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

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
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蘇州彈詞女演員。江蘇蘇州人。十四歲隨姐學唱“蘇灘”,十六歲改學彈詞。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朱慧珍(1921--1969),蘇州彈詞女演員。江蘇蘇州人。出身於蘇灘藝人家庭。16歲隨其姊學唱蘇灘。18歲起,從電台廣播中學唱彈詞,私淑蔣如庭朱介生,以唱“俞調”為主。後又從周雲瑞習琵琶,不久即在蘇州電台播唱開篇。1946年起與夫吳劍秋拼檔說唱長篇彈詞《白蛇傳》、《玉蜻蜓》。1947年進入上海,並在各家電台播唱開篇,因嗓音瀏亮清麗,有“金嗓子”之譽。

工作經歷

1950年,編演長篇《井兒記》,並參加書戲《眾星拱月》、《林沖》等演出。在《林沖》中扮演女主角張貞娘,表演出色,從此聲譽鵲起,成為彈詞女演員中佼佼者。1951年參加上海人

朱慧珍朱慧珍

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為首批加入的18位演員之一,曾隨團赴安徽治淮工地進行文藝宣傳。1952年參加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及短篇《劉胡蘭就義》演出,以純樸氣質及上好表演,受到讚賞。1952年參加第二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赴朝鮮慰問。1954年起與蔣月泉拼檔,演出長篇《林沖》、《白蛇傳》、《玉蜻蜓》 等,為50 年代著名雙檔之一。所演出經整理的選回《玉蜻蜓·庵堂認母》,人物刻畫深刻生動而有新意,說表唱腔亦有所發展創新。1958年參加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並至 華東、中南各省巡迴演出。其間還參加演出中篇《羅漢錢》《劉胡蘭》、《麒麟帶》、《漁家春》、《白虎嶺》、《三約牡丹亭》,短篇《黨員登記表》、選回《壽堂唱曲》等。其書 藝以颱風端重,說表穩健,腳色工正為特點。彈唱功底深厚,“俞調”得朱介生傳授,行腔圓潤寬舒,韻味純真,被目為正宗。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開篇《宮怨》、《思凡》及《玉蜻蜓》、《白 蛇傳》選曲等。“蔣調”受蔣月泉薰陶,字正腔圓,細膩工穩,具有女聲演唱“蔣調”的特殊風格。《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年鑼鼓響連天》、《劉胡蘭就義·圓睜雙目望青天》等選曲均為其膾炙人口力作。

評價

朱慧珍表演藝術之所以優秀,不單靠著得天獨厚的天賦條件,她所顯現的大氣自信、簡約不煩、高屋建瓴、成熟無華,與馬連良先生“挑剔到精緻”的藝術宗旨主張如出一轍。經她唱出的女蔣調、俞調,與眾不同,別開生面,然而她也注重每處細節,只舉例二三,便見其唱腔火候之準確精到、處理之細膩新穎。我們有時讚嘆七個音符的組合真是奧妙神奇,為何經過大師名家磨合排列,唱來竟然就顯得起伏有序、優美動聽、饒有回味。朱慧珍的天籟之聲,又令人聯想起吃蟹高手,有在各節腿與大鉗一一剔出所有蟹肉絲、再將蟹殼體全部拼合復原的本領,亦如讓人流連忘返於蘇州園林,品碧螺春新茶,觀吳門畫派捲軸,聽雅糯水磨腔的崑曲,湧上心頭的,皆是白居易《憶江南》佳句之情景妙韻。
朱慧珍是上海人民評彈團(即今上海評彈團)成立後,與劉天韻、唐耿良等一同最早入黨的藝術骨幹,她的思想覺悟跟隨解放時代而脫胎進步,藝術審美品位不斷提升。她的廣闊視野日積月累、擁有的技藝潛質與極大的適應性,可以從《南泥灣》《新年鑼鼓響連天》《鶯鶯燒夜香》的內容到唱腔的衍變進程看出,前者節奏鏗鏘,基調明快,透出的生活氣息與振奮情緒,與《宮怨》《思凡》《哭塔》等舊作開篇風格迥然不同,感人至深堪與郭蘭英那首廣為傳唱的歌曲相媲美。南泥灣精神從未過時,至今為傳家寶是立黨治國根本,朱慧珍的此段開篇,恰好描摹了我們這個民族向來具有熱愛故土、勤勞恬淡的傳統與以小勝大、自強不息的美德,也永遠具有鼓舞國人抓住機遇和平崛起的精神力量。
空前絕後的朱慧珍匆匆而去,在世時間雖短,但是她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她留給後人的財富可謂既無價又無盡,青年評彈新人千萬要珍視前輩的遺產,才有藝術上繼承發展的可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