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

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

《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內容簡介:有關清宗室王府的逸聞輯錄,前人似無分門詳考整理之專著。龍翔等編著的《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既是一部清末民初遺老遺少的頹敗史,又是一部皇族傑出後人的奮鬥史。《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通過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加之帶有“京味兒”的語言,讀來妙趣橫生,亦可從中體悟人世滄桑……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最後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逸事》:從天潢貴胄到平頭百姓,關注歷史洪流下的個體人生。
武昌城樓的槍聲,擊碎了天潢貴胄們的白日夢。隨著清朝的覆滅,老祖宗留下的基業付諸東流,遺老遺少們將何以安身立命?面對滾滾而來的時代大潮,一些人自覺清算歷史,一些人依舊自命不凡。
慈禧西行與西北馬家軍的淵源
知情人評說溥儀:為人處世不厚道
皇兄侊大爺:改信伊斯蘭教的皇族
禮親王著《嘯亭雜錄》揭秘清史
肅親王:袁世凱的摯友,汪精衛的恩人
豫王府開賣王府、賣金印、賣先人棺槨之先河
十七格格:幾十年前“下海”辦餐廳的弄潮先鋒
紅豆館主:最後一位睡進楠木棺材的宗室貴胄
登基的龍袍哪兒去了?大葬的儀仗哪兒去了?
誰是出賣敦煌珍寶的第一人?
“老頑童”啟功的未泯童心
拉洋車的王爺突然人間蒸發了
父女牽手消失在玉淵潭……

作者簡介

龍翔滿洲右翼正紅旗瓜爾佳氏後裔。他自幼隨祖父串門、看戲、聽故事,每當祖父碰到熟人聊起早年間的皇族逸事,必熟記於心,尤其是從“七爺爺”載濤以及叔伯輩的溥傑、溥任那兒,直接聽來了許多宗室逸聞趣事。他還曾拜崑曲名家周銓庵為師。周銓庵是清朝封疆大吏直隸總督孫馥的孫女,張龍翔在老師那兒聽到了大量有關清宗室後裔的故事。由此,引發了他創作《最後的皇族》的構想。泉明是本書的另一位作者,他是一位資深報人、記者。秦泉明的思路敏捷,行文流暢,加之與張龍翔幾十年的交情,從而成為本書最佳執筆人的不二人選。

