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朱健剛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研究非營利與公益慈善,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組織、城鄉社區、社會運動、公民社會理論等。發表《行動的力量》、《國與家之間》等多部著作以及多篇論文。主編《中國公益藍皮書》和《公益研究》雜誌,參與創辦廣東千禾社區公益慈善基金會、上海熱愛家園志願者協會、廣州公益學院等公益組織。擔任民政部社會組織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第三部門研究學會(ISTR)理事,廣州社會組織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是哈佛-燕京訪問學者和福爾布萊特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教授,併兼任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併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等客座研究員。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2010年12月至今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2011年5月至今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2009年1月至今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副教授
2004年5月至2008.12月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2007年10月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兼)
2006年12月至今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兼)
2004年2月至2006年9月中山大學廣東發展研究院公民社會中心主任(兼)
2004年2月至今 中山大學中國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兼)
2005年3月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特約研究員(兼)
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1998年10月至2002年8月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研究助理
1998年7月至1998年8月 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調查項目經理
1997年8月至1999年2月 上海社區發展研究會調研員(兼)
1997年4月至1998年9月 錦麗斯集團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7年2月至1997年10月 浦東持續教育學院教師(兼)
1995年7月至1995年8月 《湖南日報》實習編輯與記者
教育背景
留學香港中文大學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學系,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 LEAD全球環境與發展領袖訓練,北京
1998年10月至2002年8月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學位:哲學博士
主修:社會與文化人類學
2001年12月至2002年5月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學系交換研究生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
學位: 法學碩士
專業: 政治學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 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
學位: 法學學士
主修: 政治學與行政學
輔修: 法律
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 石家莊陸軍學院軍訓,預備役少尉
1984年9月至1990年7月 長沙市第六中學
出版論文與專著
1 、期刊論文
蔡禾、朱健剛 (2015)。勞工維權組織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基於珠三角的調查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 , 3, 64-78。(社會發展研究(季刊),2015年第3期,P109-127.)
朱健剛、賴偉軍(2014)。“不完全合作”:NGO聯合行動策略——以汶川地震NGO聯合救災為例。 社會, 4,187-209。
朱健剛、梁家恩、胡俊峰(2014)。人間佛教的慈善實踐——對台灣慈濟與法鼓山的比較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2 ,165-176。
朱健剛、陳安娜(2014)。社工機構的NGO化:專業化的另一種思路。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 ,28-37。
朱健剛,羨小曼(2013)。參與與權威:災後小區重建中的兩種發展道路——對5.12地震在後重建中龍門山鎮的民族志研究。 華人套用人類學學刊, 1 ,19-44。
朱健剛,景燕春(2013)。國際慈善組織的嵌入:以獅子會為例。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 ,118-132。
朱健剛、賴偉軍(2013)。政府主導與社會組織參與:汶川地震災後社區重建問題研究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 2 ,
朱健剛、陳安娜(2013)。嵌入中的專業社會工作與街區權力關係——對一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個案分析。 社會學研究, 1 ,43-64。
朱健剛(2012)。本真性的共謀:旅遊人類學的反思。 旅遊學刊, 11 ,17-18。
朱健剛、胡明(2011)。多元共治: 對災後社區重建中參與式發展理論的反思—以512地震災後社區重建中的新家園計畫為例。 開放時代, 10 ,5-25。
朱健剛(2011)。轉型時代的社會工作轉型:一種理論視角。 思想戰線, 4 ,40-41。
朱健剛(2011)。以理抗爭:都市集體行動的策略——以廣州南園的業主維權為例。 社會, 3 ,24-41。
