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有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其一,是網路歌手MC淚彬2011年的原創傷感說唱單曲,;其二,是作家陳健琦先生的散文集,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MC淚彬演唱歌曲

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是網路歌手MC淚彬2011年的原創傷感說唱單曲。傷感的歌曲體現了現實社會的一種感情挫折。《未了情緣》是一首傷感的歌曲,無論是編曲還是作詞上面都很細心,講述的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MC淚彬2011年傷感情歌再現。

歌曲介紹

《未了情緣》講述的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故事,一段曾經轟轟烈烈而沒有了結局的悲劇,因為相愛而在一起不想分離,卻因為現實的一些殘酷事實,因為家 庭的阻撓被迫分開所寫的一首說唱歌曲。

歌詞

快樂過 幸福過 我們在一起也澎湃過

我們哭過 我們笑過 我們相愛過

我們吵過 我們鬧過 我們爭執過

我們累過 我們傷過 我們努力過

可是到了最後換來只有無言的結果

對你的思念我無法改變

想你的時候傻傻的看著你的照片

腦子裡面總是出現你的畫面

有的時候就像打雷又在閃電

自從你跟我分離的那天

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是那么的短暫

賴不住寂寞的我總是幻想

我們還能不能再次相見

總是幻想我們見面的那一瞬間

當夢醒來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夢幻

無助的淚水總是映出眼眶

幼小的心裡總是受著創傷

當初你唱著那首 傷不起

總是害怕哪天我會把你拋棄

離開的你的日子我過的好無力

沒有你的陪伴 我感覺很無趣

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慢慢的變成了回憶

想著曾經我們在一起度過的每個時刻

有歡笑 有難過 有快樂 有失落

可是現在已找不到屬於我們的幸福和快樂

面對我的就只有傷心和難過

離開你以後痛苦的生活

我還能向誰去訴說

總是一個人難過 一個人失落

也許那根本就是我自己落弱

無法面對失去你的結果

所有難過圍繞著我 寂寞陪著我

我還能做什麼

快樂過 幸福過 我們在一起也澎湃過

我們哭過 我們笑過 我們相愛過

我們吵過 我們鬧過 我們爭執過

我們累過 我們傷過 我們努力過

可是到了最後換來只有無言的結果

當每次看到流星划過天際時

都會許下一個重複的心愿

願望哪天我們還能回到從前

當夜深人靜想起你的時候

眼淚總是忍不住的往下流

我努力的舉起你牽過的那雙手

檫乾眼淚等待時光的倒流

總是幻想著哪天我們再相見

解救我的痛苦和對你的思戀

我對你的愛永遠不會改變

那次離別之後我們沒有失去聯繫

騰訊QQ成了慢慢我們聯繫的工具

每天總是很習慣的跟你發一句 老婆我愛你

雖然我們之間相隔著千萬里

但是我們兩顆心永遠在一起

每天總是聊著那些重複的話語

一句老婆發過去 你回一句親愛滴

有的時候你還直呼我的網名

看著你用手機QQ發來的每個字型

總是在幻想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

總是默默的祝福你每天過的比我開心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我的心裡就無法得到平靜

當每次看到你QQ的心情 我的眼淚就猶如水滴

當我們談論到關於我們的事情

你總是說著那句 難以決策 的成語

這句話已經深深的印在我心底

以前的美麗誓言已漸漸消失在那無情的風裡

很多的事情我 沒辦法說下去

因為你總是說著那句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你的這句話深深的傷了我的心

你知道嗎 我很無力

為什麼這一切如此殘忍

何時才能再續那段 未了情

歌手介紹

MC淚彬,原名:徐家斌,網路歌手兼音樂製作人,網路MC主持人等,代表做《我是一個MC》《未了情緣》《蔥毒》《火毒》等。為人低調,在網路有一定的名氣,現實是一名酒吧DJ,也有很多DJ作品,如《讓子彈飛DJ版》、光棍節主題DJ舞曲《男人就是累DJ》等。

陳健琦的散文

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

《未了情緣》是由 陳健琦先生所作的散文集,主要是描述在改革大潮中各個

階層的心路歷程和時代的心靈軌跡,探索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社會問題的成因及如何深化改革進行思考。反映社會對民主、法制的訴求和渴望,對人性、人權問題進行唯物辯證的分析。歌頌祖國大好河山,介紹邊疆少數民族的民俗、民風、民情等。2012年4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未了情緣導讀

人生是一首《未了歌》,這才是真實的。以前,我很欣賞《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其實,誰的一生能真正做到“了就好”呢?四川成都寶光寺有一副對聯:“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知”。妙哉!世道人生,不就是“了猶未了嗎?”誰能擺脫!每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有很多未了之情,死了,也是帶著未了心愿離開人世的。

一個人心中有了“未了之情”,藏著一些眷戀,留下一些思念,寫下了一些愛意,實是一件幸福之事。靈魂深處有一份牽掛,有時會柔腸寸斷,但也會有甜蜜和溫馨……

在歷史的長河中,政治是暫時的,文化是恆久的。生命就是時間,時間是空的,大到無限,小到無形,我們的生命從萌芽、開花、結果到萎謝,但生命沒有終結,繼續循環,佛家講有“來世”有“報應”。勸我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把屠刀不單指是殺人武器,也指精神迷失,是慾壑難填,執迷不悟。有的人為了一己私利,人盯人,人防人,人整人,使社會的神經染病了,抑鬱症、失眠症等並不少見,社會已經失態,信任越來越少,新書越來越壞,我們看到的是親情的荒漠、精神的荒原、愛情的荒野、一片荒涼。是否如此?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生命是短促的,也是有限的,我們不妨靜靜地坐下來思考一下,我們還有多少未了情緣需要回報?我真想學清末詩人蘇曼殊,芒鞋竹杖,去尋找自己未了情緣。遙望南天,我似乎看到故園升起的炊煙,長滿青苔的石板路,清澈細流的小溪,心中又添加了一份鄉愁。我無法脫離紅塵,我的情緣未了。

圖書信息

作 者: 陳健琦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中路威爾夏大道3C

責任編輯: 雨 涵

裝幀設計: 武漢藍翎工作室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850×1168mm1/32

字 數: 180千字

印 張: 9.00

版 次: 2012年6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6.00元

作者簡介

陳健琦,男,廣東恩平人。高級畜牡獸醫師,多次獲得過全國性學術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和特等獎,入編《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出版過詩集《路漫漫》、《殘夢》,散文集《煙雨人生》、《冷暖人生》、《滄桑人生》。入編《國際華文作家詩人傳略》,不少文章在國外《星島日報》等華文報刊發表。是《人民日報》特約撰稿人、湖北作家文獻中心特約編審、中國散文學會寫作中心高級創作員。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總社地址: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