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研究院中國畫委員會副秘書長
北京吉利大學藝術研究院特邀客座教授。1986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199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班。2004年畢業於北京畫院研究生班,師從王明明、楊延文等導師。2005年畢業於榮寶齋畫院首屆高研班。職業畫家,現居北京。2004年國畫作品《巴山落月復西斜》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電視台首屆中國畫大賽。 2004年作品《三峽金秋》參加中國《奧運之光》藝術大展。 1997年作品《豐收之後》獲全國慶香港回歸書畫大展三等獎。 2004年作品《家家都在幸福中》參加全國《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畫大展》。 2004年4月在山西陽泉美術館舉辦《水墨互動》畫展。 2005年5月在宜昌三峽大學美術館舉辦水墨聯展。 2004年11月在山東濰坊舉辦《水墨延伸》聯展。 2004年12月在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舉辦聯展。 2005年3月在北京仁和美術館舉辦水墨聯展。 2005年7月參加北京榮寶齋畫院寫生創作畫展。 2005年8月在北京硫璃場榮寶齋畫廊舉辦聯展,作品《書香門弟》、《土家過街樓》等全部售出。 2005藝術年12月作品《秋亭》在榮寶齋畫院展出並被榮寶齋收藏。藝術創作紀年表: 1973年國畫《梅花歡喜滿天雪》及詞曲原創作歌曲數十首發表於《枝江文化》。 1974年國畫《黨的陽光》參加宜昌市美展。 1975年染織設計作品獲宜昌地區評比一、二、三等獎。 1978年染織設計作品獲湖北省二等獎。 1983年紡織設計作品獲湖北省訂貨會一等獎。 1985年《桃花魚》牌裝飾布獲紡織部優質獎。 1987年紡織設計作品獲湖北省專業評比一、二、三等獎。 1988年紡織設計作品獲湖北省專業評比一、二等獎。 1990年紡織設計作品《三峽風光》獲全國二等獎。 1996年國畫《轉經》獲湖北省美展優秀獎。 1997年國畫《三峽人》參加省文化廳、省美協“紀念延座講話”大展,並赴新加坡展出。 1998年《九碗漂流》參加中國美協,湖北美協《小幅國畫作品展》。 2006年7月1日15時45分—50分,北京電視台“藝術賞析”欄目播放了題目為《傳承創造—中國山水畫家元德》的新聞專訪,對元德先生國畫藝術予以“立足傳統、銳意創新、自成一家”的高度評價。 李元德國畫作品意境深遠,墨韻變化豐富,既繼承中國畫傳統,又極富現代感。代表作《鄉關有夢》系列作品把傳統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作者濃濃地思鄉情結溶為一體,得到其導師王明明,楊延文和程大利等人的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作品受到收藏界關注。 李元德於2006年9月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賈又福山水工作室研究生班,並於2006年11月榮獲首屆“科智成”杯全國中青年山水畫作展銅獎。
永遠的吳冠中
學貫中西大師英名為日月增輝
不負丹青一生佳作與山河同在
文 李元德
2009年筆者與吳冠中先生、賈又福導師在中國美術館合影
驚悉一代美術大師吳冠中先生在2010 年 6 月25 日離世,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竟從那天起眼前一片模糊,哀思如潮,往事聯翩,達十日之久,時至今日,勉強提筆。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湖北藝術學院求學讀書,在武昌司門口書店買到吳冠中先生油畫寫生的明信片,他的作品使我眼前一亮,從此迷上了吳先生的藝術,吳先生的油畫小品色彩豐富,筆觸奔放灑脫,畫面主題突出,作品最大的特點是概括性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斗轉星移、時空轉換,又 到了2003年,我有幸成為吳冠中先生的高足——北京畫院楊延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得到了楊先生的教誨,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吳先生藝術主張、藝術風格的了解。楊老師談到,吳先生一生追求藝術,視藝術為生命,在北京藝術學院授課時,用淵博的學識為孜孜學子打開了世界藝術之門,他強調中國藝術必須有民族性,具有民族性才有國際性。吳先生的作品融中西藝術為一爐。用筆簡練。後期作品常以點、線、面造型,風格獨具一格,詮釋自然之美。人生經歷常喻於畫中,令人回味無窮。
李元德攝於中國美術館
吳先生強調藝術當隨時代。他一生在中西藝術碰撞中獨自跋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藝術的高峰,吳冠中先生一生剛直不阿,為藝術發展奔走呼號,無所畏懼,他大聲疾呼改革現有的一些不適應藝術發展的不合理機制。1992年,吳先生那著名的“筆墨等於零論”在《明報周刊》發表後引起美術界廣泛關注,著名藝術評論家賈方舟稱之為現代藝術的啟蒙者。在八十年代以後的中國畫壇,他像一株寒梅傲雪迎春,巍然屹立,我的老師楊延文在一次美術研討會上,關於“筆墨等於零論”發表講話:他說,吳先生的原意是:作品創作第一不能離開畫面,脫離了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
