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獲榮譽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朱士采耳”
職業生涯
朱菊跑遍了陝西、江蘇、河南、深圳等一些大城市,學徒將近300人(2015年)
早年時期
五歲的她便成了留守兒童,之後一直跟著爺爺身邊。爺爺是走街串巷的剃頭師傅,那時候剃頭可不僅僅是剪個頭髮,還要幫客人修面、采耳。稍微懂事一點的時候,朱菊便會主動幫忙,耳濡目染地,她在爺爺身邊呆了四五年。爺爺是剃頭師傅,順便也能幫別人掏耳朵,朱菊每天跟著爺爺走街串巷,耳濡目染也慢慢會了。爺爺去了另一個世界後,清理遺物的時候,把那個跟隨爺爺多年的小木箱收了起來。想念爺爺的時候,便會拿出裡面的剃頭推子、耳耙子等工具看一看,回味一下兒時幫人掏耳朵的美好時光,慢慢竟萌生了要承襲爺爺的手藝這一想法。
人物經歷
朱菊來到長沙,這個從偏遠山區來到大城市的20歲女孩,心中一片茫然。在別人的介紹下,她在一家足浴中心打起了零工。在足浴店裡,她經常看到一 個女孩提著箱子在包廂里進進出出,一打聽,原來是掏耳朵的。“這個活我不是也會幹嗎?”朱菊說,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她在爺爺身邊呆了四五年。爺爺是剃頭 師傅,順便也能幫別人掏耳朵,朱菊每天跟著爺爺走街串巷,耳濡目染也慢慢會了。 “那個時候,掏耳勺基本都用竹子做,頭髮絲擰成一股繩、雞鴨身上的毛也能做工具。”朱菊笑了笑,等到上學的時候,和麵攤的老闆熟悉了,她的“手藝”還能偶爾在麵攤換碗面吃。機緣巧合的是,足浴店的采耳師結婚辭職。毛遂自薦下,憑著爺爺的“祖傳”,朱菊竟然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