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諒碑

李元諒碑

李元諒碑存於陝西省華縣人民政府院內。碑頭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側雕飾蔓草花紋。碑文共32行,每行65字,李彝篆額,張哲撰文,韓秀弼書。篆額書日:“大唐鎮國軍陝西節度使右僕射李公懋功昭德頌”。該碑在明萬曆六年(公元l578年),知州石元麟自廢署草莽中移置現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李元諒碑與保護亭 李元諒碑與保護亭

李元諒碑存於陝西省華縣人民政府院內。碑頭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側雕飾蔓草花紋。碑文共32行,每行65字,李彝篆額,張哲撰文,韓秀弼書。篆額書日:“大唐鎮國軍陝西節度使右僕射李公懋功昭德頌”。該碑在明萬曆六年(公元l578年),知州石元麟自廢署草莽中移置現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生平

李元諒原姓安,因幼時為宦官駱奉先所養,遂改姓駱,名元光,祖籍安息(古代波斯,今伊朗)。早年從軍,智勇雙全,長大美髯,後任鎮國軍副使。李元諒先在潼關領軍,積十數年,軍士畏服。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涇原節度使朱泚發動兵變,占領長安,自稱為帝,並派大將何望之輕騎攻占華州。李元諒聞訊,立即率部從潼關西進,趕走何望之,收復華州,又迅速整修城池,準備守城器械,並在幾日之內,招募士卒萬餘人,軍威大振。朱泚數次遣兵來犯,皆被擊退,朝廷因而提升李元諒為華州刺史兼鎮國軍節度使,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李元諒與兵馬副元帥李晟打敗朱泚,收復長安。唐德宗還京,李元諒讓功於李晟,被授於檢校尚書右僕射。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李元諒參加了討平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戰鬥。貞元三年又率本部軍馬隨副元帥渾瑊與吐蕃會盟於平涼(今甘肅),會盟之日,吐蕃伏兵捕殺唐會盟官員,渾瑊單騎逃遁,幸李元諒有備,救渾瑊脫險。唐德宗念其功勳,賜姓李,改名元諒。貞元四年,李元諒兼任隴右節度使,離華州移鎮良原(今甘肅崇陽縣東南)。走後,華州百姓在唐德宗貞元五年(公元789年),為李元諒樹碑頌功。李元諒公元795年11月卒,終年62歲。德宗悼惜,廢朝三日,贈司空。

保護

2007年6月,華縣政府出資10萬餘元,給省級重點文物———李元諒碑修建保護亭,以保護這一珍貴歷史文物。  李元諒碑位於華縣政府大門東側,是當年華州百姓紀念唐朝名將李元諒而立,距今已有1221年歷史,碑高4.45米,寬1.57米,厚0.41米,碑頭為六螭首,碑側雕刻蔓草花紋,碑文總計2000餘字。1957年,李元諒碑被陝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整保存至今,是研究唐代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也是我省東部唯一大型唐代碑石。

李元諒(732~793),唐朝時期安息國(今伊朗)人。李元諒本姓安,因父輩來中國經商,居住長安,少年時為宦官駱奉先收養,改姓駱,取名元光,身材魁偉,美須髯,有勇有謀。上元元年,升任鎮國軍節度副使,駐屯潼關十多年。建中四年(783),北洮發動叛亂,攻入長安,唐德宗逃往奉天。駱元光與李晟等人聯合收復京城長安,迎德宗還宮。

貞元三年(787),吐蕃與唐請求和盟,將和盟地點定在平涼。駱元光隨和盟代表渾減駐軍潘原,他認為盟所距離潘原六七十里,吐蕃人多詐,希望在更接近盟所處駐軍,以防不測,渾減不同意。渾減走後,元光到盟所20多里處駐軍。平涼劫盟事件發生後,吐蕃軍殺死宋奉朝等人,渾減一人奪馬急走,吐蕃騎兵緊追不捨,幸得元光兵接應,始得生還。後唐德宗為駱元光賜姓李,改名元諒。

貞元四年(788)春,李元諒任隴右節度使,發動軍民開墾大量田地,每歲收粟菽數十萬斛,保障了軍需。修築連弩台,派偵探 了解敵情,加強軍事防禦,強有力地保衛了唐朝江山。貞元九年(793)十一月,李元諒病逝於良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