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忠[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

朱華忠[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
朱華忠[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華忠,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受教經歷

學士學位,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航測系 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 1990

碩士學位, 北京大學 遙感套用研究所, 地圖學與遙感專業,1995

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圖學與遙感專業,2006

訪問學者, 美國 Purdue大學, 1997-1998

職業經歷

助理工程師,江蘇地礦局測繪大隊,1990-1992。參與了京滬高速公路建設前期1:2000地形圖測繪工作,參加了國道蘇北公路段建設的1:2000地形圖測繪工作。

助理研究員,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綜合研究中心,中科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95-2000。負責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和培訓工作。1997年初在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全國29個生態站網路管理人員培訓班上講授Internet技術。參與了中科院九五重大項目《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形成機制與可持續性研究》的研究工作,負責GIS套用研究。系統掌握ARC/INFO、ARCVIEW、Ermapper、Imagine、GeoMedia和Oracle等GIS、數字圖象處理和資料庫軟體,並熟悉Sun的Unix系統。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00.7—現在。 進入所創新基地,從事GIS和遙感在生態學中的套用研究。參加了所科學計畫專題“中國森林植被生物量碳蓄積的估算”、所領域前沿項目“聯繫生物地球化學與植物地理學的區域植被動態模型”、973計畫“高原生態系統界面過程特徵參數的空間分異規律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網”項目數據管理相關研究工作。

科研情況

科研項目

完成項目:參加了國家重大項目“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建設”1995-2000。

參加“中山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 1998-1999年。

深圳龍崗區垃圾處理場遙感套用選址(環保局環科院課題)利用該地區SPOT衛星影像、地形圖、規劃圖、水文地質圖、自然保護區圖等資料,運用遙感(RS)和GIS技術,經過多指標綜合評價,提出了三塘埔,水祖坑,蜈蚣嶺三個可選場址方案。1999年。

根據全球0.5°×0.5°的雲量數據和土壤質地數據集,生成了2.5‘×2.5’全國雲量數據和土壤質地數據集;根據198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植被圖生成2.5‘×2.5’全國植被數據集。我們現在有氣溫、降水、海拔、雲量、土壤、植被的全國2.5‘×2.5’的數據集。2001年。

與美國Oregon州立大學空間氣候分析中心合作,基於中國及周邊國家2000個氣象站長年平均氣候數據,利用PRISM模型生成2.5‘×2.5’的全國主要氣候要素(月最高、最低平均氣溫及降水等)柵格數據集,並採用獨立於模擬數據的CERN的18個生態站氣候數據對該數據集進行了精度分析。利用該數據,基於創新小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GIS技術生成中國植被地下生物量分布專題圖和中國森林植被葉子壽命分布專題圖。收集整理全球氣候數據(0.5×0.5)和全球植被數據(1-km),基於創新小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GIS技術生成全球地下生物量分布專題圖。2001年。

形成最新一代PhenLai1.0版軟體。該軟體主要用於森林葉面積指數、淨初級生產量、冠層蒸散量和潛在蒸散量等計算。2001年。

在研項目:中國北方及其毗鄰地區科學考察-面上遙感調查,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08-2012)。

基於多光譜和雷達遙感的林齡反演,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項目。(2009-2010)

論文著作

[1] Lin Zhang, Tianxiang Luo, Huazhong Zhu, Christopher Daly and Kunmei Deng,Leaf life span as a simple predictor of evergreen forest zon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J. Biogeogr.) (2010) 37, 27–36。

[2] Tianxiang Luo,Lin Zhang,Huazhong Zhu,Christopher Daly,Mingcai Li and Ji Luo. Correlations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foliar carbon isotope ratio across a Tibetan ecosystem transect. Ecography 32: 526_538, 2009, doi: 10.1111/j.1600-0587.2008.05735.x

[3] Luo, T., S. Brown, Y. Pan, P. Shi, H. Ouyang, Z. Yu, H. Zhu. 2005. Root biomass along subtropical to alpine gradients: global implication from Tibetan transect studie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6: 349-363.

[4] Zhu Huazhong, Luo Tianxiang, Yang Yaping. MODIS-Based seasona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Index of Grass Land of Gonghe Basi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PIE sympoium of Remote sensing, 2005, Bruges, Belgium.

[5] ZhuHuazhong,Luo Tianxiang. MODIS-Base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Index of Grass Land of Gonghe Basi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EEE IGARSS 2005, Seoul, Korea.

[6] Luo, T., R. P. Neilson, H. Tian, C. J. V?r?smarty, H. Zhu and S. Liu. 2002a. A model for seasona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index of fores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a.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3: 817-830.

[7] Luo, T., W. Li and H. Zhu. 2002b. Estimated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veget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2: 980-997.

[8] 朱華忠,楊雅萍。 黃土高原地區資源與環境遙感系列圖數位化建設,科學資料庫與信息技術論文集(第七集),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7。

[9] 朱華忠,羅天祥。 中國高解析度溫度降水模擬數據的驗證。 地理研究。

[10] 岳燕珍,朱華忠。 土地資源信息共享系統研究進展。資源科學,2002,24(1):92-93

[11] Shao, G., H. Zhu, W. L. Mills. 2000.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ed Map Mosaicing Prior to Georegistr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6(1): 97-101.

[12] 朱華忠,牛棟。 GIS發展趨勢—Intergraph解決方案。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年會論文集,1999.

[13] 朱華忠。 GIS現狀與發展趨勢:www技術及其在GIS中套用。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年會論文集,1996.

應邀講課

[14] 1小時課程,內容為“資源環境空間信息元資料庫與共享網路”,中國空間信息技術與資源環境共享培訓班,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2002年6月22日。

[15] 1星期,講授Internet技術,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全國29個生態站網路管理人員培訓班,1997年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