吳先生是中國現代繪畫的卓越代表畫家之一。他為中國現代繪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長期以來,他堅持不懈的實踐著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代化的創作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表現了時代的精神適應了大眾的審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吳先生的藝術主張在《繪畫形式美》、《造型離不開人體美》《抽象美》等文章中,系統的從理論到實踐全面闡述。
吳先生的學習觀: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而是在祖國、在家鄉、在家園、在自己心底。
書香門第 2000年 李元德
土家吊腳樓 2000年 李元德
吳先生的創作觀:藝術就是不擇手段,百無禁忌,一切自有後人評價,真可謂大象無形!大義無疆,又言,一切藝術不止於音樂,而進于思、思更蘊於情。
吳先生的幸福觀:藝術創作是他最大的幸福,他對家人講,錢可以留給你們,藝術作品留給人類。他的作品拍賣動輒上千萬或過億,但他居住二十多年的方莊故居卻一貧如洗;他是平民畫家,但他卻是精神上的最大富有者。他把大量的作品捐贈給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他把作品拍賣的巨額款項無償的捐贈給了貧困地區。
2009年6月11日,吳冠中先生來到中國美術館觀看《無聲的呼喚——賈又福從藝50周年展》暨賈又福山水工作室學員優秀作品展。高度評價這次展覽是中國畫壇的又一山峰。作為參展者之一,筆者有幸陪同吳先生觀看展覽並一起合影。沒想到這次的見面竟成了永久的懷念。
吳冠中先生永垂不朽。
出版情況
元德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2007年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畫冊《本位藝術——李元德卷》(書號ISBN978-780526-255-01.544)
2、 2004年由河南出版社出版畫冊《中國畫百家——李元德》。
3、2005年由北京郵政管理局發行中國郵政明信片《中國書畫百傑——李元德作品選》。
4、2008年作品被國家奧組委選為奧運聖火傳遞圖,並由中國郵政發行,《麗江勝景》——北京奧運聖火傳遞特種紀念郵票。
5、2005年12月作品《三峽風情系列》發表於國家級《國畫家》。(天津美術出版社)
6、2006年系列作品《太行寫生》發表於《水墨中國》。
7、2006年《鄉關有夢系列》發表於《水墨前言》。
8、2006年作品《姑蘇風韻》被榮寶齋收藏。
9、2007年作品《書香門第》、《太行夜色》分別發表於《榮寶齋》雜誌第三、四期。(中國美術出版社)
10、作品《太行寫生系列》分別發表於《水墨前沿》及《中華名流——中國畫壇》。
11、2007年作品發表於《中國畫壇》11期。
12、2007年7月北京衛視《傳承創新,自成一家——畫家李元德訪談》。
13、2008年6月人民美術出版社期刊《美術中國》整版主題報導夢裡鄉關水墨情——畫家李元德專訪。
14、2009年2月,中央電視台畫家線上網、當代書畫名家網、中國新華網、中國嘉德線上、專題推介當代中國畫名家李元德。
15、中國新華網、中國網、千龍網、中華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河南政府網中原網專題報導《水墨三峽動畫動京華——畫家李元德訪談》。
展覽情況
1、2004年12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鄉關有夢——三峽民居》展。
2、2005年9月作品《姑蘇風韻》在中國榮寶齋畫廊展出。
3、2005年12月作品《土家過街樓》在榮寶齋畫院展出。
4、2005年7月《書香門第》在榮寶齋畫院展出。
5、2005年7作品《人人都在幸福中》參加《中國紀念鄧小平誕生100周年》中國畫大展。
6、2006年作品《冷月寒梅共潮生》獲《科智成杯中國當代中青年山水畫大賽銅獎。
7、2004年作品《金秋月夜》入選中國北京《奧運之光》大賽。
8、2005年5月在山西陰泉舉辦《水墨動向》展。
9、2006年12月在山東濰坊舉辦展覽。
10、2008年作品《月入寒窗覓新詩》參加《水墨動向——當代中青年名家提名獎》。
11、2008年作品《嶗山疏雨》、《鄉關有夢——三峽民居系列》、
《月入寒窗共潮生》參加榮寶齋畫院中國當代名家提名展一、二三屆。
當代名家和導師點評李元德國畫藝術
賈又福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賈又福:藝術創作一是要新,二是要高級。元德在這兩方面作出了可貴的探索,他以獨特的視覺和藝術語言表達中國畫的意、理、法、趣。構成了“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精神家園。藝術創作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走自己的創作道路,貴在堅持再堅持,才能不斷的完善和進步。
王明明
北京畫院院長、導師王明明:藝術創作要融情自然。元德的民居系來源於生活,有新意。中華民居這個路子要堅持下去,講究用筆、用墨、用線,傳承中國畫的筆墨精神。
楊延文
北京畫院副院長、導師楊延文:元德的畫使我眼前一亮,他在藝術創作上海納百川,吸收中外姊妹藝術手法為我所用,恰到好處的汲取中國文化“和諧圓滿”“山水清音”的理念,將傳統的筆墨,現代的藝術手段轉譯為“新家園”模式,從而較好地表達畫家的情感,賦於作品時代氣息。
程大利
中國美術出版社總編輯、中國國家畫院博士生導師程大利:元德作品《姑蘇風韻》很大氣,畫面體量感強,傳統筆墨精神和現代構成形式渾然一體,北宗的雄奇與南宗的飄逸相映生輝。(該畫被中國北京榮寶齋收藏)
田黎明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院院長田黎明:《土家吊腳樓》採取中國傳統大寫意手法,把東方墨韻和現代構成融為一體,套用現代構成理念,大面積的黑白對比,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有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