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這次談話,成了曾志達投身革命、走上革命生涯的轉折點。1927年7月,就在白色恐怖的形勢下,曾志達由潘漠華、馬東林介紹,在杭州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曾志達由浙江省委指派回到家鄉宣平,與省委派去宣平負責建黨的潘振武接上關係,接著在宣平城內發展了吳謙、陳俊等一批黨員,在宣平城內東街的協盛醬園內成立了中共宣平獨支,曾志達任獨支書記。宣平獨支建立後,在縣城創辦了青年讀書會、平民夜校、婦女半日校,發展了手工業和店員工會等黨的民眾組織。1927年10月,經浙江省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宣平縣委,曾志達任縣委書記。 為了開展工作,曾志達以澤村國小校長的公開身份開展活動,又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黨的地下聯絡站。曾志達和縣委一班人領導黨員和赤色農會開展減租減息和抗租鬥爭,發動工會主要是手工業工會的工人開展縮短工時和提高工資的鬥爭,把宣平這個山區小縣的工農革命活動搞得轟轟烈烈。 1927年11月,浙江省委機關遭破壞,潘漠華從杭州回到家鄉宣平上坦。當時宣平地下黨的聯絡通訊地址暴露,負責通訊聯絡的黨員潘振武被捕,潘漠華在上坦無法立足,就與曾志達商量,隱居到少妃的冷泉岩。在此期間,曾志達多次前往潘漠華住地,研究黨的地下活動和開展農民運動等問題。 1928年2、3月間,曾志達根據黨的發展需要,召開縣委會議,決定成立城區、北鄉、華塘、江山四個區委。同年6月,曾志達又指派縣委委員陳俊在宣平城內召集青幫首領和百子會頭目開會,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動員他們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團結起來,共同對敵。通過曾志達他們一系列艱苦、細緻、耐心的工作,順利地改造了青幫和百子會,並從中發展了青幫的頭目鄭仕俊等數人為中共黨員。在曾志達的領導下,宣平城鄉黨的組織發展迅速,到1928年冬,全縣建立了5個區委、35個黨支部,有黨員500餘人。1929年1月19日,澤村國小教師、地下黨聯絡站負責人被捕,暴露了中共宣平縣委和各區委負責人的全部名單。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國民黨宣平縣政府出動了大批軍警和省、縣保全隊、保全團,在宣平城鄉大肆搜捕共產黨員。省、縣反動當局對曾志達等懸賞通緝。 在這險惡的環境下,曾志達毅然決定,一面通知各地黨的組織火速轉移隱蔽;一面帶領縣委成員陳俊、吳謙等到杭州、上海等地尋找黨的上級組織,匯報情況,請示工作。就在他們離開宣平的第二天,大批國民黨軍警到澤村的後溪抓捕曾志達,抄了他的家,封了他家的門。2月,曾志達到上海,經潘漠華的精心安排,隱居在法租界,併到赫德路的浦江中學,以教書為掩護,參加中共上海滬西區委工作,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曾志達不但是宣平黨組織的創建人,而且也是宣平紅軍的創始人。早在1928年8月,宣平縣委在岩山殿召開縣委、區委和支部書記參加的聯席會議,曾志達根據全國紅軍運動的發展形勢,明確提出了組織農民武裝,為建立紅軍打基礎的主張。 1929年8月,曾志達與潘漠華、陳俊、吳謙等商量,決定由陳俊、吳謙等人回到宣平組織劫獄農軍,開展攻城劫獄鬥爭,營救獄中的同志。後來雖然劫獄未成,但通過攻城劫獄的戰鬥洗禮,形成了宣平紅軍的雛型。 在武義紅軍活動的影響下,1930年夏,陳俊、吳謙等在宣平吳宅慈仁寺成立了宣平北營紅軍,不久又相繼成立了西營與南營紅軍。陳俊再次赴滬向曾志達作了匯報,曾志達又提出了加強紅軍領導的措施,使紅軍置於縣委的直接領導下。同年秋,曾志達回到宣平,成立了宣平紅軍軍事委員會,由曾志達擔任總指揮,陳俊、吳謙任副總指揮,接著又成立了東營紅軍。至此,宣平參加紅軍的人數已達到2000多人。 在中共宣平縣委的直接領導下,宣平紅軍相當活躍,鬥爭鋒芒也由原來主要指向地主豪紳,轉到指向國民黨反動派的軍警武裝,先後組織了凡嶺腳伏擊戰、吳宅阻擊戰,襲擊國民黨曳嶺區署,攻打遂昌縣門陣等戰鬥。1930年10月上旬,宣平紅軍還配合武義、金華的紅軍,聯合攻打了後樹保衛團,在歷次戰鬥中,除了張大山、三岩寺戰鬥屬於突圍外,其他各次戰鬥,都是主動出擊,節節勝利。 1929年冬,曾志達在上海參加上級黨組織舉辦的濟難訓練班學習一個月後,黨中央派他到浙西恢復浙西黨組織、兼任杭州互濟會委員。 1930年8月15日,卓蘭芳,原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鄭馨參加了蘇浙皖三省召開的聯席會議,決定黨、團、工為一體,組織浙南、浙北兩個行動委員會。會後,他們回到杭州,於8月20日至22日召開會議,成立了浙北行動委員會,卓蘭芳任書記、曾志達任委員,負責杭嘉湖和浙西地區農民暴動的組織領導。 1930年9月,上級派曾志達到金(華)衢(州)嚴(州)地區恢復浙西特委。但由於蘭溪、建德等地黨組織屢遭破壞,浙西特委未能恢復。這年秋天,曾志達在蘭溪、義烏、金華、建德等地整頓地下黨組織。同年11月,曾志達在蘭溪石渠一帶活動,建立了中共蘭北區委,並建立了石渠桔香爐藥號、蘭溪城內華成菸草公司和建德城內震泰衣莊三個通訊處。 1931年1月,曾志達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蘭溪北鄉建立了中共蘭溪中心縣委,書記曾志達,委員房森林、劉世法、江起虹,領導蘭溪、建德、金華、武義等13個縣黨的工作。 曾志達工作作風艱苦、深入,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他在浙西一帶活動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到過浙西地區的每一個縣。1931年3月,蘭溪中心縣委被敵破壞,中心縣委書記曾志達遭敵追捕。 蘭溪中心縣委被敵破壞後,曾志達仍隱蔽在上海,住在滬西工人區。1931年12月,由於叛徒出賣,浙江、上海反動當局勾結上海英租界巡捕房,會同法院抓捕曾志達。他們派出特務、軍警人員,日夜守候在上海滬西工人住宅區,以及英租界康腦脫路(今康定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12月14日下午,曾志達外出聯繫工作,被埋伏在四周的反動軍警發現,並遭逮捕,押禁在上海市公安局第四署第二分所。24日押解杭州,關在浙江陸軍監獄。 曾志達離開家鄉兩年有餘,從不給家裡寫信,也不回家,就連到家鄉整頓紅軍,到上坦恢復黨的組織,離家只有7.5公里,也未回過家。直到被捕後在獄中,他才先後給家裡寫了八封明信片,告之被捕情況和獄中生活,囑咐父親、妻子節哀,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不屈不撓、對黨赤膽忠誠的高貴品質。 1932年4月,曾志達在杭州松木場英勇就義,時年26歲。