朱健剛(2011)。旅遊景區生產與族群文化的再造——對一個布依族村寨的旅遊人類學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6 ,76-81。
朱健剛(2010)。論基層治理中政社分離的趨勢、挑戰與方向。 中國行政管理, 4 ,39-42。
朱健剛(2010)。社區組織化參與中的公民性養成——以上海一個社區為個案。 思想戰線, 2 ,55-60。
朱健剛(2009)。大陸公民社會的能力建設:話語與實踐。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 ,425-444。
朱健剛、陳健民(2009)。抗震救災,中國公民社會崛起的契機? 二十一世紀, 8 ,4-13
朱健剛(2009)。Civil society 在中國情境下的套用。 西北民族研究, 3 ,109-111。
陳志明、朱健剛(2009)。人類學關鍵字:辨析與表述(一)導言。 西北民族研究, 3 ,101-102。
朱健剛、羨曉曼(2009)。冀南鄉村的物物交換——地方經濟的人類學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 ,81-91。
朱健剛(2007)。當代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和創新。 探索與爭鳴, 6 ,28-31。
朱健剛(2007)。國際NGO與中國地方治理創新——以珠三角為例。 開放時代, 5 ,34-49。
阿蘭納·伯蘭德、朱健剛(2007)。公眾參與與社區公共空間的生產——對綠色社區建設的個案研究。 社會學研究, 4 ,118-136。
蒂芬·漢斯著、朱健剛譯(2006)。NGOs在現代社會的角色。 學會, 8 ,62-64。
朱健剛(2006)。《民間》:和平、進步與相互聯結的東亞公民社會。 台灣社會科學季刊, 3 ,267-274。
朱健剛(2004)。草根NGO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 開放時代, 6 ,36-47。
朱健剛(2004)。空間、權力與社區認同的建構:對上海一個鄰里的居民運動的案例研究。 第三部門學刊, 2 ,99-125。
朱健剛(2001)。工作、權力與女性認同的建構——對廣東一家外資企業的中國白領女性的個案研究。 清華社會學評論, 3 , 75-103。
朱健剛,(1999)。城市社區建設:在實踐中反思理論。 北京社會科學(增刊),72-74。
朱健剛(1999)。權力與街區空間:當代中國街區權力研究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6&27,181-194。
朱健剛、張來治(1998)。城市基層政權結構的變遷。 探索與爭鳴, 3 ,33-34。
朱健剛、張來治(1998)。文化主權:今天主權鬥爭的焦點。 復旦學報 ( 社會科學版 ) , 1 ,48-50。
朱健剛等(1997)。城市社區制改革的問題與對策。 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 5 ,。
朱健剛(1997)。城市街區的權力結構: 強國家與強社會。 戰略與管理, 4 , 42-53。
朱健剛(1997)。城市街區的權力變遷。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 3 ,。
E·杜莉、董海軍、朱健剛(合譯)(1997)。基督教與東方宗教的對話。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3 , 97-101。
朱健剛(1996)。中庸思想的歷史流變及其現代意義──兼論儒教文化的適應性轉換。 求索, 1 , 84-88 。
2 、書籍文章
朱健剛(2015)。公民社會: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對話——評《市民社會基礎讀本》。載朱健剛、林猛主編《公益》(2015年第1輯,總第5輯), 164-16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周如南(2015)。為公益而協同,為傳播而設計:以中山大學“公益與協同設計”課程實驗為例。載鄧啟耀(主編), 媒介世界與媒介人類學(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蔡禾、朱健剛 (2015)。勞工維權組織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基於珠三角的調查報告。社會發展研究(季刊),第3期,109-127頁。
朱健剛、景燕春、梁家恩(2014)。巴哈伊教的服務與信仰:以澳門為例。載卓新平、邱永輝(主編),宗教與可持續社區研究(119-138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2014)。2013公益轉型年:公益轉型帶動社會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1-12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景燕春(2014)。慈善經濟:寧夏的探索與創新。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50-66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周如南、賴偉軍(2014)建設中國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問題、實踐與改革方案。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89-11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郭淑蓉(2014)。華人慈善的傳統再造:以汕頭存心善堂為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199-21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劉藝非(2014)中國家庭捐贈行為調查報告——基於全國勞動力動態調查數據的發現。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225-263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2014)。導論。載楊團(主編), 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 2014 )(1-11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2013)。導論。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1-18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2013)。