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才[第三十軍衛生科政治教導員]

李一才[第三十軍衛生科政治教導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一才,原姓勾,1909年出生於四川省達縣。自幼父母雙亡,寄養在貧窮潦倒的舅父家中,7歲時便開始給地主放牛放豬。艱難的生活培養了他倔強的性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924年,達縣一帶的貧苦農民因不堪地主的沉重剝削和壓迫,聯合起來舉行暴動,當時李一才只有15歲,卻毫不畏懼地參加了這場鬥爭。不久暴動失敗,他和十餘名參加暴動的農民被地主民團捉住,關押在一座臨時修築的監獄中。敵人對他們進行嚴刑拷打,但他們緊咬雙唇一聲不吭,在一個氣色陰沉的夜晚,李一才和十幾名農民被繩索捆著押往城外的田野中,劊子手舉起屠刀,一顆顆頭顱被砍落在早已挖好的土坑裡。最後只剩下李一才和另一個年齡較小的農民,他閉起雙眼,只等最後時刻的來臨,這時卻傳來兩聲“嘿、嘿”的奸笑,一個嗓音沙啞的人把手一揮,說:“把這兩個小東西給我帶回去。”後來李一才得知,這是敵人叫他們陪殺場。不久,他因年齡太小而被釋放出獄。1932年,李一才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這前後他曾多次被捕入獄,酷刑不斷,身體備受折磨,但始終未能動搖他的革命意志。1933年他參加紅四方面軍,在第三十三軍某部任營政委,後任第三十軍衛生科政治教導員。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離開川陝邊區根據地向川康兩省邊境地區轉移,第二年10月在甘孜一帶同紅二方面軍會合,到達甘肅後,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兩萬餘人渡過黃河,組成西路軍,向新疆進發。12月,在甘肅省永昌城與敵展開激戰,紅軍損失慘重,李一才也被敵人俘虜。當時戰鬥還在進行中,敵人匆忙地刨了一個坑,把李一才推進去活埋,戰鬥結束後,李一才從松淺的土坑中掙扎著爬了出來,在地下滾著行走了一里多路,被一個拾糞的農民發現後解開繩索。後來,他打聽到黨中央和工農紅軍在陝北建立了根據地,便把長長的頭髮梳成髻,裝扮成農民婦女,一路要著飯向東方走,終於在1937年春找到了紅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一才隨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挺進敵後,轉戰太行,任涉縣抗日游擊大隊長。在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戰鬥中,他身負重傷,右臂和鎖骨被打斷,被送進第一二九師衛生部醫院,因傷勢很重,加上當時醫院的醫療條件甚差,他的病情一天天惡化,竟至終日昏迷不醒,水米不進,醫院為他準備好了衣服和棺木、部隊領導也紛紛前來向他告別,但在一位老醫生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他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出院後,組織上考慮到他的身體已經殘疾,就把他留在衛生部工作,任第三衛生所教導員,後來三所擴大為醫院,他任政治委員,活動地點在太行五分區一帶。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極其艱苦的階段,日軍糾集重兵,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發動了兩次“駐晉日軍總進攻”,左權等許多領導同志壯烈犧牲。在這一時期,李一才常在手中提著六輪手槍,帶領輕傷員上山打游擊,掩護醫院安全轉移。

1946年,李一才被調到晉冀魯豫軍區第六縱隊衛生部任政治委員,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艱苦的環境中,他的舊病復發,回到太行休養,病勢稍愈後,領導上建議他在留守處工作,他執意不肯,堅持要上前線去,但不久病情急劇惡化,於1948年10月30日在長治市病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