尾、沙溝等戰鬥。1943年,他所帶的連隊一排在整軍整風教育和大生產運動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全團模範排。

解放戰爭時期,李友錄參加八次重要戰鬥,數次重傷,屢立戰功。1947年4月,他從華東軍大畢業後,擔任第十縱隊第二十八師第八十四團營長。後調第十縱隊歸管大隊任大隊長。同年,李友錄參加運城阻擊戰,率全營指戰員在申家場正面阻擊20倍於己之敵。鏖戰中,他們在幾天缺少食物的困難下,頂住敵人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打垮了敵人狂妄的集團衝鋒,堅守陣地20餘天,勝利地掩護了劉、鄧大軍的軍事行動。之後,他率部參加黃河南岸阻擊戰,力抵群魔、巋然不動,數破頑敵、捍鑄軍魂。渡江後,李友錄帶領戰士日行一百五十餘里,奔襲匪巢,追殲殘敵。上海戰役最慘烈之時,他率第二十八軍警衛營依託掩體,掘坑道接近敵鋼骨水泥母子堡,炸開敵陣,殲敵兩個營,保證了大部隊的側翼安全。戎馬一生,。

備受嘉獎

李友錄檔案記載著感人肺腑的一頁:入伍作戰100次,負傷9次,不幸身留二等乙級殘廢;榮獲房龍崗戰役金星獎,樹養戰鬥二等英雄獎,淮海戰役一等戰鬥英雄,馬木集戰役縱隊嘉獎,上海戰役縱隊嘉獎……。

新中國誕生後,李友錄奉調福建第五軍分區警備團任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2月,被授予少校軍銜。1956年4月,被批准為準團級軍職。

退役去世

1958年11月,經批准退役轉業,赴福建省體委工作。1969年,李友錄離職休養,返回寧夏隆德故鄉。1984年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