2012全民公益發展報告——跨界合作、策略聯盟與專業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19-46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賴偉軍、朱健剛(2013)。基金會與NGO合作——資助的視角。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132-155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景燕春(2013)。國際獅子會的中國經驗:廣東獅子會案例研究報告。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156-183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陳安娜(2013)。2012全民公益發展報告——跨界合作、策略聯盟與專業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263-285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賴偉軍(2012)。 2011年民間公益發展報告。載楊團(主編),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 2012 )(45-62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驊、朱健剛(2012)。公益行動與政策改變。載徐家良(主編),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三卷)(頁)。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2012)。公益事業的公信力、創新與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1(1-18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麥可·博盟、朱健剛、張峻瑋(2012)。公益事業的公信力、創新與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1(57-99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2012)。中國公益研究十年:知識生產的停滯與轉型。載朱健剛(主編),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1(224-18頁)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2012)。政府與NGO之間的關係轉型:對三個組織案例的研究。載王思斌(主編),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八輯)(頁),,。
朱健剛(2011),農民工民間組織的合法性挑戰與生存策略——以中國珠三角地區為例。載鄭廣懷、朱健剛(主編), 公共生活評論(第二輯)(143-15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2010)。社會空間的三重奏:評《空間的生產》。載朱健剛(主編), 公共生活評論(第一輯)(114-123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2008)。打工者社會空間的生產——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務部的個案研究。載張曙光(主編), 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輯(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2008)。轉型過程中的政府與NGO關係----三個案例的分析。載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179-202頁),台北:台灣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朱健剛(1999)。革命後政治思潮。載浦興祖(主編), 西方政治學說史(第九章)(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徐中振(1998)。志願服務是社會全面發展的結構因素和價值追求。載上海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上海市社區發展研究會(主編),志願服務與社區發展(頁)。上海:三聯書店。
朱健剛(1998)。要重視培育和發揮民眾性志願組織的作用。載上海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上海市社區發展研究會(主編), 志願服務與社區發展(頁)。上海:三聯書店。
3 、專著、譯著
朱健剛(2010)。 國與家之間:關於上海鄰里的民族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超、朱健剛(譯)(2010)。 甜與權力(原作者: Sidney Mintz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
朱健剛、王超、胡明(2009)。 責任 · 行動 · 合作:汶川地震中 NGO 參與個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2008)。 行動的力量:民間志願組織實踐邏輯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健剛、王超著(2006)。 水邊人家 —— 一個布依族村寨的發展描述。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4 、編著
朱健剛、林猛(主編)(2015)。 《公益》第 5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
朱健剛(主編)(2014)。 中國公益慈善發展報告( 2013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朱健剛、林猛(主編)(2014)。 中國慈善事業與公益慈善學百年(《公益》第 4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主編)(2013)。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2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德全、朱健剛(主編)(2013)。 反思參與式發展 —— 發展人類學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健剛、賴偉軍(主編)(2013)。 反思災後社區重建(《公益研究》第 3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主編)(2012)。 中國公益發展報告( 2011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鄭廣懷、朱健剛(主編)(2011)。 新工人階級:關係、組織與集體行動(《公共生活評論》第 2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健剛(主編)(2010)。 社區、空間與行動(《公共生活評論》第 1 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建榮、朱健剛(主編)(1998)。 五里橋:一個發展中的城市新型社區。上海:學林出版社。
