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民

朱仁民

朱仁民,男,別名朱人民,號蓮花洋人,1949年生,浙江寧海人,擅長中國畫、連環畫。教授,浙江大學生態修復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潘天壽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 歷時30年,朱仁民創立了一個全新的學科“人類生態修復學”,提出“用藝術拯救生態,拯救人類”的新學說。將新理論付諸實施,設計修復了十大生態修復工程,聯合國官員稱朱仁民是“中國的達文西”,義大利美術家協會主席稱朱仁民創造了“文藝復興以來沒有出現過的藝術表現形式”;聯合國基金組織、上海世博會、浙江大學為朱仁民建立個人藝術館。作品《在公海上團圓》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連環畫《青春日記》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漫畫《大師考文憑》獲全國職工美展佳作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朱仁民,號蓮花洋人,籍貫浙江玉環,出生於寧海。童年在 潘天壽先生身邊,少年隨父因去海島普陀。浙江大學生態修復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潘天壽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

主要成就

創建學科:人類生態修復學

朱仁民 朱仁民

朱仁民1949年出生於畫壇大師之家,4歲隨外祖父潘天壽學畫,14歲以優異成績考取中國美院附中,卻因出身問題被拒於校門外。在隨父母下放舟山的歲月里, 朱仁民當過漁民、鐵匠、教師、救生員,從事過舞台設計等職業。 朱仁民先後自學了文學、繪畫、書法、雕塑、建築等學科。1979年,朱仁民的國畫作品《在公海上團聚》在第二屆中國青年美展中獲獎,並與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王公懿的版畫《秋瑾》同時被載入1981年文化部《中國文藝年鑑》。此後, 朱仁民的畫作又多次在全國美展中獲獎。

潘天壽稱讚“仁民真能畫”;著名畫家陸儼少稱 朱仁民是“將門虎子,潘老遺風”;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稱朱仁民“現實教育機制中很難出現的一種人才,是時代很需要的藝術人才”。

1978年,朱仁民在繪製300米巨幅國畫時從腳手架上摔下,醫生診斷他“永遠無法站立”。此後5年裡,朱仁民沒有絕望,在“臥榻大學”上苦讀,閱讀和研究中國傳統哲學、美學與人文自然的關係。 5年後,朱仁民奇蹟般地站了起來。1986年起,朱仁民開始遊歷港澳和歐美,在學習、講學、展覽中增長學識,開闊眼界,為開創新學科理論和實踐夯實了基礎。在新加坡,朱仁民第一次看到人類對被自己破壞了的環境進行修復的實踐:修復河口、碼頭,並第一次接觸到景觀設計這一學科。朱仁民很快領悟到,這一學科能用藝術的形式修復被破壞了的環境。 朱仁民把目光投向創立人類生態修復學這一新學科上。1992年,朱仁民率先把景觀設計引入國內,並出任中國美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此後又成立杭州潘天壽環境藝術研究院和專業景觀設計公司,開始在中國的河流、沙漠、裸崖中尋找最典型的地貌進行艱苦卓絕的修復工作。經過10多年的努力,人類生態修復學的心靈生態、自然生態、文化生態三部分學科構架開始形成。

修復自然:創作大地藝術作品

朱仁民 朱仁民

1996年,朱仁民從自己最熟悉的蓮花島開始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理論。蓮花島是著名佛教聖地普陀山邊上的一座小島,酷似一尊靜臥于海面上的觀音護衛著海天佛國。而當地將在這個小島上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開發房地產,臥佛奇觀將可能永遠在地球上消失。朱仁民萌發了在蓮花島進行生態修復實踐的念頭。他向當地政府提出一個大膽構想,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大海藝術作品——普陀海洋雕塑公園。朱仁民的構想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隨即,朱仁民買下了這個荒島進行開發。耗時15年,投入3000多萬元,中國第一座海上大地藝術作品蓮花島禪宗藝術公園誕生了:800米長堤,朱仁民親手雕刻的花崗岩500羅漢護衛著蓮花島這座臥佛;島上還建有國際藝術家工作室、紀念日僧慧鍔廣場等景觀。開發完全保留原生態,一棵樹都沒砍。蓮花島被列為國家文化產業全國教學示範基地,很快成為當地的旅遊熱點。瑞典哥德堡號帆船造訪蓮花島時,全體船員都很激動,他們給朱仁民留言:“您的精神就像一座大山一樣立在瑞典人民面前!”

