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音樂

有機音樂

萌生於80年代末,由譚盾創建的“有機音樂”觀念,主要取自於自然的聲音。譚盾解釋為“有機音樂不光以我們生活中的自然物質為基礎,更體現了外自然與內心靈的共通。我相信,任何物質都可以互相對話,紙同小提琴、水同樹、月亮同鳥……總之,宇宙萬物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物質都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正如我們祖先所曰:‘天地與我為一’。”

發展歷程

1989年,他的陶樂《聲音造型》和他的歌劇《九歌》由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委約誕生。在這二部作品中,譚盾使用了70多件的造型不同的自然樂器,構成了他最初的“金木水火土”有機分類。

1991年,譚盾為紐約前衛“辣媽媽”小劇場創作了行為藝術《紙祭:金瓶梅》,並通過對九種不同的紙進行吹、搖、揉、撕、打、揮、拍、唱,來表現人性中強烈的渴望、痛苦和愛。

1994年,應著名四重奏Kronos委約創作的《鬼戲》融合了水、金屬、石頭和紙的元素,並把中國皮影戲和中國巫文化的儺戲表演傳統引入西方的室內樂。

1998年,譚盾受紐約愛樂委約創作了《水樂》,成功地將這些“有機之聲”帶入西方交響樂隊中。

有機音樂 有機音樂

2000年,德國國際巴赫協會為紀念巴赫逝世250周年委約譚盾創作了有機音樂劇《復活之旅》。在這部作品中,譚盾以水和石為音樂主音色,隱喻生命的初始,引領觀眾走進一場生命和靈魂的復活之旅。進入21世紀,譚盾以鮮明的東方音樂觀念,與西方音樂之父巴赫對話“世界之未來”。

2003年,為慶祝世界建築奇蹟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的落成,洛杉磯交響樂團委約譚盾創作了《紙樂》,譚盾又成功地將紙樂觀念帶進了交響音樂廳。譚盾曾在《紙樂》首演式上說:“宇宙萬物中的所有物質(包括人)都有一種相互依賴的生存之道。而我的有機音樂從第一步去大自然尋找自然之聲,到第二步用心去排練、對話自然之靈,到第三步面對觀眾和大自然在人文、人性、人道層面上的溝通,都是對當今環境污染與心靈污染的疾呼。這些音樂是大自然的眼淚。”

長達二十年的有機音樂在無數的形式中發展,並還在進一步演化。本來是譚盾早期先鋒和下城試驗劇場的作品,漸漸成長為管弦樂的一部分,也被主流管弦樂團和觀眾所讚賞。作品的規模從小到大,每件作品中的藝術概念也越來越被專門製作並融入管弦樂隊的樂器所表現和發展。有機音樂是譚盾的創作中最具有創新性的一組作品。

品牌故事

譚盾解釋“有機音樂”

譚盾的作品多注重視聽感受,他的音樂跨越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眾多界限,不同尋常的音樂理念和中國文化底蘊讓他走出了一條超越常規的音樂創作之路。

譚盾表示:“我創作的資源來自宇宙萬物,資源的整合最重要的就是音樂的觀念。觀念是教育和學習的一種積累。音樂廳就是一個教育和學習的課堂,在這個課堂里,音樂家可以變得更加成熟。藝術家心靈的培養除了要跟大自然聯繫起來之外,跟社會更不能脫節,一個好的藝術家離不開社會對他的挑戰,也離不開他對社會的挑戰。”

說起“有機音樂”這一理念的萌生,還有一段溫情的記憶。1998年的一天,譚盾陪著懷孕的妻子去做超音波檢查。顯示屏上,小寶寶躺在羊水中,水波微微晃動。音樂家的靈感瞬間被激發,譚盾意識到:生命最初聽到的就是水聲,水就是生命的源頭。就在同一年,譚盾受邀完成了他的有機音樂系列之一《水樂》,並大聲宣布創作靈感正是受到懷孕妻子的啟發。

應該說,譚盾對“有機音樂”的執著探索並非偶然,因為他的音樂啟蒙與自然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湖南鄉間聽流水歌唱、用陶土瓦罐作打擊樂的生活經歷,點點滴滴匯集成譚盾日後“有機音樂”理念的重要靈感源泉。譚盾曾說過:“我的有機音樂從第一步去大自然尋找自然之聲,到第二步用心去排練、對話自然之靈,到第三步面對觀眾和大自然在人文、人性層面上的溝通,都是對當今環境污染與心靈污染的疾呼。這些音樂是大自然的眼淚。”

“音樂地圖2008”音樂會由兩部分組成——《紙樂》和《地圖》。對兩種頗為“標新立異”的音樂形式,譚盾認為:“音樂的形式與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形式的創作更多的是本質的創作,而內容的跟進反而會更容易一些。如果好的內容沒有很好的形式,內容就會變成一種口號,就會非常空洞。我覺得大眾對藝術家最感興趣的是他與眾不同的經歷與創造力,藝術家與眾相同的地方大家不會感興趣,這是大眾對藝術欣賞的特性。”

而新奇的藝術形式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對此譚盾說道:“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出自藝術家,而是出自不能理解的那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