5 、其他文章
朱健剛,賴偉軍,《災害管理體系:從政府主導型轉向“官民合作”模式》,《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6月21日第B01版
朱健剛,《公民公益將是國家轉型的重要動力》,《中華工商時報》,2015年第5期;
朱健剛,《全民公益推動社會管理創新》,人民日報(理論版),2013年5月12日;
朱健剛,《全民公益的意義》,《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2013年第6期;
朱健剛,《社區的活力至關重要》,21世紀經濟報導,2013年1月21日;
朱健剛,《公民社會在社會轉型中崛起》,南方都市報,2013年1月18日;
朱健剛,《公益創新:中國社會轉型的公民道路》,《21世紀經濟報導》,2012年第7期;
朱健剛,《2011:公益改變社會》,《21世紀經濟報導》,2012年第1期;
蒂芬·漢斯、朱健剛,《NGOs在現代社會的角色》《學會》2006年第8期;
朱健剛,《慈善回歸民間需更多制度支持》,《21世紀經濟報導》,2011年第1期;
朱健剛,《慈善不應被資本邏輯左右》,《文化縱橫》,2010年12月刊;
朱健剛,《慈善機構的力量何在》,《南方周末》,2010年第23期;
朱健剛,《慈善機構如何有力量?》,《南風窗》,2010年第23期;
朱健剛,《治理社會危機須重民生》,《21世紀經濟報導》,2010年第5期;
朱健剛、曋凱《工作、權力與女性認同的重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第3期;
朱健剛,《建設本土公民社會:以ICS為個案》,澳門:《神州交流》,2009年第六卷第四期;
朱健剛,《基金會與NGO的合作,剛剛開始》,《南風窗》,2009年第25期;
朱健剛,《NGO合作,能否成為主流?》,《中國社會工作》,2009年9月上期;
朱健剛,《汶川地震救災中的NGO合作方式》,《中國社會工作》,2009年9月上期;
朱健剛,《“全人教育”是通識教育改革的方向》,21世紀經濟報導,2009年06月19日;
朱健剛,《公民社會建設:機遇和挑戰同在》,《21世紀經濟報導》,2008年第12期;
朱健剛,《環境政治中的三方角力》,南方都市報,2007年6月18日;
朱健剛,《公民社會的蘊育與作用》,《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07年第3期;
張運藩、朱健剛(1999)。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百科知識》,1期。
朱健剛、徐中振,《志願服務是社會全面發展的要求》,上海:《解放日報》理論版1998年5月19號;
獎勵與資助
Ø社會》雜誌“《社會》十年優秀作者”(2015.10)
Ø 美國非營利組織與志願行為研究學會(ARNOVA)2014年年會最佳論文獎(獲獎論文:《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on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heories》)(2015.09)
Ø 廣東省第二屆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三等獎(2015.5)
Ø 第七屆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獲獎成果:“通識教育”——汶川服務學習的探索與實踐)(2014.6)
Ø 入選2013年中山大學卓越人才計畫(2013.12)
Ø 中山大學第七屆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3.4)
Ø 國家旅遊局優秀旅遊學術成果三等獎(2013.2)
Ø 中山大學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養對象(2010.5)
Ø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籌辦工作先進個人(2009.9)
Ø 廣東省首屆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三等獎(2005.5)
Ø 第五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8)
Ø 中山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4.9)
Ø Wenner-Gren Ph.D. Thesis Grant, USA (2001-2002)
Ø Urban China Research Grant, Urban Research Network, Albany, SUNY, USA (2000-2001)
精選研究項目
1 、縱向課題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研究項目,“中國社會救助與慈善事業發展報告”,項目編號:1302055,90萬,2013.10-2016.10
2013年,中山大學社科項目,“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建設專項”,項目編號:1309097,10萬,2013.5-2014.12
2013年,中央其他部門社科專門項目,“中國-東南亞華人慈善研究”,項目編號:1304028,2萬,2013.12-2015.8
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社會建設背景下的社會組織管理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201035,25萬,2012.8-2015.12
2012年,中山大學社科項目,“社會建設社會建設背景下的社會組織管理創新研究”,項目標號:1209173,10萬,2012.11-2015.12
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社會轉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研究:以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的實踐為切入點”,子課題“社會組織與公民道德建設”負責人,項目編號: ,60萬,2012.5-2015.5);