1999年,銀川遠郊,13000畝荒漠中孤柳頑強地挺立在夕陽下。老柳樹傳遞出的信息和調查結果使朱仁民堅信地下有水。耗時6年,朱仁民創造了人類修復自然的奇蹟: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建成,這是西部地區黃河流域唯一沙地上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引來的幾十萬隻候鳥成為當地奇觀,世界濕地保護組織的專家參觀這一傑作後無比震撼和激動。

朱仁民的修復生態藝術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先將修復工程繪成中國畫,再將中國畫轉換成建築、景觀、雕塑、園林。他的大地藝術作品“凝聚著藝術家的想像,工程師的精確,哲學家的深邃”。

至2012年,朱仁民基本完成了十大地貌的生態修復工程,他倡導以藝術拯救生態、拯救人類的初衷得到初步驗證。至此,《人類生態修復學》的學科架構已完成,朱仁民發表了《西部大開發中的生態文脈》《大運河·杭州勝利河古水街景觀建築》等30多篇論文,並完成了各種生態修復文案百餘本,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教學模式:以他創建的人類生態修復教學館為主體,利用館內的各類藝術門類進行現場教學,並將各門類的藝術創作實踐工坊建在藝術館周邊,供師生直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學習探討。

走向世界

十大修復工程完成後,朱仁民開始向國內外傳播他的新學說。

朱仁民 朱仁民

2012年5月,朱仁民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邀請講授《人類生態修復學》。在一個半月的講學中,美國PBS電視台向全美現場直播朱仁民的演講,加州電視台、舊金山電視台等媒體分別對朱仁民進行跟蹤報導。朱仁民和他的新學說在美國引起廣泛關注,專家學者及加州海岸線生態保護委員會等機構找朱仁民尋求合作。

朱仁民修復生態的大地藝術作品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也引起聯合國基金組織的高度關注,該組織多次派專家前來考察。義大利國家美術家協會主席稱朱仁民“是這個世界的達文西,這是文藝復興以來沒有出現過的藝術表現形式”。經多次考察,聯合國基金組織決定在義大利維羅納市專門設立朱仁民藝術館。2012年11月下旬,朱仁民的作品在義大利布雷西亞市進行了預展,引起當地較大反響,布雷西亞全市的政要和名流到場,當地文化部門的最高首長讚譽這一展覽是“近年來最隆重和熱烈的文化盛宴”。期間,義大利國家美術家協會授予朱仁民“義大利國際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稱號,這是義大利首次向世界藝術家頒發的最高藝術榮譽稱號。展覽期間,朱仁民還為義大利羅馬laba藝術學院和布雷西亞市作了《人類生態修復學》的學術報告和講座。義大利國家電視台藝術評論家瑪麗娜·比契在義大利《歐華時報》上撰文,就朱仁民在繪畫、建築、雕塑、哲學、禪學等方面的傑出成就給予高度評價,文章的題目就是:“中國的米開朗基羅”。

2012年5月20日上午,在浙江大學建校115周年華誕之際,浙江大學朱仁民藝術館開館儀式在浙江大學西溪校區隆重舉行。

2013年11月28日,義大利為朱仁民建立長期藝術館。12月3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大樓舉辦“朱仁民藝術展—藝術拯救生態”。

2017年5月23日,寧波朱仁民藝術館在寧波江北老外灘國際人才社區隆重開館

2018年9月19日,朱仁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作了“From Ink Painting to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hu Renmin's Studio and Land Art”演講。

2018年9月23日,美國矽谷朱仁民藝術館成立。

人物故事

從浙江舟山沈家門漁港往東,臨近出海口有個小島,在普陀山、朱家尖等島嶼包圍下,顯得極不惹眼。臨近一看,卻又非比尋常:島嶼淺灘里、長堤上矗立著306尊花崗岩羅漢雕塑,或盤石而立,或把盞向天,或奮力掙扎,或莊或諧,亦喜或悲,而他們又有一個共同特點——全部面東而向,東面便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漲潮時,海水裡的羅漢只剩下頭、手置於水面,神靈活現;退潮時,身態盡顯,箇中滋味橫生。

