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桁梁(1922~1984年),吉安縣固江鎮魚山村人。生於湖南省永州市。195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曾任湖南零陵中學副校長,湖南道縣一中校長兼中共黨支部書記,湖南省政協委員,道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1983年出席全國“為人師表”表彰大會。他在教育事業上付出精力,獲得了成果。特別在道縣一中期間,成績卓著。
求學經歷
道縣一中是所具有六十年歷史的老中學。“文化大革命”前,這裡曾面向陽花本地區四個縣招生,師資、設備都比較好。“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師被趕下鄉,設備蕩然無存。1978年9月,在恢復高考招生的第二年,校內外都有一個心愿:多考上幾個大學生,多出幾個尖子,把牌子重新亮出來,以為這樣才能恢復原來的聲譽。教師、家長都要求辦“尖子班”、“炎箭班”。可朱桁認為,普通中學的任務是肩挑兩付重擔。如果眼光只盯著高一級學校,而忘記了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後備力量,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因此他反對那種片面追求升學率,搞大面積留級、分快慢班、集中骨幹教師抓“尖子班”、甩掉“一大片”的作法。通過向教師、家長及社會的宣傳、說理、教育,他的意見得到了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獲獎情況
由於他的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針,面向全體學生,狠抓“雙基”教學,對學生進行了大量理想、前途的思想教育,復校三年,培養了923名高國中畢業生,升入大學、中專的428人,佔畢業生數的46.3%,沒有升學的495位畢業生,也在德、智、體各方面達到合格的水平,走上了工農業各個崗位,有的還取得了優異成績。有一位姓李的高中畢業生,把知識獻給農村,研製成功沼氣液化氣自控爐,獲得湖南省1979年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
潛心治學
身為學校領導的朱桁梁,在教師面前,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事事是楷模。他的行為準則是:“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領導首先要做到。”他在十年浩劫中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受盡皮肉之苦,一個兒子被逼死,一個女兒被逼瘋,但他沒有被個人和家庭的不幸所壓垮,仍不屈不撓以辦教育為自己的神聖事業。年屆60,仍堅持每天與學生一起做早操;布置學生搞衛生,他親自帶領教師把學校內的廁所沖洗刮淨。他“愛生如子”。有個學生父母雙亡,冬天沒有棉衣禦寒,便送了兩套衣服給他,那個學生感激涕零地說:“我沒有父母,朱校長就是我的親人。”人經常塗學生食堂、宿舍,關心他們吃好、睡好;他還同食堂工友、打鐘校工、圖書管理員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他常說:“我們不是一般工作關係,我們是志同道合一起為黨、為社會主義祖國辦教育。”他把領導班子、教職員工團結得象一台機器,每個齒輪都協調地支轉。從而使學校工作既有秩序,又有效率,成為湖南省教育界一面旗幟。
紀念和崇敬
1984年4月,他積勞成疾,病逝長沙。道縣人民把他安葬在道縣一中的校園內,以表對這位獻身教育事業的老校長的紀念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