2012年,中山大學重大項目培育和新興、交叉學科資助計畫,“新興公益學學科培育計畫”,項目標號:1209075,15萬,2012.5-2014.5);
2011年,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社區旅遊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空間再生產:跨學科視野下的多案例實證研究”,第一參與人(60萬,2012.1-2015.12);
2010年,2010年度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國際NGO與地方治理:廣東獅子會個案研究”,項目編號:1009056,7.5萬,2010.9-2013.10
2009年,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社會組織在5.12地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的參與與合作機制的個案研究”,課題負責人(10萬,2009.5-2011.5);
2009年,中山大學台灣研究所項目,“人間佛教與社區文化的塑造——以台灣北部粵籍移民為例”,項目負責人;
2007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城市新移民問題及其對策研究”,子課題“城市社區建設與城市新移民問題”負責人;
2007年,中山大學985二期社科創新基地產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制度變遷案例研究(廣東卷)》課題,農民工組織案例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資助項目,“市民空間的生產與社區權力的變遷”,課題負責人;
2005年,中山大學“985”二期公共管理與社會發展創新研究基地非政府組織方向負責人;
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服務社會化”課題項目華南區負責人;
2005年,香港高等學術基金資助項目——傳統鄰里研究 “權力、空間和認同:對北京、上海、廣州的傳統鄰里的比較民族志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5年,中山大學“國際NGO在華南”項目負責人;
2004年,國家重點學科資助項目“華南都市鄰里社區”研究負責人;
2004年,中山大學“百人計畫”資助科研啟動項目課題主持人;
2 、橫向課題
2014年,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辦公室委託課題,“2013年-2014年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研究報告”,項目編號:1408153,10萬,2014.11-2015.9
2014年,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委託課題,“同德圍地區綜合整治工作專項——同德圍模式後評估研究”,項目編號:1411167,8萬,2014.10-2014.12
2014年,廣州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委託課題,“廣州市慈善組織發展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411165,10.45萬,2014.10-2015.2
2014年,香港樂施會孔明辦公室委託課題,“廣東省推進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機制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408100,12.59萬,2014.8-2015.3
2014年,中國慈善聯合會委託課題,“全球慈善趨勢報告”,項目標號:1408080,15萬,2014.6-2014.7
2013年,廣東省社會工作委員會委託課題,“建構現代社會組織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311138,6萬,2013.8
2013年,佛山市順德區慈善會委託課題,“順德區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狀況調研”,項目標號:1308078,17.5萬,2013.8-2013.10
2013年,南都公益基金會委託課題,“中國民間公益組織基礎資料庫項目”,項目編號:1308070,16.8萬,2013.7-2014.2
2013年,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資助項目,“南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研究”,項目編號:1306006,223萬,2013.4-2014.3)
2012年,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資助項目,“民間合作與社會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206006,175萬,2012.7-2012.12
2012年,第四屆全國非公募基金會論壇委託課題“非公募基金會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研究”,課題負責人(25萬,2012.6-2012.11);
2010年,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支持項目:“廣東獅子會:一個國際NGO嵌入中國社會的案例研究”,課題負責人(15萬,2010.3-2011.3);
2009年,美國可持續社區支持項目:“四川社區建設項目”,項目負責人(21萬,進行中);
2009年,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支持項目“民間合作與創新研究第二期”,課題負責人(21萬,進行中);
2009年,中國扶貧基金會資助項目:“NGO5.12抗震救災典型案例研究”,項目負責人(15萬,已結);
2008年,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資助“四川災後社區重建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8年,香港樂施會項目“以中山大學為試點探索發展教育融入高校公共選修課系統”課題負責人;
2007年,香港樂施會資助項目“開闢珠三角政府與民間組織溝通渠道”負責人
2007年,捐贈項目“民間基金”負責人;
2006年,美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支持項目“建設華南民間合作與創新平台”負責人;
2005年,中山大學項目“NGO組織在華南”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5年,香港嘉道理基金支持項目“華南志願行動者網路研究”負責人;
