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紀念專號

木心紀念專號

《木心紀念專號》(《溫故》特輯)共分上中下三輯,並配以相關圖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貴照片。上輯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訃告、桐鄉告別儀式的悼詞、烏鎮與北京兩地追思會的長篇實錄。中下輯刊載了木心先生的親屬、摯友、學生,及海內外讀者的多篇文章,還有木心從未發表的《獄中手稿》對話和致讀者信。

書籍信息

作者: 劉瑞琳 (主編)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26
頁數: 320
定價: 39.00元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 木心先生的“最後時光”,陳丹青的“守護與送別”——

陳丹青在《守護與送別》中這樣寫道,“11 月中至12 月下旬,我幾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後,是他的葬禮。誰曾守護親屬摯友走向最後的路,或對人的殞滅的真相,不驚訝,不陌生?但這是我第一次目擊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願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後一課。”

▲ 首次發表若干珍貴照片,病榻前陳丹青第一次描繪先生——

○ “木心從不讓我畫他,這是我第一次描繪先生,也是最後一次。畫時,他渾然不知。”

○ 木心晚年詩集《偽所羅門書》手稿本

○ 木心《我紛紛的情慾》手稿本

○ 2005年木心回國探看烏鎮為他故園建設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間,與上海作家陳村、孫甘露、王淑瑾、尹慶一等有過愉快的會面,喜滋滋為他們簽自己的書。

○ 2010年12月紐約電影人為木心拍攝紀錄片期間,他已漸漸習慣面對攝像。

○ 12張珍貴照片。2011-1927的木心。

▲ 首次發表木心先生的《獄中手稿》對話、節錄和致讀者信

關於木心先生的66頁獄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譯者童明教授曾與木心在2000年有過一次對話。此外,木心本人曾從手稿中選出5段摘錄。這兩份文本的漢語版從未面世,本紀念專號全文發表。

▲ 收錄梁文道、陳子善、鍾立風、童明、春陽、顧文豪等人文章

▲ 收錄木心先生的喪儀文本和烏鎮、北京兩地追思會長篇實錄

▲ 收錄木心先生《文學回憶錄》來信選登、章節摘引、最後一課

內容推薦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時時感到,這是一份鄭重的紀念,更是一組歷史的見證——在現代中國文學史與藝術史中,木心先生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孤例:他的幾乎全部創作生涯,鮮為人知, 直至他79歲那年,他的文學著作始得陸續在他的祖國大陸出版;到他逝世為止,木心著作被閱讀的時間,僅僅6年;在他逝世之後,他的有限的讀者,主要是年輕人,才有機會來到他身邊,向他致敬,與他告別。可以說,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視、被尊敬的過程,僅在過去一年,剛剛開始。

因此,本輯的內容並非“溫故”,而是一組當下的實錄。雖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創作與思想,卻是簇新的遺產。

《木心紀念專號》(《溫故》特輯)共分上中下三輯,並配以相關圖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貴照片。上輯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訃告、桐鄉告別儀式的悼詞、烏鎮與北京兩地追思會的長篇實錄。中下輯刊載了木心先生的親屬、摯友、學生,及海內外讀者的多篇文章,還有木心從未發表的《獄中手稿》對話和致讀者信。

作者簡介

劉瑞琳,哲學碩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兼該社旗下北京貝貝特出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山東畫報出版社副總編輯,《老照片》主編。“理想國”年度文化沙龍組委會執行主席。閱讀傳統的守望者。

目錄信息

目錄:

上輯

木心先生訃告
木心先生靈堂音樂曲目
陳向宏悼詞
陳丹青悼詞
木心先生烏鎮追思會
木心讀者北京追思會

中輯

邱智敏/ 哥倫比亞無倒影
王 韋/ 為文學藝術而生的舅舅
童 明/ 木心酒神祭四首
春 陽/ 摘花高處賭身輕
李 靜/ 最後的情人已遠行
隴 菲/ 木心的姿態和木心的沮喪
鄒 震/ 以馬內利
趙 鯤/ 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鄭 陽/ 憶木心先生
鍾立風/ 念木心:長途跋涉後的返璞歸真
王 渝/ 木心印象
張宏圖/ 三十年前與木心一起修骨董
貝羅、斯丹伯格/ 與木心先生在一起的時光
陳丹青/ 守護與送別(上篇)
陳丹青/ 守護與送別(下篇)

下輯

木 心v.s. 童 明/ 關於《獄中手稿》的對話
木 心/ 《獄中手稿》 節錄
木 心/ 木心致台灣讀者信
木 心 等/ 木心答豆瓣網友
梁文道/ 文學,局外人的回憶
曹立偉/ 回憶木心
陳子善/ 豈止“可以看看”
顧文豪/ 文學是一場自我教育
李 靜 等/ 《文學回憶錄》來信選摘
木 心/ 《文學回憶錄》章節摘引
木 心/ 《文學回憶錄》最後一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