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10—89733325;89733423
研究領域
(1)油氣藏形成與分布;(2)油氣運移和聚集動力學;(3)盆地流體分析、水-岩相互作用與儲層評價;(4)地下水環境與污染;(5)石油與有機物污染與防治
代表性科研工作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砂/泥岩界面碳酸鹽溶解/沉澱反應與遷移機制”
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09課題“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淺部流體和深部流體相互作用及其成藏效應”
3 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斷裂輸導系統油氣運移和聚集的實驗模擬”
4 中石油集團“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大、中型油氣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5 中石化集團“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三級專題“濟陽坳陷下第三系隱蔽油氣藏形成機理”
6 中石化集團“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濟陽、昌濰坳陷深層(沙四-孔店)油氣成藏機理及模擬實驗研究”
7 中石化集團西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大型科研項目“準噶爾盆地構造演化、沉積儲層與油氣成藏和分布”
8 大慶油田合作項目“松遼盆地北部低滲透儲層油氣成藏模擬實驗研究”
9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973”配套項目“黃驊坳陷上第三系油氣成藏機理和成藏模式研究”
近年發表的主要著作及論文
1. 曾濺輝、金之鈞著,2000,油氣二次運移和聚集物理模擬,石油工業出版社
2. 曾濺輝、王捷等著,2002,油氣運移機理及物理模擬,石油工業出版社
3. 龐雄奇、曾濺輝、金之鈞等著,2003,油氣成藏機理研究圖集,石油工業出版社
4. 曾濺輝,2000,東營凹陷第三系流體物理化學場及其演化特徵,地質論評,46(2),212-219
5. 曾濺輝,2000,東營凹陷熱流體活動及其對水-岩相互作用的影響,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5(2),133-136
6. 曾濺輝、王洪玉,2000,層間非均質砂層石油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研究,石油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4(4),108-111
7. 曾濺輝,2000,正韻律砂層中滲透率級差對石油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研究,石油勘探與開發,27(4),102-105
8. 曾濺輝,2000,台北凹陷地下水動力特徵及其對油氣運移和聚集的影響,沉積學報, 18(2),273-278
9. 曾濺輝,2001,東營凹陷第三系水-岩相互作用對儲層孔隙發育的影響,石油學報,22(4), 39-43
10. 曾濺輝、左勝傑,2001,喜馬拉雅運動對吐哈盆地油氣藏的影響,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2(4),382-384
11. 曾濺輝、王洪玉,2001,靜水條件下背斜圈閉石油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及機理分析,地質論評,47(6),590-595
12. 曾濺輝、王洪玉,2001,反韻律砂層石油運移模擬實驗研究,沉積學報,19(4), 592-597
13. 曾濺輝、張善文、邱楠生、姜振學,2002,濟陽坳陷砂岩透鏡體油氣藏充滿度大小及其主控因素,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7(6)
14. 曾濺輝、左勝傑,2002,吐哈盆地魯克沁構造帶流體地球化學、動力與油氣運移和聚集,石油勘探與開發,29(1),72-75
15. Jin Zhijun, Zhang Liuping, Zeng Jianhui, Yang Lei, 2002, Multi-origin alkanes related to CO2-rich, mantle-derived fluid in Dongying Sag, Bohai Bay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7(22)
16. Zeng Jianhui、Jin Zhijun,2003,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pisodic Oil Migration along Fault Systems,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V78-79
17. 張善文、曾濺輝,2003,斷層對霑化凹陷館陶組石油運移和聚集影響的模擬實驗研究,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8(2)185-190
18. 曾濺輝、張善文、邱楠生、姜振學,2003,東營凹陷岩性圈閉油氣充滿度及其主控因素,石油天然氣地質,24(3) 219-222
19. 宮秀梅、曾濺輝,2003,渤南窪陷古近系膏鹽層對深層油氣成藏的影響,石油勘探與開發,30(5),24-27
