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58年,二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伯格 ( 大衛·克勞斯 飾)患上猩紅熱,從學校回家時,突然發病嘔吐,這時一名叫漢娜 ( 凱特·溫絲萊特 飾)的陌生女人幫助了他。康復後,他找到了漢娜答謝她,不料兩人卻很快捲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關係,雖然漢娜的年齡比邁克大很多。邁克發現漢娜很喜歡聽他讀書,而他朗讀的力量讓他們的關係更為親密。一本本讀過來,漢娜深深著迷。然而有一天,漢娜卻突然不辭而別,留下邁克暗自神傷。
1966年,邁克雖然已經淡忘了漢娜,但是那段關係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憶。已經是法律學校實習生的他在畢業之前參加了一次對納粹戰犯審判的旁聽。就在這時,邁克與漢娜又相遇了,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與漢娜這樣見面,原來漢娜曾做過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面對事實漢娜供認不諱,並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重罪。邁克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出於對漢娜罪行的譴責以及不願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係,他選擇了沉默,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禁。
邁克 ( 拉爾夫·費因斯 飾)在很多年後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並且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學會了閱讀和書寫,她開始給麥克寫信。邁克從來沒有給漢娜回過信,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邁克來到獄中看見已經白髮蒼蒼的漢娜,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後物質上的援助,他卻拒絕與漢娜握手,也表示拒絕了這份感情,漢娜於是絕望而自殺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凱特·溫絲萊特 | 漢娜 | |
拉爾夫·費因斯 | 邁克(中年) | |
大衛·克勞斯 | 邁克 | |
亞歷山德拉·瑪麗亞·拉那 | Young Ilana Mather | |
莉娜·奧琳 | Rose Mather | |
布魯諾·甘茨 | Professor Rohl | |
卡洛琳·赫弗斯 | Marthe | |
琳達·巴塞特 | Ms. Brenner | |
沃爾克·布魯赫 | Dieter Spenz | |
蘇珊娜·羅莎 | Carla Berg | |
漢娜·赫斯普朗 | Julia | |
馬賽斯·哈貝奇 | Peter Berg | |
詹妮特·海因 | Brigitte | |
路德韋格·布洛克伯格 | Seminar Group Student | |
Jürgen Tarrach | Gerhard Bade | |
維婕絲娜·費基克 | Sophie | |
科斯騰·布勞克 | Female Judge | |
馬克思·馬福 | Rudolf | |
Vanessa Berthold | Sophie's Friend | |
Moritz Grove | Holger | |
Jacqueline Macaulay | Heidelberg Lecturer | |
Joachim Tomaschewsky | Stamp Dealer | |
Marie-Anne Fliegel | Hanna's Neighbor | |
Rainer Sellien | Teacher | |
班傑明·特林克斯 | Holger's Friend | |
Alissa Wilms | Emily Berg | |
Jacqueline Brock | Warden | |
弗羅里安·巴西奧羅麥 | Thomas Berg | |
伯格哈特·克萊斯納 | Judge | |
西爾維斯特·格洛斯 | Prosecuting Council | |
費比安·巴什 | Hanna's Defense Council |
職員表
製作人 | 安東尼·明格拉、Henning Molfenter、雷德芒德·莫瑞斯、西德尼·波拉克、Michael Simon de Normier、鮑伯·韋恩斯坦 |
監製 | 安東尼·明格拉、西德尼·波拉克、斯科特·魯丁 |
導演 | 史蒂芬·戴德利 |
副導演(助理) | Carlos Fidel、Miguel Pate、Tonja Schürmann、Richard Styles、Mara Fiedler、Josh Newport |
編劇 | 本哈德·施林克、戴維·黑爾 |
攝影 | 克里斯·門格斯、羅傑·狄金斯 |
配樂 | 尼可·穆利 |
剪輯 | Claire Simpson |
選角導演 | Simone Baer、吉娜·傑 |
藝術指導 | Brigitte Broch |
美術設計 | Christian M. Goldbeck、Erwin Prib、Yesim Zolan |
服裝設計 | 安·羅斯、Donna Maloney |
視覺特效 | Dayne Cowan、Jim Rider、Mark Dornfeld |
布景師 | Eva Stiebler |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信息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藝人:Nico Muhly 語言:純音樂 唱片公司:Lakeshore Records 發行日期:2009年1月13日 | 曲目 1、The Egg 2、Spying 3、The First Bath 4、It's Not Just About You 5、Tram at Dawn 6、You Don't Matter 7、Reading 8、Cycling Holiday 9、Sophie/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 10、Go Back to Your Friends 11、Not What I Expected 12、Handwriting 13、The Failed Visit 14、Verdict 15、Mail 16、Letters 17、I Have No One Else to Ask 18、Piles of Books 19、Who Was She? |
幕後花絮
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對於女主角的第一選擇就是凱特·溫絲萊特,但凱特·溫絲萊特此時要拍攝《革命之路》,所以影片公司選擇了妮可·基德曼。但當妮可·基德曼正式開始參與該片拍攝時,卻因懷孕而放棄了這個角色,此時凱特·溫絲萊特有了空檔期,她最終正式出演該片。
