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李中原,1987年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選拔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工作,任美育室主任、湖南省高教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1996年4月調深圳大學工作。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雜誌社(國家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副社長、副主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獎”和中國書協主辦的“第八屆全國書學討論會”監審委員,第三屆全國書畫專業媒體書法家作品展暨理論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作為學者型藝術家,李中原以學養藝,詩、書、畫、印全面發展,以實力和人品贏得世人稱道。書風古雅朴茂,意趣盎然,富於書卷氣;繪畫以山水見長,老蒼深秀,氣格高古,饒有筆墨韻致;篆刻以漢印為宗,上溯甲骨,別具一格。近些年,其書畫作品參展、獲獎、發表、刊石、收藏計700餘件次。《中國書法》、《文藝研究》等國家權威學術期刊曾作專題介紹。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為矗立在羅湖橋頭的巨型紀念碑題寫碑名、碑文,影響深遠。著有《隸學概論》、《中國書法史》、《青少年書法入門---楷書新編》、《書用漢字字辨》、《李中原黃金分割習字叢帖·10冊》等。先後在《中國書法》、《文藝研究》、《書法世界》、《書法通訊》、《書畫藝術》、《深圳大學報》、《書法導報》、《書法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權威報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和CSSCI收錄。其藝術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的成就,被《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當代發明家辭典》、《中國歷代書法家辭典》等20多部專業工具書收錄。
社會評說
李中原,書法五體兼擅,尤以行草、隸分名重於世。書風古雅朴茂,意趣盎然。畫以山水見長,老蒼深秀,氣格高古,饒有筆墨韻致。其作品參展、獲獎、發表、刊石計300餘件次。著有《隸學概論》、《楷書入門》、《書用漢字字辨》、《中國書法史》等;先後在《中國書法》、《書畫藝術》、《深圳大學學報》等專業報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關於黃金分割美學法則廣泛存在於漢字各種字型(書體)內外結構的多種比例關係中的科研成果,獲國家5項專利。李中原在藝術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被《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當代發明家辭典》、《中國歷代書法家辭典》等20多部專業工具書競相收錄。
其父在當地是位才華橫溢的手工藝人。青山綠水間的長養,父輩基因的承傳,使他從小養成了質樸、堅毅、坦蕩的人品,並賦予了其獨有的藝術靈性。他平素少言寡語,為人實在、磊落;高挑的骨格中,透出清遠古樸的靈氣和不竭的活力。“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其人品如斯,書風畫風亦如斯!中原以行、草見長,籀篆、隸、楷亦無不精。其行草動中求靜,筆法古厚;隸、楷靜中求動,筆法遒健。他認為,作行、草須羼融篆、分筆法,方圓渾蒼健,內蘊古氣;作籀篆、真、分須羼融行草筆法,方跌宕俊活,外顯逸氣。賞讀中原的作品,正是這種感受。他以“深入傳統,全面發展”為宗旨,上下求索,廣涉博採,倘佯於碑與帖的海洋中:於篆,既鍾情於《散氏盤》、《毛公鼎》的圓渾雄厚,亦留戀吳昌碩《石鼓文》的朴茂俊健;於隸,既喜《張遷碑》的方峻雄秀,《石門頌》的圓健跌宕,亦喜清陳曼生的簡遠飄逸、伊汀州的寬博偉岸、俞樾的老蒼持重;於楷,既對褚河南的《倪寬贊》、《大字陰符經》情有獨鍾,亦對鄭道昭的《鄭文公碑》愛不釋手,更對鍾元常的《還示帖》心摹手追;於行,既效米襄陽的靈秀灑脫,更法李北海的雄健俊逸,亦師徐青藤的縱肆狂野;於草,既欣賞《月儀》的風采,亦傾慕《出師》的神韻,更讚嘆雅宜的超邁。對於臨帖,中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臨帖固然要“取法乎上”,但取“上”並不等於一味摹古,現代書家中“上乘”者的“上乘”之作亦是可以師範的。因此,他在取法傳統的同時,亦師承近現代弘一法師、沈寐叟、黃賓虹、謝無量諸大家。其中尤服膺弘一的簡遠淨和、清邁超悟,因而致力尤深。作為典型學者型書畫家,中原具有紮實的文學功底和文藝理論修養,對藝術語言的理解與形式美的把握有著獨特的方式。他的字,取法於帖,超外於帖;內蘊百家之長而藝術效果又單純得出奇。同他談創作感受,他說他追求的僅僅兩個字----情、趣。他認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憑藉藝術的創作手段來表情達意的產物,作者所有的情感信息都依賴於創作過程傳達和反映出來。因此,沒有情感表露與趣味追求的作品,猶如一具殭屍,便無風采神韻可談。”他於創作已臻“得魚忘筌”、心跡雙清的佳境。其作品常常天趣橫生,每讀之,都被其強烈的創作意識和作品本身的藝術情趣所感染、震懾!淡泊名利,寵辱不驚,是中原處世問學的最大特點。