島上兩座山坡連體而立,山門面東而開,遠觀如觀音入海,島上一日兩度潮,浪花吮吸礁岸、鹽花浸漬卵石。該島又名“蓮花島”,島主朱仁民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島主”,現任杭州潘天壽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

落魄“島主”夢

命運總喜歡和人開玩笑。要說朱仁民的海島情結,就不得不提到他多舛的命運。朱仁民出身於畫壇大師之家,外公是赫赫有名的國畫大師潘天壽,舅舅是現中央美院院長 潘公凱,然而朱仁民七歲時卻因“出身問題”,隨父母遷到舟山島沈家門,開始了30餘年的海島“放逐生活”。

生活將他拋至天涯海角。他在島上當過漁民、鐵匠、救生員、教師……從張網、出漁、刷漆、打鐵、教書到游泳池救生員、舞台設計、美術幹部,35年中,他的行蹤遍布這片東海之濱。

從小的耳濡目染,使朱仁民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打魚的閒暇,他也會潛心學習素描。他的身體裡流淌著家族傳承下來的藝術天賦——他自學的繪畫,不僅獲得國畫大師陸儼少“ 將門虎子、潘老遺風”的稱譽,還獲得1979年全國美展的銅獎,與 丁紹光 羅中立等人一起被譽為畫壇新星。

《大道·海天篇》創作 《大道·海天篇》創作

如果不是此後再一次遭遇“命運的玩笑”,或許他早已在藝術界功成名就。1981年,他正在創作一幅 300米×3米的中國畫巨作《 大道·海天篇》時,竟然從高架上摔下來,造成 腰椎損傷,醫生當時斷言:“你再也站不起來了。”當上世紀80年代轟轟烈烈的全國水墨運動展開時,他只能躺在普陀山上破敗的隱修庵中靜養——他每天靠母親的兩個學生輪流送飯。

朱仁民躺在床上,每日所見,就是窗外靠近舟山沈家門的那個尚不知名的小島。生活的苦楚,孤單的心境,讓他悟透了很多人生道理。在摔傷4年多後,奇蹟發生了,朱仁民又重新站了起來。他光著腳,眼中噙著淚,對著普陀山跪拜,又對著大海叩首。他記得那年是1984年,買島之夢就此萌生。他決定有生之年在這座曾日日所見的懸水島上實施自己的藝術構想:將自己對藝術、自然的崇尚合二為一,打造一件大地藝術品,一個藝術之島。

朱仁民離開普陀山後,四處雲遊,他先到新加坡,後漂泊至加拿大,又從加拿大到歐洲,坎坷鑄就了他的堅毅。

1992年,朱仁民回國,在杭州創辦了潘天壽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當時國內景觀設計行業仍是空白,這為他帶來了大量財富。1996年,朱仁民在舟山1399個島嶼里,選擇了那個沈家門海港邊的小島。那年,他支付了9萬元,獲得了荒島的40年的使用權,並把小島取名為“蓮花島”,自號“蓮花洋人”。

人物言論

當今人類的所有苦難來自於自身對心靈生態、自然生態、藝術生態的破壞, 人類必須如同愛護自己生命一樣地關心和維護這三個生態,方能在這一星球上延續下去。

我的兩個母親:生母、祖國,一樣偉大善良、勤勞堅韌,一樣傷痕累累、瘢痕重重。母親呵!兒子該為您做些什麼?

這個時代不缺智慧不缺金錢,缺的是思想,是精神,一種大國文化精神,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我會做什麼?我該怎么做?我做不了脊樑,做根魚刺也罷。

我跨越不了前面的大山,只用這些大山之石疊磊“心靈生態、自然生態、藝術生態”的圖像,將建築、景觀、雕塑、園藝、文學、哲學、禪宗等揉捏一起,以世上最寬口徑的藝術表現形式創造心與物、形與神、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等的合一性,將架上藝術搬至象牙塔又將其搬向民眾供他們享用。

設計是心靈生態、藝術生態和自然生態的一種最佳傳達手段。

歷任

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杭州潘天壽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 院長

美國PANTACE設計事務所 首席設計師

浙江省旅遊局旅遊規劃設計所 所長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景觀研究實習基地 主任教授

