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黑頸鶴,此外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及其他鳥類102種。 雲南會澤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是2006年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曲靖市會澤,保護面積12910.64公頃。 保護區除黑頸鶴外,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及其他鳥類102種。

簡介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總面積12910.64公頃。2006年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黑頸鶴,此外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及其他鳥類102種。雲南會澤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是2006年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曲靖市會澤,保護面積12910.64公頃。黑頸鶴是我國的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之一,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帶生活的珍稀鶴禽。據國際鳥類專家提供的資料看,目前世界上僅有黑頸鶴4000多隻,而到會澤大橋、長海子水庫越冬的就達2000餘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種群棲息地。
已被《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面積12910公頃,保護區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黑頸鶴——當今世界上15種鶴中惟一的高原鶴,也是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瀕危物種和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現在,每年到會澤越冬的黑頸鶴現已達760餘只。保護區除黑頸鶴外,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及其他鳥類102種。

自然地理

雲南會澤黑頸鶴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最高海拔4017.3米,年平均氣溫12.6℃,極端最高氣溫31.4℃(1958年6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17℃(1999年1月9日)。年平均降雨量817.7毫米。年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日照數2109.8小時,年總輻射每平方米厘米133.4千卡。高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4.6℃,年降雨量1500多毫米;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20.8℃,年降雨500多毫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