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0年大趨勢:我們將身處一個怎樣的世界

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 我們有許多朋友,但很少有朋友了解我們的希望和恐懼。 對這種現象有一些簡單的解釋,但大多數都是錯誤的。

作品簡介

作 者:(澳)沃特森 著,張慶 譯
出 版 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了各種預測和推測,但根本目的並不是預測未來。那些認為未來可以預測的人要么在撒謊,要么是在犯傻。我的意圖是激發想像力,希望你能夠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我們熟悉的事物,並以更清晰的思路解讀我們不熟悉的事物。要說有目的的話,本書的目的就是拓寬思路、開闊視野,使儘可能多的個人和團體慎重考慮他們將要前往的地方,以及一旦到達那裡之後,是否值得停留。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首先,必須留心觀察已經發生的一切,然後,對目前發生的事物將把我們引向何方作出有依據的預測。
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已經出現的新事物的回顧,我們可以從中構想它們將會如何繼續發展,從而形成我們的未來。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因為未來從來不是過去和現在的線性延伸。總的來說,意想不到的思想和事件通常會打斷關於未來的計畫和預測,不過這通常比對未來什麼都不想要好。

目錄

序言
第1章 社會與文化:為什麼將來我們洗澡的時間會更長
獨居
電腦,好啊!
死了,但越來越不會被忘記
舒適的麻木
時間和空間的新理論
遇到迷你自我
製造新的恐懼
改變社會的5大趨勢
第2章 政府與政治:我們和他們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從比白色更白,到比綠色更綠
為什麼地球不需要拯救?
教育不起作用了

部分內容

第1章 社會與文化:為什麼將來我們洗澡的時間會更長
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佛教格言
2006年初,人們發現一位名叫喬伊斯·文森特的中年婦女死在了自己在倫敦的寓所里。這件事本身並沒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只是被發現時她已經死去兩年多了,而且電視還開著,這使得這件事情顯得有些不同尋常。怎么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呢?其他人都在哪裡?答案當然是其他人都在其他的地方。像大多數大城市一樣,倫敦不再有鄰里關係,而是一個個越來越孤立、自私、自戀的個人的集合。鄰里之間不相往來,人們之間不聞不問,也不主動提供信息。在這個網際網路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的時代,沒有人真正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
我們有許多朋友,但很少有朋友了解我們的希望和恐懼。大家似乎都覺得彼此離得遠點有益於長壽。
在日本有一種社會現象叫做“蟄居”。這個詞大概可以解釋成“退縮”,指那些成天呆在臥室里而絕少外出的男青年。有一位蟄居族在剛過20歲時便閉門不出,成天在自己的臥室里打電子遊戲、看電視、睡覺,如此生活了14年。所有吃的東西全他媽媽提供,他媽媽就住在樓下,形同獨居。這種現象是一種典型的日本現象,儘管沒人能完全說清楚究竟誰該為此負責。據專家稱,日本的蟄居族人數介於10萬—100萬之間,造成蟄居族的原因多種多樣,從父親因工作繁忙長期不在家,到母親對兒子的過度保護。
對這種現象有一些簡單的解釋,但大多數都是錯誤的。有的人將其歸咎於個人主義,有人將矛頭指向城市化、技術、教育甚至政府。事實上這些因素都存在,但歸根結底在於我們自己,是我們讓這一切發生的,而且只有我們才能讓這一切發生。如果現在是這個樣子,未來五十年將會怎樣呢?
或許對於一本商業性的書籍來說,這樣的開頭有點奇怪,但我想首先提供一個較為廣闊的圖景是很重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