多年來,他的作品在全國頻頻參展、獲獎、收入專集;或被一些文博單位收藏、刊石;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為矗立在深圳羅湖橋頭的巨型紀念碑題寫碑名碑文,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一筆;中原其人其書亦載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當代發明家辭典》等二十餘部專業工具書……這一切,他從未用來當作資本,只是默默地依照自己選定的路走著。近些年,他有感於書壇的“熱”,一頭扎進教學科研的“清涼世界”,取得了驕人成績:一方面,對書學理論進行系統地歸納與綜合、提練與升華,先後寫下了《隸學概論》、《青少年書法入門----楷書新編》、《書用漢字字辨》等數部專著,編著了《李中原黃金分割習字法標準范帖》十冊,發表書學論文40餘篇;一方面用現代文藝理論的新觀念、新思路與現代科學原理去勘探傳統的教學理論與方法,結果揭開了漢字結構的重要秘密,發現“黃金分割美學法則廣泛存在於我國漢字內外結構的多種比例關係之中”,結束了千百年來人們研習書法的盲從性,並研製出了《黃金分割習字格》,使之從本質上直接展現出漢字結構的美學特徵,榮獲國家6項專利。中原對自己有著清醒地把握。他在突出書法研究的基礎上於繪畫、篆刻也大有所成,且其風格與其人品、書品保持著高度的和諧。他的篆刻雖動刀很少,但一經鑿出,便出爾不凡。他特別讚賞牧甫的清健、昌碩的蒼古、白石的雄健,喜用甲骨文、金文入印,與時下的流行色形成鮮明的比照,給人耳目一新。他的繪畫擅長山水,追求蒼渾、沉厚、高古、華滋、雄健的大美畫風。同中國畫界時下的製作風氣相比,他更推崇“寫”的畫旨,恣性任情,自由揮灑;同時下強調“寫”的新文人畫風相比,他更執著“法”的追求,雖“恣性任情”,卻筆筆著意,一如其書法,起、收及過筆之揮運使轉,皆具法度,經得起推敲,把中國書畫的傳統筆墨發揮到一定境界。解讀中原繪畫之秘,不外乎有五:一、得益於廣博的學養;二、得益於深厚的書法傳統功底;三、得益於對傳統中國山水畫藝術語彙的綜合認知與把握;四、得益於對大自然的深刻領悟;五、得益於超人的清冷心態與吃苦精神。中原曾用“以書入畫,揮寫性靈”八個字來注釋和形容他作畫的藝術理念與狀態。觀他的作品,畫中極富“詩”味。有詩便有“情”、有“趣”、有“境界”、有“氣格”、有“人生”。中原堅守的是一條“師傳統、法自然、融學養、化人格、求新變”的艱辛創作之路。他對傳統的研究和師法,超乎尋常。上至大小李將軍、王摩詰、張璪、王墨及“荊關董巨、劉李馬夏”唐宋各家,下至玄宰、四王、四大高僧明清諸賢皆追摹不已,對近現代昌碩、白石、賓虹、石魯、少其諸翁尤為折服。而至為難得的是,中原並不死板,在孜孜吸收自家傳統養分的同時,還深研西方美術史論,從中找尋有用的東西。近些年,他還加大了到大自然中去歷練的力度。太行的博大質樸,黃山的雄峻奇幻,千島湖的秀逸縹緲,德夯的清潤俊逸,張家界的奇特峻拔,山海關的雄壯偉岸,以及鳳凰、西遞、宏村、婺源等地深厚的人文積澱等等,這些無論源於自然的還是人文的各種感悟,都為他的創作注入了鮮活的藝術話語元素與生命力,難怪有人說,中原的畫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既是現代的,又是傳統的。其作品極富內涵,耐人尋味,既可遠觀,亦可近睹,更宜靜心品玩,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中原是有拓創精神的。十多年前,他脫下戎裝,來到深圳大學執教。如果說,故鄉的小橋流水曾賦予他聰慧空靈,以及對藝術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那么,南國的清風明月,浩瀚大海,將進一步砥礪其筆墨,拓闊其胸襟,將其人品、書風、畫格錘鍊得更加簡淨而灑脫。
百科名片
李中原1990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雙簧管專業,師從趙保平教授,文學學士學位,陝西省交響樂團
雙簧管演奏員,薩克斯演奏員,國家二級演員,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薩克斯專業教師,副教授,陝西省音
樂家協會會員。
藝術經歷
任職情況
李中原有20年多年的薩克斯專業教學及豐富的演出經驗,於2002年正式被聘為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薩克斯專業教師。在任教期間,不斷嘗試各種薩克斯教學方法,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教學經驗。2006年6月17日曾在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了由20人組成的“首屆大學生薩克斯專場音樂會 ” 演出陣容強大,曲目豐富,為學生開創了從理論知識教學走近音樂審美體驗並獲得實踐的平台,添補了西安音樂學院史上大學生薩克斯專場音樂會的空白。得到了院校領導及系主任的高度讚揚和肯定,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社會活動
2007年4月7日在“中法薩克斯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與法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專家、社會活動家瑞
霍納·拉亨共同合作同台演出,在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了“中法文化交流薩克斯專場音樂會”。
2008年5月3日應邀赴北京參加“2008肯尼基 · 北京薩克斯高峰交流會”,得到肯尼基大師的親臨指導,
於此同時與國內知名薩克斯專家進行學術交流。
事隔四年的今天,李中原老師在不斷探索古典與爵士現代音樂領域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再次組織25名學生於2010年11月28日舉辦 《風吹鼓響—2010薩克斯專場音樂會 》,為學生提供從理論知識走進音樂審美
體驗並獲得實踐的機會,相信給大家呈現一場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