2005年,綠色和平與媒體研究負責人,中國綠色和平與人類學系合作項目;
2003年,廣東貴嶼電子垃圾社會評估項目組副組長,國際綠色和平委託項目;
2003年,轉基因食品與廣東飲食文化變遷研究項目組組長,國際綠色和平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合作項目;
會議發言
2015.11北京論壇,
2015.08中山大學,
2015.08日本
2014.06第四屆公益慈善思想峰會主題發言
2014.10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國慈善峰會正式發言
2013.10中國香港,中國公民社會新發展工作坊,
2013.10 中國澳門,宗教與可持續社區,
2013.09中國廣州,第三屆公益慈善思想峰會主題發言
2013.06中國香港,第四節亞太地區服務研習會議
2013.05中國廣州,“社會建設的中國道路”學術研討會
2013.05中國雲浮,“宗教、慈善與地方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3.05“中國農村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2013.04美國,Global Philanthropy Forum
2012.12中國中山,第二屆全民公益思想峰會,
2012.12 香港大學第三屆比較慈善國際研討會正式會議發言
2012.11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ARNOVA年會正式會議發言
2012.11 美國史丹福大學國家治理研討會正式發言
2012.7中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主辦東亞人類學學會年會正式發言;
2012.4中國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亞太公民社會學術研討會”正式發言;
2011.9英國諾丁漢,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聯合主辦“第四屆當代中國研究國際論壇”正式發言;
2011.8美國夏威夷,“中美慈善戰略對話”特邀嘉賓並發言;
2009.7中國昆明,世界人類學與民族學大會“發展人類學分會”會議主席及正式發言人;
2008.4美國北卡羅來納,美國民族學會(American Ethnologists Society)及北美人類學會年會正式發言,美國民族學會及北美人類學會主辦;
2008.3美國波士頓,哈佛-燕京學社“反思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
2007.10中國台灣,台灣中央大學客家研究院主辦“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7.10比利時布魯塞爾,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主辦“第二屆中歐論壇”正式發言;
2007.6 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聯合主辦“社會創新: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的互動——2007年兩岸四地公民社會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會議主持並發言;
2006.12 中國香港,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社科聯聯合主辦“公民社會指數研討會”評論人;
2006.11中國廣州,中國民族學會、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界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籌備
委員會、中山大學、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聯合主辦“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
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6.11 韓國首爾,韓國聖公會大學主辦“2006亞洲公民社會教育論壇”正式發言;
2006.10中國北京,英國楊氏基金會、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中國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社會創新與建設新型國家國際會議”正式發言;
2006.06 韓國首爾,韓國《創作與批評》學刊主辦“作為聯帶的東亞和雜誌的作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6.07 中國香港,美國東亞人類學學會與香港中文大學主辦“2006年東亞人類學年會正式發言”;
2006. 中國台灣,台灣政治大學主辦“2006年兩岸非營利組織學術論壇”正式發言;
2005. 美國夏威夷,夏威夷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辦“The Global Urban Transition,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 Spaces of Community and Public Life”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5. 英國愛丁堡,英國文化協會主辦“公民社會領導力”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3. 韓國首爾, 韓國聖公會大學亞洲NGO資源中心主辦“亞洲公民社會”研討會;
2003. 中國香港,城市中國研究網路(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主辦“Cities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rban Research”會議發言;
2003.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主辦“環保NGO與社會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發言;
2002. 中國長沙,中國環境科學學術年會正式發言;
2001. 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人類學年會正式發言;
2001. 加拿大蒙特婁,加拿大人類學學會與美國民族學會聯合會議上正式發言;
2000. 中國北京,國際民族學家與人類學家聯合會中期會議上正式發言;
會員資格
美國人類學會會員,香港人類學會會員,中國都市人類學會會員,上海社區發展研究會會員
研究興趣
Ø 公益慈善與中國社會轉型
Ø NGO研究
Ø 社區發展
