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益

曾維益,男,漢族,生於1948年10月26日,原籍四川省中江縣,1982年8月畢業於川北教育學院中文系。2007年6月任平武縣政協督導員。

人物簡介

曾維益,男,漢族,生於1948年10月26日,原籍四川省中江縣,後隨父移居四川省平武縣

人物生平

1982年8月畢業於川北教育學院中文系。
1985年7月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今西華師範大學)歷史系。
1969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國小、中學和縣教師進修校教師。
1986年8月調入平武縣地方志辦公室工作至今。
1988年6月由平武縣科委評定並由平武縣誌辦聘任為編輯。
2001年8月被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聘任為兼職研究員。
2002年9月由綿陽市人事局破格直接授予並由平武縣誌辦聘任為副編審。
2007年月日0月再由綿陽市人事局破格直接授予並由平武縣誌辦聘任為研究員。
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任平武縣政協副主席。
2007年6月任平武縣政協督導員。

研究成果

曾維益同志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業餘研究氐族史、藏族史、白馬人的族群文化與地域文化。
截至目前,已編著、出版學術專著13部、論文若干篇,總計近500萬字。部分成果填補了國內外學術研究的一些空白,得到國內外一些學術單位和專家學者的肯定。其具體情況如下:

作品

1、《白馬人族屬研究文集》(多人合作),24萬字,1987年8月,四川平武·白馬人族屬研究會出版。
2、《火溪溝社會歷史調查》,14萬字,1991年10月,四川平武·平武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出版。
3、《平武縣建置沿革志》,5萬字,1992年8月,四川平武·平武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出版(後原文載入1997年版《平武縣誌》)。
4、《平武歷史文集》,20萬字,1992年8月,四川平武·平武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出版。
5、《虎牙藏族》,38萬字,1993年12月,四川成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出版(民族論叢專輯)。
6、《龍安府志》(舊志整理重印),58萬字(原書20萬字),1996年10月,四川平武·平武縣人民政府出版。
7、《平武縣交通志》,34萬字,1997年11月,四川平武·平武縣交通局出版。
8、《色爾藏族》,40萬字,1997年11月,四川成都·四川省格薩爾辦公室出版。
9、《龍安土司》,52萬字,2000年4月,四川成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出版。
10、《李白〈蜀道難〉新探》,70萬字,2001年8月,四川江油·四川省李白研究會、李白故里國際李白文化資料中心、李白研究會會館聯合出版。
11、《白馬藏族研究文集》,36萬字,2002年7月,四川成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出版。
12、《平武的民族》,16萬字,2005年10月,四川平武·平武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出版。
13、《白馬人的歌舞》,40萬字,2006年8月,四川平武·平武縣地方志辦公室出版。
14、《白馬土司家譜》,40萬字,2007年月日2月,四川平武·平武縣地方志辦公室出版。
1987年以來,先後在《中國民族建築》、《民族論叢》、《民族教育》、《社會科學》、《蜀漢史跡論考集》、《西南旅遊》、《綿陽師專學報》、《綿陽文史資料選刊》、《史志天地》、《康定師專學報》、《藏彝走廊:歷史與文化》、《民俗研究》、《綿陽文史輯刊》等刊物和叢書上發表了《白馬人的源和流》、《白馬藏族的板屋土牆房》、《白馬人族屬研究綜述》、《江油戍的設定時間問題》、《也談“達波人”的族屬問題》、《今之平武縣,實為羌番地》、《龍州土司述略》、《白馬藏族及其研究綜述》、《白馬風情》、《賞景懷古江油關》、《白馬藏族及其族屬研究綜述》、《多元化的白馬文化》、《白馬人的朝格和跳朝格》等十多篇論文,總計約50萬字。

成就榮譽

曾維益同志突出的工作成績和豐碩的學術成果不僅在學術界得到高度評價,也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充分肯定,先後獲得多次表彰獎勵。1993年5月,因在地方志編修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績,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受到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1996年12月,其《虎牙藏族》一書在綿陽市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榮獲二等獎,受到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1998年12月,參與編纂的《平武縣誌》在綿陽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榮獲一等獎,受到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1998年12月,其《色爾藏族》一書在綿陽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榮獲二等獎,受到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1999年3月,參與編纂的《平武縣誌》榮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受到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表彰。2002年12月,其《李白〈蜀道難〉新探》一書在綿陽市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榮獲二等獎,受到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2004年12月,其《白馬藏族研究文集》一書在綿陽市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榮獲二等獎,受到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2005年12月,其《今之平武縣,實為氐羌地》一文,榮獲平武縣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受到平武縣人民政府表彰。2006年3月,曾維益同志家庭被綿陽市“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協調小組、綿陽市婦女聯合會授予綿陽市2006年“學習型家庭”榮譽稱號。

社會活動

交流
近年來,隨著曾維益同志在學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的逐步擴大,其學術交流活動日益頻繁。
(一)應邀講學
近年來,曾維益同志先後應邀到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講學,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目前,還已收到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邀請,因時安排等問題,尚未成行。
(二)學術會議
近年來,曾維益同志應邀參加了若干次國際性學術會議。如:“藏彝走廊族群互動中美學術合作研討會”、“第一屆康藏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等。
(三)日常交流
在日常研究工作中,曾維益同志與國內(包括港台地區)、國外學者也多有交流活動,幾乎所有到平武進行研究、考察活動的國內外學者,都要拜訪曾維益同志,與他進行學術交流。
效益
(一)宣傳效益
曾維益同志與國內外學者廣泛的的學術交流活動,及其學術成果通過各種途徑在海內外的廣泛傳播,在客觀上為宣傳綿陽和平武、提高綿陽和平武的知名度,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直接效益
曾維益同志的學術成果為地方黨政領導的決策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近年來,他所提供的這些資料在幾次改變平武命運的政務活動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直接或間接地為平武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比如:他的《火溪溝社會歷史調查》一書,為木皮鄉恢復藏族提供了直接依據;他的《今之平武縣,實為羌番地》一文,為平武爭取民族比照縣待遇和爭取民族自治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提供的一些資料,在開發白馬、虎牙等地旅遊項目的過程中,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前景
目前,曾維益同志正在按既定計畫,寫作《中國白馬人》一書。此書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研究氐族史、藏族史、白馬人的族群文化與地域文化的一部集大成的學術巨著,全書共分6卷:
第一卷,《氐族史略》,資料已基本收齊;第二卷,《白馬源流》,已成稿過半;第三卷,《白馬文化》,已成稿近100萬字;第四卷,《白馬土司》,已基本寫成;第五卷,《史實辨析》,已成稿過半;第六卷,《附錄文存》,資料已基本收齊。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