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木芙蓉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作者簡介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號紫微,世稱東萊先生。其先東萊(今山東掖縣)人,後遷居壽州(今安徽壽縣)。兩宋之世,呂氏一族素負郡望、家學與貢獻。呂本中是南宋著名的史學家、理學家、詩人、詞人兼詩評家,也是江西詩派中人,曾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做詩雖學黃庭堅、陳師道句法,但還是“喜令人讀東坡詩”。《宋史》卷三七六有傳。
譯文
小池塘的南岸盛開著美麗的木芙蓉,它們在雨後或霜前(意為在摧毀花木的天氣到來之前)都會有意開得更紅艷。它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
賞析
木芙蓉(Cotton Rose)又稱“拒霜”,在深秋開花。此詩看似輕鬆之筆,卻點出呂本中的人格價值觀。短短二十八個字,可說包蘊無窮,這正符合宋人論詩主“意”的要求。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池塘低下處標聳著一棵樹,陡立之感、獨立之姿,想見詩人的抱負與期許。史稱呂本中在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上書論恢復中原之計,未被採納,後因觸怒秦檜,降為提舉太平觀,此後即家居,從事著作和講學,晚年奉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聲的寄託,呂本中以此詩道出他的人生選擇。
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擬人手法,寫木芙蓉努力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論語·泰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中國士子堅貞心志的人格典範;菊,象徵隱逸高潔。宋人常常將木芙蓉與菊花並稱。晏殊:“數枝金菊對芙蓉,搖落意重重。”歐陽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張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對幽。”菊以淵明為知己,木芙蓉就與菊花一樣,成為隱逸高潔的象徵。在整箇中原淪陷,君臣綱常不能有所作為、金人另立張邦昌為偽楚之際,這無異是呂本中持守的心聲。
第三、四句則是全詩用意之所在。“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意思是說木芙蓉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歐陽炯說:此詩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隨東風之來去,花謝花開,俯仰由人,木芙蓉則傲然兀立於秋風之中,經霜愈盛,其風骨視桃李為何如耶?歐陽炯認為木芙蓉“經霜愈盛”,若以人擬木芙蓉、桃李,則木芙蓉的骨氣比桃李真有千差萬別。呂本中筆鋒一轉,想到春來繽紛的五彩大地,春風下桃李盛開,春盡滿地落花,甭說還撐到雨後的霜前。如果詩人有譬喻,那么,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淚,霜則是人生的苦難,東風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難之中,還能努力地展現自己的風華,沒有沮喪、畏縮,沒有東風(恩寵),生命依舊亮麗。誰說一定要阿附權貴,在官場飛黃騰達呢?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前“著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木芙蓉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屬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叢生,高僅1m許。大形葉,廣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葉緣具鈍鋸齒,兩面被毛。花於枝端葉腋間單生。9月-11月間次第開放。花、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
基本信息:【拉丁名/學名】:Hibiscusmutabilis
【英文名】:Cottomrose Hibiscus
【別名】:芙蓉、芙蓉花、拒霜花、地芙蓉、華木。
【原產地】:原產我國,黃河流域至華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湖南為多
【科屬】:錦葵科,木槿屬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幹密生星狀毛,在較冷地區,秋末枯萎,來年由宿根再發枝芽。叢生,高僅1m許。而冬季氣溫較高之處,則高可及7m-8m,且有徑達20cm者。大形葉,廣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葉緣具鈍鋸齒,兩面被毛。花於枝端葉腋間單生,有白色或初為淡紅後變深紅以及大紅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紅重瓣和紅白間者,名曰“三醉芙蓉”。花期9月-11月間次第開放。
生長習性:
喜陽,略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在上海冬季地上部枯萎,呈宿根狀,翌春從根部萌生新枝。
繁殖培育
以扦插為主也可分株、壓條或播種繁殖。在長江流域及以北附近地區栽培時,每當入冬前須平茬並適當培土防寒,翌年春暖後去土即會從根部萌發新枝,秋季則能開花。在華南等暖和地區則可培育成小喬木,都能成長至7~8m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