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仲如博士對中國當代雕塑創作特定範疇的專題研究,彌補了中國當代雕塑史論上這一領域的空白。她通過對當代雕塑家的創作梳理與研究,更加清醒地認識了雕塑創作的規律,也在對當代雕塑家的採訪接觸中學習到了許多寶貴的創作經驗。她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創作理念:用雕塑表達“境外之境”即雕塑的意境應當延伸到雕塑之外,有更廣闊的外延。
個人雕塑作品創作參展及獲獎:
雕塑《聽風》參加慶祝建國四十五周年美展;雕塑《萬事起頭難》獲北京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美展銀獎;
雕塑《狀態》《宿命》《海灘》參加香港文樓金屬雕塑作品展;
雕塑《萬事起頭難》入選全國九屆美展;
雕塑《中國窗子》參加美國《川西和他的雕塑課題》雕塑作品展;
雕塑《天使》《河馬》《祈》參加德國漢生鑄銅及材料雕塑展;
雕塑《狀態》《生活》入選《新藝術後援》畫冊(人民畫報社);
雕塑《月光》、《蟾宮》參加國粹雕塑提名展。
出版專著:
《踏著時代的步伐走來:葉毓山雕塑》.雕塑雜誌社2009.3《何鄂的雕塑人生》.雕塑雜誌社2010.3
《中國學院背景女雕塑家創作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3
發表藝術評論文章:
論文《二十世紀中西彩塑藝術形式之比較》.《雕塑》2002.12;《饒有趣味的功能性室內雕塑》.《北京紀事》2003.9;《雕塑照亮你的家》.《北京紀事》2003.11;《雕塑——城市坐標系》.《中國建築》雜誌2003.11;《北京尋年》.《美術觀察》.2005.3;《為蘭則熏 為圭則溫:紀念雕塑家張德華》.《藝術》 2005.8;我眼中的中國第一代女雕塑家》.《藝術》雜誌 2006.3;《表現情感與情感表現——張得蒂雕塑創作解讀之一》.《美術觀察》2006.3;《錢紹武訪談——解讀羅丹》.《美術觀點》2007雕塑特刊;《向京訪談》.《美術觀點》2007雕塑特刊;《鄭於鶴訪談》.《美術觀察》2007.1;《中國學院背景女雕塑家創作中的女性視角》.《美術館》2008.1;《融貫中西 竹韻琴心——曾竹韶訪談》.《美術觀察》2009.2;《法素樸,致玄同——葉毓山雕塑》.《雕塑》2009.3;《行吟詩人——雕塑家蔣鐵驪的雕塑創作》.《雕塑》2009.4;《禪與道的現代生存:觀中國台灣陶藝家李茂宗陶藝創作》.《雕塑》2009.4;《百年中國女雕塑家創作中的女性意識》.《雕塑》2010.3;《莆田木雕的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 2010雕塑論壇論文集;《修行.雕塑:高瑛石的<直指系列>》.《雕塑》2010.5。社會評價
顧森研究員:《慧眼蘭心——中國學院背景女雕塑家創作研究》一書作者李仲如為女性,受過良好的、系統的雕塑創作訓練(本科、碩士均為雕塑專業)。這就形成她更貼近雕塑藝術本身觀察問題的角度。後又經過博士階段的學習,藝術理論上更上一層樓,能將一些我們常見的、紛雜的雕塑藝術現象梳理出來並提高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和闡述。此書以大量的調查為基礎來開展20世紀中國有學院背景的女雕塑家的研究。故書中對這些雕塑家的歷史追述、生存現狀、創作活動與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分析和結論,有根有據、切合實際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全書討論了女性雕塑家創作中的女性視角,通過理性思考與作品分析相結合,較好地向我們展示了女性雕塑家創作中的特殊性(女性意識和女性特徵),同時還討論了女性雕塑家成長的社會環境和藝術環境。全書材料豐富,文風樸實而有邏輯性。相信此書的寫出,定會對中國現當代藝術史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材料和思路。荒林教授:《新生代女性主義學術論叢》這套叢書,推出了年輕的、新的女性主義學者陣營,如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研究博士李仲如......李仲如的《慧眼蘭心——中國學院背景女雕塑家創作研究》一書,以專題研究的精深,對中國學院背景女雕塑家深厚藝術修養和精湛藝術技藝進行了細緻展示,分專題進行的個案研討,呈現出中國女雕塑家成長成才的性別特色。其中的重要作品細讀,也可說是當代中國女性生活細讀,既表現了研究者自身良好的藝術造詣,也反映出性別解讀所具有的力度。當代女藝術批評家正在成長成熟之中,她們對於中外藝術的研讀審視越來越有自己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