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墳

宋代詩人儲泳墓,墓址在周浦鎮鎮區年家浜西路百樂毛紡廠東北面,墓形像木魚,俗稱木魚墳。 清周浦馮金伯所著《墨香居詩話》載:“華谷(儲泳號),南宋詩人。 ”後代曾有文人為了紀念儲泳,倡議稱周浦為“儲里”或“華谷里”。

宋代詩人儲泳墓,墓址在周浦鎮鎮區年家浜西路百樂毛紡廠東北面,墓形像木魚,俗稱木魚墳。清周浦馮金伯所著《墨香居詩話》載:“華谷(儲泳號),南宋詩人。弟游,字晴谷,亦能詩。予家向西數十武(註:古時六尺為步,半步為武)為匯龍橋,過橋折而西,又數十武,有墓向北,俗稱為木魚墳者,即華谷葬處也。穴場頗寬,為樵牧所侵占。乾隆丁丑(1757年),同里王君澤深等訴諸邑宰為丈地立界。”清同治年間墓毀。
木魚墳為清代“周浦八景”之首。清代有“周浦八景”之說,即:木魚古冢、永定晨鐘、姚橋望月、文閣聽潮、生池鱗泳、楊橋海眼、火燒梅嶺和羅漢青松,但現存無幾。
(約1101~1165)字文卿,號華谷,宋代詩人。宋京南遷後隱居周浦,當時周浦未形成集鎮。
東漢著名煉丹家魏伯陽著《參同契》和北宋張伯端所撰《悟真篇》,均為道教重要著作。儲泳研究後,寫成《參同契解》和《悟真篇解》兩書。並著有《易說》、《祛疑說》等多部著作。
儲泳死後葬在周浦鎮匯龍橋南,北近老周浦塘(現年家浜路百樂毛紡廠東北角),儲墓形如木魚,俗稱“木魚墳”。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南匯縣匯稟生王澤深等具呈清丈,重立界碑。“木魚古冢”被列為“周浦八景”之首。蘇松的騷人墨客時來憑弔,留下很多詩作。孔衡作的《宋詩人儲泳墓》詩曰:“寺側溪流靜,橋邊木葉飛。離亂懷往哲,惆悵步斜暉。抔土先生重,說詩此日稀。人煙稠杜浦,歡息古風微。”後代曾有文人為了紀念儲泳,倡議稱周浦為“儲里”或“華谷里”。
儲泳著詩情景交融,語言通脫,流傳較廣,尤為《思歸》一首:
客樓高處望,獨立對斜暉。負郭有田在,故山何日歸?秋深楊柳薄,水闊鷺鶿飛。風景正肅索,何堪聞搗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