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現任黑龍江綏化市廣播電視大學離休的中文教授。1951至1054年,於原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搞科技推廣時,因工作之需,約有三四十篇新聞報導及工作經驗稿,播發於《人民日報》、《東北日報》、《農業科學通訊》、《農業技術》報刊及電台。如51年見諸報刊且影響較大的省刊於《東北日報》的《王永珍組使用親朋式農具,開荒種大豆產量超過熟地》,同年12月載於《農業技術》的《王永珍組為啥能提前打完場?》,51年我國開始重點推廣以新式農具為主的農業科學技術,幫助農民改革耕作方法,增產糧食。他的新聞稿和經驗稿則隨之而生,同時被打上了“科學印記,被報刊編者贊之為“新聞性和技術性的結合。60年代初期,報刊和電台攪發了,反映教學改革經驗和學校生活的新聞通訊,約有八九篇,如《半農半讀好》、《迎著風雪前進》。1973年以來,結合大學寫作教學,對新聞及其寫作做了理性的思考,撰寫並發表了每篇科研稿,其中化為鉛字的《新聞美淺論》一文,把新聞的具體特點概括為新、真、深及美四個字。據此,闡述了新聞寫作貴在快捷、客觀、真實;而且要有政緊性,思想性和時代性,因此還要美,富於文采,吸引人,感染人與鼓舞人。
人物生平
曾任原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農產處技術員、綏化市廣播電視大學中文教授。自1973年任教大學中文始,共教文學概論及寫作等13門課。著述有百餘篇,包括五、六十年代發表的新聞、文學、文藝評論等。統而言之,堪稱因文而異地表現或證明“言、形、情、理”的統一。單就其中中文和中文教學學術論文而言,諸如《中學審美教育淺論》、《講出文學情趣來——談文學概論課教學》、《論加強語文等各科教學思想品德教育》、《語文教學要注重形象思維》,皆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美學觀點為指導,結合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教學和探討,用源於理實美(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合稱)的“言、形、情、理”,對文學理論,美學和寫作知識的主要內容;對文學的特點入創作規律、欣賞規律;對一般文章(內含新聞)的寫作規律;對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包括大中國小語文等各科教學美育、德育規律,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討和論述。其共同點、根本點是,植根於現實美的“言、形、情、理”和與之血肉相連的形象思維,在某種程度上說,它們異曲同工地反映了我對中文專業理論知識及其教學的學術觀點。“言、形、情、理”4個字,主要出自我對中文專業理論與語言文學教學研究的結合。上面列舉的學術論文,就是這二者有機結合的產物。譬如,文中未曾提到的1990年發表在《語文月刊》(華南師大中文系主辦)的《言·形·情·理——語文教學審美教育求索》一文,從美學和文學理論的視角,圍繞扣人心弦的形象、感情,說明審美教育的性質與語文教學的特點;繼之通過對作家峻青的小說《七根火柴》的簡析,探討和論述了語文教學審美教育的過程:“言、形、情、理”的統一。其間,不但談到寫作書所講的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和人物、事件、環境的辯證關係,而且還言及文學理論專著所講的文學創作、文學性質和特點、文學形象,直至文學體裁多方面;至於美學、文學理論知識、語言文學教學的研討與闡述,則貫穿全文的始終,從而使拙作塗上了較深郁的中文專業理論色彩,有理有據地論述了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要體現並堅持“言、形、情、理”辯證統一的觀點,揭示了語文教學審美教育規律;同時從一個側面也揭示了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創作規律、欣賞規律。如果說上面列舉的學術論文,是對“言、形、情、理”的理性證明,那么發表於五、六十年代的《迎著風雪前進》、《毛主席的恩情比天高》等幾十篇新聞通訊、文學習作,則是對“言、形、情、理”的具體體現了。顯然,二者之間有著承前啟後,互動為用的內在聯繫;1984年我肩負著組織上交給的於該校等4處,同時教文學概論等5門課的重任。僅該校1處,就有4個班的課;2個班各2門課,另2個班開4門中文課,也都我一人教了。我為之日夜忙個不停,常有疲憊不堪之感。在此之時,還爭分奪秒地為學生編寫了我所教的這5門課的輔導材料,均被學生稱之為“雪中送炭”。黑龍江省電大多位校、系領導聽了我的文學概論課:學生普遍反映最難學的一門課。爾後,省電大中文系主任趙淑媛,在全省電大教育會議上講道:“我們電大老師的講課,如果都能像綏化市電大文學概論課老師講的那樣,那我們的電大就辦好了”(原話)。可以說,凡此種種,都得之於“言、形、情、理”之助。我一生教學、科研及筆耕,始終未曾離開伴隨著美感活動和藝術思維的“言、形、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