圖書目錄

第一回 禮親王的“份兒”最大
“軍功勳諸王之首”/昭楗的“四最”/《嘯亭雜錄》/不肖子孫或傑出晚輩/“瘋王爺”
第二回 睿親王與報人金寄水
末代睿王爵的繼承人金寄水/第一代睿親王多爾袞/百。年之後得平反/幾位繼承者/最後的睿親王
第三回 豫王府的敗家子和傑出後人
豫王府的石獅不一般/豫王府走出倆進士/末代豫王有點冤/豫王府的寶貝不值錢/豫王府的點心最好吃/寶二爺與華粹深
第四回 榮辱參半的肅親王
“與鬼子為鄰”的王府/錯過一生中最好的機緣/“抓賭大王”/“不履民國寸土”
第五回 “益康餐館”老闆金默玉
幹練的女東家/與川島芳子勢不兩立/困境中遇到貴人/《水墨荷花》讓她動了情/歷史沒有如果
第六回 不太平的莊親王府
莊親王后裔乃康熙之後/貴為親王卻又抽又嫖/本家兒女食不果腹/慈禧賞賜一帛/寫劇本的末代莊親王
第七回 鄭王府里多變故
由鄭親王而簡親王/王爵換了遠支人/俱榮俱辱兩兄弟/《十三號凶宅》與鄭王府
第八回 克勤郡王拉洋車
綽號勝過了封號/功高遭忌的岳詵/曹雪芹的姑丈納爾蘇/馱龍碑主福彭
第九回 王府門前沒石獅
石獅或許被匿藏/達摩轉世“神力王”/王府歸了張大帥/末代順承郡王文葵
第十回 天不假年的怡親王
十三阿哥的往事/讀書為樂的第二代怡親王/奉命懸樑的載垣和敗家子溥斌/“有限平反”引出“風派”王爺/最後的怡親王
第十一回 恭親王成了“鬼子六”
尊洋人為師/精明有餘而城府不足/為生母討封/遭遇皇上報復/變革之心不變
第十二回 竹籃打水大清夢
自命不凡/小恭親王咆哮宮門/“有我溥偉在,大清不會亡!”/再一次與帝位擦肩而過/“受騙欲”
第十三回 先生晚年受制於妾
星宿轉世凡間/命里的劫數/“南張北溥”/不失氣節
第十四回 九思堂主七王爺
九思堂主/誅殺肅順立功/一大嗜好聽崑曲/諡號曰“賢”
第十五回 溥儀的父親
頭等專使大臣/做了攝政王/刺殺與銀錠橋無關/活得像個人/辦學與捐書北大
第十六回 濤七爺奉旨學戲
“外行中的內行”/請來梅蘭芳/舞台人生/美食家/字畫功夫也了得
第十七回 侊大爺是穆斯林
不好讀書好聽戲/“追星族”中的頂尖高手/信奉伊斯蘭教/皇帝駕前堅持信仰
第十八回 溥儀欠厚道和李淑賢“愛做夢”
幾件不厚道的事/李淑賢的人品/這位大嫂好做夢
第十九回 拒寫“乾隆御酒”
原來是個局/不能騙人
第二十回 慶親王枉法故事多
臨終才有王爵的永璘/從輔國將軍到慶親王的奕劻/沒錢進不了慶王府/奕劻的七十大壽/根深葉茂參不倒/黎元洪封的慶親王載振/二阿哥載/五阿哥旅歐還要剪辮子
第二十一回 慈禧也疼“娘”人
呂雉、武則天忒“疼”娘家人/慈禧執掌大權時才20多歲/訓斥、戲耍親二弟/仨侄女的婚事盡由慈禧安排/“挑帘子軍機”、“聾耳朵總督”瑞麟/多少沾了點兒慈禧的光
第二十二回 “渾王爺”的無禮人生
懲治超轎/飯局胡鬧/戲台發飆/燒酒芹椒
第二十三回 發配邊陲的幸福生活
立大阿哥/兩位罪員/敦煌之劫始於他
第二十四回 一聲嗩吶碎黃粱
西行路上/大阿哥/認祖歸宗/西風也有向東時/“朕與民同樂”
第二十五回 大畫家自殺事件
東陵守護大臣/潑墨寄情思/不甘受辱
第二十六回 消失在玉淵潭的父女倆
父女同行/大畫家/“大爺”
第二十七回 鬱悶而終的毓嵒
子嗣的騙局/真實的身世
第二十八回 最後一次皇室大葬
兩位老太妃的原始積累/有留守經歷的倆老太/就為風光大葬
第二十九回 紅豆館主的幾場戲
民國四公子之一/一齣戲氣壞辮子帥/幾齣戲折服梨園人/不買張宗昌的賬/生活如戲/躺在藤椅上的“道白”
第三十回 啟功和其先祖的些許趣聞
老頑童啟功/啟功的先祖也風趣
第三十一回 辛亥之後的三場堂會
大公主亮相的堂會/伶人成閒置的堂會/有情有義的堂會/堂會沒落是必然
徵引書目