Ø 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
Ø 公民社會理論
教學課程
教授人類學理論等核心課程,獲獎一次,教學深受學生好評。
學期 | 課程名稱 | 類別 | 學分 | 學時 | 課程對象 |
2003學年第二學期 | 發展人類學 | 專業選修 | 2 | 36 | 本科三年級(33人) |
2003學年第二學期 | 人類學田野調查 | 必修 | 8 | 本科三年級(6人) | |
2004學年第一學期 | 人類學概論 | 必修 | 4 | 72 | 本科一年級(65人) |
2004學年第一學期 | 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 必修 | 4 | 72 | 碩士研究生一年級(25人) |
2004學年第一學期 | 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 必修 | 4 | 72 | 博士研究生一年級(22人) |
2004學年第一學期 | 公民社會與發展 | 選修 | 2 | 36 | 公共選修課(200人) |
2004學年第二學期 | 空間、歷史與權力——社區研究英文原著選讀 | 專業選修 | 3 | 54 | 碩士研究生(16人) |
2005學年第一學期 | 文化人類學理論 | 必修 | 4 | 72 | 碩士研究生一年級(25人) |
2005學年第一學期 | 空間、歷史與權力——社區研究英文原著選讀 | 專業選修 | 3 | 54 | 碩士研究生(16人) |
2005學年第二學期 | 人類學田野調查 | 必修 | 6 | 本科三年級(7人) | |
2006學年第一學期 | 文化人類學理論 | 必修 | 3 | 72 | 本科二三年級(80+40人) |
2006學年第一學期 | 公民社會與發展 | 選修 | 2 | 36 | 全校公選課(186) |
指導學生論文
年級 | 姓名 | 類別 | 論文題目 | 評級 |
01 | 張麗霞 | 本科畢業論文 | 傳統都市社區的拜神與迷信——對廣州南華西街拜神的人類學研究 | 優 |
01 | 彭穎斌 | 本科畢業論文 | 旅遊發展,鄉村治理與布依族生計模式變遷——雲南省羅平縣多衣村人類學考察 | 優 |
01 | 林德麗 | 本科畢業論文 | 共生的“村”與“城”之衝突和融合——對廣州市下渡村的人類學分析 | 良 |
01 | 陳健 | 本科畢業論文 | 行業協會的結構與功能分析——以義烏制筆協會為例 | 及格 |
02 | 劉一甫 | 學年論文 | ||
02 | 孫翠文 | 學年論文 | ||
02 | 辛宇翔 | 學年論文 | ||
02 | 馬永春 | 本科畢業論文 | ||
02 | 王興明 | 本科畢業論文 | ||
02 | 唐曉舟 | 本科畢業論文 | ||
02 | 高潔 | 本科畢業論文 | ||
03 | 歐鵬宇 | 學年論文 | ||
03 | 周如南 | 學年論文 | ||
03 | 袁亮 | 學年論文 | ||
03 | 楊艷 | 學年論文 | ||
03 | 周如南 | 本科畢業論文 | 良 | |
03 | 歐鵬宇 | 本科畢業論文 | 樂昌互助會在行動——自發性的NGO在運行s時的行動衝突探討 | 良 |
03 | 莫曉波 | 本科畢業論文 | 單位型社區組織研究——以廣州市廣重社區為例 | 優 |
03 | 蘇晨 | 本科畢業論文 | 奪補河邊有人家——白馬人族群認同的建構與變遷 | 優 |
04 | 楊翔 | 學年論文 | ||
04 | 郁弘芳 | 學年論文 | ||
04 | 鄧圓也 | 學年論文 | ||
04 | 劉初明 | 本科畢業論文 | ||
04 | 陳曉羲 | 本科畢業論文 | ||
05 | 吳桐雨 | 本科畢業論文 | ||
05 | 武毅 | 本科畢業論文 | ||
05 | 韓燁 | 本科畢業論文 | ||
05 | 張麗霞 | 碩士畢業論文 | 傳統都市鄰里的再造——對廣州南華西街的人類學研究 | |
05 | 曹波 | 碩士畢業論文 | 秩序的建構——對雲南省羅平縣多衣村布依旅遊的人類學研究 | |
05 | 唐湖湘 | 碩士畢業論文 | 變遷、互動與社區認同——對廣州市北村業主維權集體行動的人類學研究 | |
06 | 高潔 | 碩士畢業論文 | 參與式發展的地方性主體——以廣西多敏村的人類學研究為例 | |
06 | 沈思斯 | 碩士畢業論文 | 關於民間公益組織行動中合法性的人類學研究——以GS在雲南海棠湖地區的環保行動為例 | |
07 | 周如南 | |||
08 | 羨曉曼 | |||
08 | 黃源 | |||
08 | 李倩 | |||
社會服務
積極參與公益事務,所負責的中心被〈南風窗〉評為2007年度最佳公益組織。得到海內外媒體的報導。其農民工民間組織的研究得到廣東省委領導的點名肯定。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和災後社區重建工作,撰寫的《民間參與汶川大地震緊急救災》研究報告,提交給由國家減震救災委、民政部、北京師範大學組織的汶川地震專家對策組,匯成總報告遞交國務院,得到溫家寶總理批示。同時是《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導》評論專欄的撰稿人,並在校內開展馬丁堂博雅教育實驗,支持學生成長。
2012.01-至今 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 執行院長
2015.10-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禮來慈善學院 兼職教員
2015.04-至今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4.11-至今 國際第三部門研究協會(ISTR),理事
2013.01-至今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公民社會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諮詢委員
2014.09-至今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兼職教授
2013.05-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法律與行政學院客座教授
2011.04-2012.12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 副主任兼秘書長
2010.06-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諮詢委員
2007.10-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06.12-2012.6中山大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主任
2006.05-至今 中山大學城市社會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04.2-2006.9 中山大學廣東發展研究院公民社會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