20. 曾濺輝、金之鈞、張劉平,2004,東營凹陷高青—平南斷裂帶幔源流體活動特徵及其成藏效應,地質論評,50(5),501-506
21. 宮秀梅、曾濺輝、左勝傑,2004,渤南窪陷深層油氣運移聚集模擬實驗研究,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9增刊,95-102
22. 曾濺輝、蔡進功、宮秀梅,2004,濰北凹陷緻密氣藏的成藏條件研究,天然氣地球科學,15(6)
23. 曾濺輝,2005,沉積盆地中地質流體運動與油氣成藏,海相油氣地質,10(1),37-42
24. 姜素華、曾濺輝、李濤、姜雨,2005,斷層面形態對中淺層石油運移影響的模擬實驗研究,中國海洋大學學報,35(2),245-248
25. 於翠玲、曾濺輝,2005,斷層幕式活動期和間歇期流體運移與油氣成藏特徵,石油實驗地質,27(2),129-133
26. 宮秀梅、曾濺輝、金之鈞,2005,渤南窪陷深層(沙四段)油氣成藏模擬實驗研究,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4),26-30
27. 宮秀梅、曾濺輝、邱楠生,2005,濰北凹陷深層緻密砂岩氣藏成藏特徵,天然氣工業, 25(6),7-10
28. 於翠玲、曾濺輝、林承焰、李寶剛、管小燕,2005,斷層帶流體活動證據的確定—以東營凹陷勝北斷裂帶為例,石油學報,26(4),34-38
29. 王東旭、曾濺輝、宮秀梅,2005,膏鹽層對油氣成藏的影響,天然氣地球科學,16(3),329-333
30. Jianhui Zeng,Cuiling Yu,2006, Hydrocarbon migration along Shengbei fault zone in Dongying Depression of Bohai Bay Basin, China: evidence from geochemistry and fluid inclusion,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ubmitted).
31. Jianhui Zeng, Guoping Bai, Jilin Peng, 2006, Possible effects of carbonate content in source rock on fluid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a preliminary experiment approach,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ubmitted).
獲獎和專利情況
1. “大、中型油氣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部,2004年(排名第四)
2. “大、中型油氣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02(排名第四)
3. “華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學環境及氟的賦存形式對地氟病發病年率影響的研究”,科技進步三等獎,地質礦產部,1998年(排名第二)
4. 曾濺輝,金之鈞,王洪玉,劉寶和,2001,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油氣運移聚集模擬實驗裝置(專利號012642622)
5. 曾濺輝,王洪玉,劉寶和,2001,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多功能岩芯流動實驗裝置及其專用擠壓筒 (專利號012642614)
6. 金之鈞,曾濺輝,王洪玉,殷參,2001,實用新型專利:二維油氣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裝置(專利號012642592)
7. 龐雄奇,曾濺輝,王洪玉,2001,實用新型專利:壓實成岩作用與油氣生成和排驅模擬實驗裝置(專利號012642606)
8. 曾濺輝,金之鈞,龐雄奇,王洪玉,劉寶和,2003,發明專利: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裝置(專利號01136031.3)
9. 金之鈞,曾濺輝,殷參,王洪玉,2004,發明專利:二維油氣運移和聚集模擬實驗裝置(專利號01136030.5)
學生培養情況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科研思路、獨立工作能力、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採取指導、交流與相互探討的培養方式,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挖掘其科研潛力。碩士研究生一年級階段原則上不要求學生參與科研工作,主要以上課和查閱相關文獻為主,學會撰寫科技論文的格式與基本思路,著重了解某方面科研的方法、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前景。學生進入論文階段後,根據學生本人的興趣、個人能力、發展方向和科研項目情況,選定論文題目,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從項目的立項設計、項目研究、中期匯報、與合作單位的協作和交流,以及最終成果驗收給予學生足夠的鍛鍊機會,同時要求碩士研究生畢業前至少公開發表論文1篇(含接受)。碩士研究生每人配備桌上型電腦一台,博士研究生每人配備筆記本電腦一台,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發放生活補助100元/月,進入論文後300-500元/月,博士研究生髮放生活補助500-800元/月,並根據各人的工作和成績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