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1.指人質樸而不善辭令。
《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既馳金相,亦運木訥。”何晏集解引王肅曰:“木,質樸;訥,遲鈍。”
《後漢書·韋彪傳》:“宜鑒嗇夫捷急之對,深思絳侯木訥之功也。”
宋黃庭堅《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明史·傅珪傳》:“珪居閒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持,人不能奪。”
清·戚惠琳《琬琰惠琳集》“覓詞無心言自正,尋人有意終難成。難得木訥是君子,難得靜默是良人。”
2.泛指質樸,無文飾。
唐顏真卿《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僕射孫逖文公集序》:“文勝質,則繡其鞶帨;質勝文,則野於禮樂而木訥不華。”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我聽著他那木訥而低抑的聲音……曉得他的內心是虔誠地在替德甫哀悼著的。”
3.指木訥的人。
唐林滋《木人賦》:“既無喪無得,亦不識不知。跡異草萊,其言也無莠;情同木訥,其行也有枝。“
4指反應慢半拍,呆頭呆腦。
5指不解風情,不容易理解某件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