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是流傳於餘姚泗門一帶的民間民俗舞蹈,在當地也俗稱為“摜木頭人”。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19世紀下半葉傳入餘姚。如今在姚北一帶的民俗節慶和廟會等大型民眾文化活動中,一直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保留節目。 木偶穿戴晚清服飾,與真人大小一對木偶,形態風趣幽默,相互對峙,纏臂搭肩,扭在一起,隨急急風鑼鼓聲起,兩個木偶你推我讓,左滾右翻騰,表演活靈活現,滑稽逗人。表演程式:由一人操作表演,演員在衣罩下面俯伏身軀,匍匐漸行,演出時掌握輕重緩急,快慢有序,環環緊扣,保持緊張氣氛。技藝動作:兩虎對峙、進退拉鋸、仙鶴甩嘴、蒼鷹噙雛、餓狼撲羊、背水惡戰、出奇制勝。現為餘姚當地傳統文化藝術一絕。

歷史沿革

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

在明清時期,餘姚一帶盛行廟會,姚北一帶經濟發達,民間匠人較多,這些匠人心靈手巧,多才多藝,每人都有一定的業餘愛好,有人喜歡唱灘簧,有人喜歡說書,有人熱衷於搞雜耍,這其中便有人喜歡玩耍木偶摔跤這種活動。隨著廟會習俗的盛行,多種民間藝術樣式進入廟會活動表演。木偶摔跤因其樣式奇特、動作誇張,表演風趣而深受大眾的歡迎,逐漸形成了廟會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因而得以傳承而流傳下來。特別是到了清朝,木偶的造型藝術以清滿族服飾為依據,頭戴瓜皮帽,留滿清長辮子,身穿長衫馬褂,造型風趣逼真,動作幽默滑稽,表演驚險詼諧,並賦予各種獨具特色的表演。

木偶摔跤的由來,要從一位名叫王學慶的泗門人說起。十九世紀末期,還是個小伙子的王學慶經常跟著當地的親戚商人在浙滬之間往來跑腿。有一次在上海,正好是當時迎城隍菩薩的廟會時期,住宿的地方離廟會很近,他們每天都能看到蘇北人扮演的木偶摔跤表演,王學慶感到十分新奇有趣,一有空就跑去看木偶摔跤隊的表演和排練,還想方設法與他們套近乎,並在他們的同意和指導下學了幾次,掌握了初步的要領。回鄉後,王學慶根據記憶製作了相關道具,並嘗試表演。王學慶又根據表演實踐中逐漸積累的經驗,對動作套路進行了改進和規範,注重觀賞性、藝術性和情節性,既保留了蘇北木偶粗獷勇猛的一面,又糅合了江南人靈巧堅韌的特點。

十年動亂時,木偶摔跤隨著“破四舊”銷聲匿跡。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當地政府的重視挖掘下才得以恢復。

風格特色

木偶摔跤是由一個藝人單獨操作表演。演員兩臂和腿都穿好褲子,上身前俯,雙手穿鞋代腳,扮成兩假人下肢,背負兩個相互纏肩塔臂,對峙摔跤的假人上身。木偶身著服裝大都沿襲清朝的服飾和人物形象,戴西瓜帽、梳長辮、穿對襟黑布衫,布衫將表演者遮住,造型逼真而誇張。木偶摔跤後場伴奏則採用當地的“急急風”等民間曲牌,伴奏器具則採用鑼、鼓、鈸和小鑼等。

木偶摔跤的動作集驚險激烈和幽默詼諧於一體,基本套路有“兩虎對峙”、“蒼鷹擒雛”、“仙鶴甩嘴”、“鳳凰曬衣”、“前進後退”、“左翻右滾”、“獨立金雞”、“烏風掃地”、“餓狼撲羊”、“背水惡戰”、“出奇制勝”、“擂地十八滾”等。表演時,藝人俯伏在聯體木偶的衣罩下,全憑心靈感覺和身體的觸覺在暗中操作,所以需要深厚的藝術功底和技巧。整個場面自始自終只有木偶人有扭打、撕摔、翻滾、進退,而看不到藝人的動作。直到演出結束,表演藝人掀開罩布謝幕時,人們才恍然大悟。

傳承意義

木偶摔跤是餘姚泗門地區民俗舞蹈,從現今情況來看,是寧波乃至全省所獨有的一種傳統舞蹈樣式,該舞蹈歷史悠久,而泗門鎮又相當重視,才使這一民族文化樣式得以保存傳承,成為泗門鎮一個保留傳統節目。木偶摔跤這一舞蹈,從藝術來看,極具民間舞蹈的獨特風格,表演有藝術觀賞價值,是一種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傳統舞蹈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