杭州市委、市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 委員

浙江省文化廳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 在庫評審

浙江省陶瓷博物館 館長

個人榮譽

作品獲得第二屆全國 青年美展銅獎、第六屆全國美展入選、第 七屆全國美展銅獎、全國職工美展銀獎、首屆中國藝術節優秀獎、 日中國際美術交流展大獎、首屆中國風俗畫大展銀獎。其氏名入遍《世界名人錄》、《世界優秀華人藝術家名錄》、《當代中國美術家大辭典》等。完成中國第一個無人島的建設,買島第一人。

1、1959年,朱仁民創作了國畫《奔馬》獲全市首屆美展一等獎。

2、1972年,朱仁民開始大量創作連環畫、插圖,發表了《暗礁》、《一條海鯽魚》、《雙龍洞的故事》、《音樂迷楊珂》等上百篇作品。

3、1974年朱仁民以鋼筆線描將中國古代藝術造型和西方的人物造型相結合創作了連環畫《奔月》,成為連環畫界至今未有的獨立風格。

4、1977年,朱仁民租用游泳池開始創作300米*3米的中國畫水墨巨幅之最《大道·海天篇》,在海島掀起自我的水墨運動。成為當代水墨運動和行為藝術的排頭兵。

5、1979年,朱仁民創作了中國畫《在公海上團聚》,獲國家文化部、中國美協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銅獎;第一次在國家最高級別展館發出海峽兩岸團聚的呼聲。1981年的《中國文藝年鑑》記載了這一文革后里程碑式畫展中刊用了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朱仁民的國畫《在公海上團聚》,王公懿的版畫《秋瑾》。

6、1984年,朱仁民在病癱中以維也納分離派和敦煌壁畫的風格創作了自傳體連環畫《青春日記》。又成為連環畫中前所未有的探索性風格。

7、1985年,朱仁民創作《大師考文憑》獲全國銀獎,中國美術報及全國十七家省報相繼轉載。

8、1987年,朱仁民創作《擒龍王》入選國家文化部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節”優秀繪畫作品展。

9、1988年,朱仁民的國畫《坐禪》獲“日·中美術交流展”國際大獎。

10、1989年,朱仁民創作《嚴重警告》呼籲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和對真本實學的尊重。作品獲國家文化部舉辦的“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

11、1991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大型畫冊《朱仁民》。

12、2001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朱仁民的詩書畫冊《蓮花洋人》。

13、2002年,朱仁民在全國招尋中入選,為央視開年大戲《天下糧倉》繪製兩幅貫穿全劇的主題繪畫《千里餓殍圖》、《千里嘉禾圖》。

14、2005年,西泠印社出版朱仁民撰寫的水墨長卷《千里餓殍圖賞析》。

15、2007年,朱仁民創作的水墨手卷《羅漢藝事卷一》及《羅漢扇面》分別以28.7萬和8.4萬在西泠印社拍賣行成交。

16、2008年,朱仁民創作了15米水墨長卷《大運河·銀湖墅河上徒稿》,並將其設計成建築施工圖,營造了杭州勝利河古水街;成為杭州城北最具市氣的運河水街。朱仁民將長卷研發成的絲綢製品被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收藏。

17、2009年,西泠印社拍賣行成立五周年拍賣,朱仁民創作的水墨手卷《羅漢藝事卷二》以三十一萬成交。

18、2010年1月,朱仁民的國畫《禪意》在上海增愛基金會慈善拍賣活動中,以十七萬成交,《羅漢藝事卷五》《潮從東方來》分別在北京嘉德、瀚海兩大拍賣行以26萬和22萬成交。

19、2010年4月國家文化產業中心等舉辦的《上海世博朱仁民藝術館》在黃浦江畔落成。

20、2011年6月浙江大學院士、校長楊衛和人文學院、藝術學院、校辦主任等領導經十五次調研、考察,正式決定邀請朱仁民為浙江大學正式教授,並啟動建設浙江大學朱仁民藝術大樓、浙江大學朱仁民藝術基金和浙江大學朱仁民藝術館並擔任浙江大學景觀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潘天壽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如此誠摯隆重的邀請在浙江大學史無前例,朱仁民的大藝術概念、最寬口徑的表現方式、社會的責任感和市場實踐的大量理論已成為全國各個名校最迫切需求的師資力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