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照片](/img/2/3d8/nBnauM3X0UjMzYTNwgTOzg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4k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歷史
![望海樓天主堂](/img/1/55f/nBnauM3XzETO0UTN2QTOzg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0k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望海樓教堂的出名在於“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因懷疑教會拐騙、殘害收養的中國兒童,被憤怒的民眾燒毀,所謂“火燒望海樓”,10名修女、2名神父、以及法國領事館人員,5名法、俄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被殺死,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整個行動持續了3小時。在法國公使的壓力下,清政府以賠款40萬兩白銀,並處死16人以平息。
1897年,望海樓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後被重建起來。1900年夏義和團在天津興起,教堂再次被燒毀。
1904年望海樓教堂用庚子賠款第三次重建落成,建築仍然依照原樣,正面和一般哥德式教堂建築不太一樣,有三個塔樓,中間的最高。(一般哥德式如巴黎聖母院只有兩個塔樓。),有彩色玻璃拼出圖形的大窗。
1912年,天主教天津教區成立,主教座堂最初就設在望海樓天主堂,隨即於1913年開工建造西開教堂,1916年建成以後主教座堂遷到那裡。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建築受到一定的破壞,現已維修好,重新成為天津天主教會的一座教堂。1988年,望海樓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