序言

據說,近些年來北京的一半男演員都是光頭,可見清官“辮子戲”之熱,不過,你看到的這本書非為趕此熱潮,它的旨趣與宮廷陰謀、權力鬥爭無涉,亦與戲說歷史無涉;當然,它也不是一本端著架子,一臉嚴肅揭示歷史真相、發掘微言大義的學術著作;它只是一本有趣味的書,可閒來枕邊把玩觀賞,亦可探幽感慨遐想萬千。此外,本書寫作時雖屬無意,成書後卻有拾遺補缺之效,關於清宗室12家“鐵帽子王”逸事,前人似無分門詳考整理的專著。
本書得來亦屬偶然。2009年夏秋時節,應小友鄧中之邀,我與學弟王漢民陪龍翔、泉明兩兄長赴河北淶源。淶源,淶水之源,古謂飛狐、廣昌,漢初置縣。淶源東望紫荊要塞,西拒雁門雄關,南連倒馬重隘,北扼飛狐鐵壁,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而境內之白石山,奇峰險峻、溝壑林深,更有三山交匯龍脈之首的美稱。登臨白石山觀雲峰,閒談中知曉龍翔先生是滿族,遂說起我在中國藝苑結識的忘年交毓蟾。因我曾聽聞,如清朝不亡,毓蟾該繼溥儀之後當皇帝,據說這是日本人喜歡購買毓蟾字畫的根本原因。不料,龍翔先生告知此乃以訛傳訛。隨後講起毓蟾生父因咆哮宮門受責罰的故事,說他父親欲當儲君而不能,到毓蟾這兒就更甭想了。龍翔先生說,倒是長毓蟾幾歲的毓嵒曾有當溥儀子嗣的一線之機,卻最終擦肩而過。
龍翔先生系滿洲右翼正紅旗瓜爾佳氏後裔,記得祖父碰到熟人後聊起的許多逸事,大阿哥溥儁的經歷和溥偉咆哮宮門等故事就是他兒時所聞。許多年前,龍翔先生即與溥傑、溥任先生熟稔,在溥任先生家目睹老醇親王奕鐶的親筆《家訓》。後師從崑曲名家周銓庵,崑曲界無人不曉的周銓庵先生乃清末重臣封疆大吏周馥之後,與宗室貴胄交往甚深,龍翔先生在學戲的同時又聞聽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日,龍翔先生關於清宗室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覺得比電視上的那些個“戲說”有意思。於是我心生一念,這些故事,若能進行蒐集整理,傳之於世,則功莫大焉,而龍翔先生、泉明先生正是擔此重任的最佳人選。
“美髯公”泉明先生與我相交多年,他從機關到媒體筆耕不輟,曾將發表在各報端的雜文、隨筆、諷刺詩結集成《不求正果》,書出版後不久便退休了。當時,泉明先生還不滿50歲。我詢問緣由,泉明先生坦言:“閒雲野鶴,那一天之後的夙願。”此後,泉明先生即以讀書為樂,林泉為樂,疏於發文。但筆力不衰,以“瞭然”之名為我《青松圖》所作之《跋》、《百虎圖》所作之《有感》頗得方家讚譽,令我畫作增色不少。
這兩位兄長是有幾十年交情的髮小,一個有一肚子清宗室故事和豐富的線索,一個出身媒體筆力不凡,兩人珠聯璧合,作一番搶救挖掘整理,切磋出一本書來,當然是一樁美事。經我與王漢民先生力勸,兩位老兄終於動了心,於是,就有了這本《最後的皇族》,而我則有幸成了它的第一讀者。
皇族亦謂宗室,即國君或皇帝的宗族。在中國,通常以與皇帝的父系血緣親疏關係來確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歷代規定不一。清初,依軍功封賞努爾哈赤家族中8位世襲罔替鐵王爵,俗稱8家鐵帽子王。其中6家親王,2家郡王。按《清史稿》中的排序為禮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鄭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
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積勞成疾不治身亡,後雍正下諭:“凡朕加與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於是允祥之子弘曉承襲怡親王爵位。乾隆繼位,根據雍正上諭特頒恩旨:怡親王世襲罔替。
辛酉政變,奕訴、奕鐶兄弟竭盡全力支持兩宮,一舉摧毀以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大臣集團。兩宮為表彰奕訴、奕謖的功績,恩賞恭親王奕訴、醇親王奕鐶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慈禧晚年對慶親王奕勖的劣跡有所耳聞,欲罷其軍機奪其權柄。但訊息外泄,英國報紙率先刊出,英使持報詢問,慈禧誤以為英國“器重”慶親王,遂投鼠忌器,對慶親王奕劻的策略由“剿”變“撫”。臨終前懿封慶親王世襲罔替,欲以此固奕勖輔佐朝廷之心。
故清朝共有12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所謂“世襲罔替”就是後人承襲爵位時不行遞降,永遠有人襲王。而悖親王雖非世襲罔替,但枝繁葉茂,大阿哥溥儁和著名畫家溥雪齋、溥毅齋等皆是悖親王奕諒之嫡孫。
《最後的皇族》講述了以上13家王府和慈禧如何疼娘家人,及其相關的傳說、逸聞,部分為正史所無,但經推敲琢磨甚至詳查細考卻又不乏真實性。兩位先生以其平實、老到之筆,將各王府興衰成敗娓娓道來,讀來既為其趣味性嘆服,又讓人不免為昔日天潢貴胄們的不同命運演變而唏噓。
清王朝覆滅乃歷史必然,清宗室從“天上”到“地上”亦屬前定的運勢。順勢者如載灃、金仲仁,逆勢者如溥偉、善耆,頹廢者如溥儁、中銓。選擇的路不同,人生也隨之不同,或可令今人有所悟。展讀這本書,或不免讓人感慨:為後人留下財富未必能給後人幸福,相反卻置後人於“富貴魔窟”,有礙其幸福甚至葬送其人生。
總之,無論是追求閱讀趣味,還是願從中獲得感悟啟發,這本書都不會讓你失望。
我自幼習畫,舞文非我所長,潑墨作畫,尤其畫虎,則心裡不憷,胸有成竹。如今應兩位兄長之邀為這本書寫序,卻之不恭,應之忐忑,不免思前想後,莫如實打實將此書得自淶源白石山觀雲峰的“故事”講出,倒也別具一格。
林劍沖
2010年10月10日於值得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