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覲五台山
佛教朝覲是中華旅遊文化的一部分。
朝拜五台山的隊伍
在三步一拜隊伍中年齡最小的僅12歲,年齡長的74歲。歷經2小時朝拜至1080級台階上的黛螺頂五方文殊殿,大家共同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法久住。
西藏人的傳統
西藏人有朝覲布達拉宮和佛教聖山的傳統,看到朝覲的人一步一拜在西藏地區是非常普遍的。如:卡格博峰和迪慶梅里雪山 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佛教徒朝拜佛陀和大成就者曾經住持的地方。
佛教朝覲是中華旅遊文化的一部分。
朝拜五台山的隊伍
在三步一拜隊伍中年齡最小的僅12歲,年齡長的74歲。歷經2小時朝拜至1080級台階上的黛螺頂五方文殊殿,大家共同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法久住。
西藏人有朝覲布達拉宮和佛教聖山的傳統,看到朝覲的人一步一拜在西藏地區是非常普遍的。如:卡格博峰和迪慶梅里雪山 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朝覲是一種印度教的儀式,印度教不僅有朝覲聖河與聖地的習俗,也崇尚偶像崇拜。
朝覲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是:cháo jìn, 在東方文明中,它指附屬國向中央政權朝貢和拜謁,以表示對帝王的尊拜和臣服。 在《禮記·樂記》和《文選·曹...
詞目 拼音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詞性異端者理雅各:打通儒教與基督教,1877—1878第四章 比較者理雅各:描述並比較中國宗教,1880—1882第六章 開拓者理雅各:翻譯佛教和道教經典,...
作品目錄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
簡介 歷史發展 建築組成 文物遺存 少林功夫朝覲,是西藏人朝覲布達拉宮和佛教聖山的傳統習俗之一。
朝覲,是佛教用語,意為拜佛。
僧俗朝覲 朝覲遇佛《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是2011年1月1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吉瑞德。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佛教徒朝拜佛陀和大成就者曾經住持的地方。
朝覲五台山 西藏人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