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從1985年起,他率先在國內舉起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改革旗幟,以發展農村生產力為目的對農村中學語文教學進行一系列改革。他把語文教學看成是提高農村未來勞動者素質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視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建設社會、改造自然的潛在工具。 把學生在校學習看成是投身祖國建設之前的“練兵”階段。他認為:學校教育是“國小校”,學生離校後的社會是終身受教育的“大學校”;學生在校學習的課堂是“小課堂”,廣闊農村社會是學生實踐能力形成的“大課堂”;學生在校學習的課本是“小課本”,未來的社會實踐、生產實踐是學生終生閱讀的無字“大課本”。他認為語文教育就是促使學生由“三小”向“三大”轉化。他還提出了“教給學生再獲取知識的知識,培養學生再形成能力的能力”主張,據此創造了幾十種教學方法,其中的“放──收──放”作文訓練法、點改法,被日本介紹過去。他的改革,在全國基礎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農村教改實踐家”。
1999年調任省語文教研員,在全省範圍建立了農村“教研教改基地”、“教研教改基地校” 和“縣級三級教研網路”,促進了農村教育的發展和農村教師素質的提高。他創設的這一集教研、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模式,使農村教師教研培訓在困境中找到了一條出路,對全省甚至全國都有借鑑意義。
個人生活
李元昌出生在榆樹市秀水鄉,對農村的貧窮和落後有深切的感受,1977年,他考入長春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時,他在分配志願書上填上了:回本縣本公社本大隊。他相信,農村孩子不比城裡孩子差,他立志要讓家鄉的孩子成為有用之才。
李元昌家住秀水鄉腰圍村,起初,他每天到秀水中學上班要走20公里的鄉路,和他同路的有40多個學生,一個學期下來,30多個學生因路遠輟學了。李元昌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多次建議鄉里再辦一所中學。1982年,上級決定在治江村籌建秀水二中,得知訊息後,李元昌放棄留在一中做教導主任的機會,主動要求去二中當普通老師。就這樣,李元昌在農村教育崗位上一乾就是17年。
1999年3月,李元昌被查出患上癌症。為了照顧他的身體和推廣他的教改經驗,組織上把他調入省教育學院國中教研部任教研員。李元昌把自己的工作目標明確地定在為農村教育質量提高和農村學校發展服務上。6年的時間裡,他跑遍了全省80%的縣鄉中學。
主要成就
李元昌家境清貧,但他卻經常資助農村學校。1997年,他拿出自己獲得的“香港孺子牛金球獎”6萬元獎金,交給中國小教師獎勵基金會,用於獎勵教改工作突出的農村教師。身患癌症後,他仍然拿出上萬元為兩所農村學校購買教學設備。
李元昌銳意創新,努力探索農村教育發展之路。他提出農村語文教學要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在他“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學生擴大閱讀面,提高了自學能力以及觀察和認識社會的能力。連續4輪、長達13年的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效果,李元昌因此成為全國教改的先進人物,獲得“農村教育改革家”的美譽。
1999年,李元昌擔任省教育學院教研員後,在偏僻的白山市露水河林業局一中建立了“教研教改基地”,即以一所學校為中心,輻射周邊中學,進行校際聯合教研活動。試驗成功後,全省先後創建了4個“教研教改基地”和20個“教研教改基地校”,覆蓋83所農村中學,有4300多名農村教師參加培訓活動。李元昌探索的這一教研教改模式,使農村教師培訓找到了一條新路,對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借鑑意義。
“利用城市學校優質資源培訓農村教師”是李元昌的又一項探索。他積極在城市學校和農村薄弱校間牽線搭橋,組織名師送課下鄉,讓農村教師不出校門就能得到高水平培訓。幾年來,各地參加培訓的農村教師達1500多人。
榮譽
1995年以來,李元昌先後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中國小“十傑”教師、省特級教師。
2005年教師節前夕,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召開大會,授予他“竭誠奉獻農村教育的好教研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