朱麗葉·比諾什被考慮過來飾演漢娜一角,但導演認為凱特·溫絲萊特更適合漢娜的人選而放棄 。
1.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對於女主角的第一選擇就是凱特·溫絲萊特,但凱特·溫絲萊特此時要拍攝《革命之路》,所以影片公司選擇了妮可·基德曼。但當妮可·基德曼正式開始參與該片拍攝時,卻因懷孕而放棄了這個角色,此時凱特·溫絲萊特有了空檔期,她最終正式出演該片。
2.朱麗葉·比諾什被考慮過來飾演漢娜一角,但導演認為凱特·溫絲萊特更適合漢娜的人選而放棄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得方 | 類型 |
2009年2月20日 |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女主角 | 凱特·溫斯萊特 | 獲獎 |
最佳影片 | 《朗讀者》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斯蒂文·道德利 | |||
最佳改編劇本 | 大衛·海爾 | |||
最佳攝影 | 羅傑·迪金斯、克里斯·蒙吉斯 | |||
2009年1月11日 | 第66屆金球獎 | 最佳女配角 | 凱特·溫斯萊特 | 獲獎 |
最佳影片 | 《朗讀者》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斯蒂文·道德利 | |||
最佳編劇 | 大衛·海爾 | |||
2009年12月6日 | 第22屆歐洲電影獎 | 最佳女演員 | 凱特·溫絲萊特 | 獲獎 |
最佳影片 | 《朗讀者》 | 提名 | ||
最佳男演員 | 大衛·克勞斯 | |||
2009年2月8日 | 第6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女主角 | 凱特·溫斯萊特 | 獲獎 |
最佳影片 | 《朗讀者》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戴德利 | |||
最佳劇本-改編 | 戴維·黑爾 | |||
最佳攝影 | 克里斯·門格斯 | |||
2009年5月31日 | 第18屆MTV電影獎 | 最佳女主角 | 凱特·溫斯萊特 | 提名 |
2009年 | 第53屆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朗讀者》 | 提名 |
2009年2月9日 | 第59屆柏林電影節 | 歐洲閃亮新星 | 大衛·克勞斯 | 獲獎 |
2009年5月18日 | 第6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最佳新演員獎 | 大衛·克勞斯 | 獲獎 |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Mirage Enterprises 2、Neunte Babelsberg Film 3、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美國) |
發行公司 | 1、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美國) 2、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瑞士) 3、Odeon(希臘) 4、Senator Film(德國) 5、Benelux Film Distribution(荷蘭)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2008年12月10日(有限) |
中國台灣 | 2009年3月27日 |
中國香港 | 2009年3月19日 |
美國 | 2009年1月9日 |
英國 | 2009年1月2日 |
希臘 | 2009年1月8日 |
新加坡 | 2009年1月22日 |
捷克 | 2009年2月5日 |
冰島、巴西 | 2009年2月6日 |
以色列、葡萄牙、泰國 | 2009年2月12日 |
西班牙、義大利 | 2009年2月13日 |
澳大利亞 | 2009年2月19日 |
冰島、義大利 | 2009年2月20日 |
比利時、菲律賓(有限) | 2009年2月25日 |
德國、匈牙利 | 2009年2月26日 |
比利時 | 2009年3月4日 |
馬來西亞 | 2009年3月5日 |
挪威 | 2009年3月6日 |
波蘭 | 2009年3月13日 |
土耳其 | 2009年3月20日 |
韓國、阿聯 | 2009年3月26日 |
捷克 | 2009年3月27日(Febio Film Festival) |
芬蘭 | 2009年3月27日 |
法國 | 2009年4月1日 |
匈牙利、荷蘭 | 2009年4月2日 |
丹麥 | 2009年4月8日 |
紐西蘭 | 2009年4月9日 |
保加利亞 | 2009年4月10日 |
英國、美國 | 2009年4月14日(DVD首映) |
捷克 | 2009年4月23日 |
日本 | 2009年4月25日 |
影片評價
《朗讀者》是一部奇妙的電影,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觀看,思索,而都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它可以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它可以是關於一個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嚴和苦難之間的痛苦選擇,它可以是關於兩個人貫穿一生的複雜感情的記述,它可以是關於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慾的糾纏、倫理的探問。同時,它也可以是用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來記的對歷史的拷問和反思。影片外表是情慾,骨子裡其實是厚重而悲愴的歷史。 (騰訊娛樂評)
《朗讀者》所展示一個故事,不在於如何結構一個故事,也不在於如何編織人物與事件的進展,而在於為什麼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觀眾可能不解地認為,主角漢娜為什麼會這樣,倔強地用自由的代價換取了尊嚴。但實際上,導演在結構的空間外給與了想像餘地,讓觀眾經由女人的命運去想像。電影跨越了四十年之久,如何讓過去 影響現在,成為全片結構的難點,時間流逝的力量何其強大,在瑣碎里就能磨滅一切的愛。但是,這個電影的男主角卻一直深愛著開啟自己身體與命運之輪的女人,不得不叫人深深動容。 (新浪娛樂評)
《朗讀者》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多維的視角給觀者以無限的思考與想,影片中對戰爭的反思、人性在面對罪惡時的矛盾,都吸引觀眾去解讀、去闡釋。 (《法制日報》評)
《朗讀者》很容易觸動觀眾的敏感神經,非常吸引人,但是它講述的好像不單是一個愛情故事。 (《綜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